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保护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任重道远

——访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马生林

2015-05-26 09:51:43   来源:青海新闻网   作者:杰拉


  “保护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刻不容缓;保护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任重道远。”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青海省是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的省份之一,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列为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地区。多年来,青海省各级林业部门通过依法强化区域内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科学实施野生动植物保护,不断加强科学研究监测等措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积极进展。近日记者就生物多样性相关问题专题采访了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马生林。

  记者:请介绍一下青藏高原野生动植物分布情况,生物学家为什么说青藏高原是“野生动植物的王国”?

  马生林:青藏高原孕育了欧亚大陆长江、黄河、澜沧江、黑河等众多河流,故有“中华水塔”和“亚洲江源”之称。这里的气候虽然寒冷严酷,空气稀薄,但野生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而且独有性高,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列为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使青藏高原成为中国西部乃至世界上海拔最高、江河湿地面积最大、生物多样性及遗传基因物种最丰富和集中的地区之一,被誉为“珍稀野生动植物天然园和高原物种基因库”。其中青藏高原独有、闻名世界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藏羚羊、野牦牛、雪豹、黑颈鹤、白唇鹿、马鹿、雪雀、长嘴百灵、普氏原羚、玉带海雕、藏雪鸡等38种占全国一级保护动物的36.7 %;二级保护动物大头盘羊、香璋、猞猁、蓝马鸡、金獭等85种占全国二级保护动物的46 %。此外,冬虫夏草、红景天、藏茵陈、大黄、秦艽、雪莲等也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珍稀物种。

  记者:近几年,青海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哪些进展?

  马生林:多年来,青海省各级林业部门通过依法强化区域内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通过自然保护区建设已将全省85%的野生动植物及栖息环境纳入了保护区保护范围,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类型齐全、功能多样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

  通过实施生态保护工程、湿地恢复工程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建设工程,生态恢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物种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

  据有关部门监测,三江源区的出境水量达600多亿立方米,区域内森林覆盖率由2003年的3.2%增加到4.8%;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藏羚羊种群数量已明显恢复;青海湖保护区通过实施湿地恢复与保护工程、流域生态综合治理等工程项目,区域内退化、沙化的生态环境有了较快恢复,围栏封育和人工综合治理取得一定成效,已连续几年水位增长、水量增加。

  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动物数量明显增长,分布于可可西里和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藏羚羊种群数量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2万多只恢复增长到现在的近6万只;分布于环青海地区的极度濒危物种普氏原羚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不足300只,逐步恢复增长到1000多只,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黑颈鹤数量由22只增加到120多只。

  与此同时,广大牧区其他各类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如野牦牛、藏野驴、岩羊、雪豹、马麝等濒危动物种群数量也有了显著的恢复增长。

  记者:科学家指出,人们对生物多样性概念有许多误解,这不是一个关于野兽和植物的简单概念,而是一个事关人类生活质量和发展质量的重要概念。

  具体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执行层面,青海省应该如何作为?

  马生林: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丰富的生命物种经过数亿年进化演变的结晶,是一个地区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总和,包括数以百万计的动植物、微生物和它们所拥有的基因以及与环境形成的复杂生态系统。

  自20世纪60年代后,尤其是近几十年来,我国已经成为珍稀野生动植物受损最严重的国家。研究表明,在现代文明社会里,当人类从“自然人”到“智能人”,对地球上其它生物产生了愈来愈大的影响,现在生物多样性灭绝率是地球各地质时期中最快的,为自然灭绝率的1000多倍。青藏高原因地处高寒,动植物生长极为缓慢,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加之全球“暖室效应”,使这里的原始植被大面积退化、湿地萎缩、湖泊干涸、雪线上升、冰川消融、森林面积锐减,不但直接影响着我国西部这道重要生态屏障的安全,而且已危及到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中下游广大地区的环境质量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切实保护高原珍稀物种资源要努力做到以下几方面:一是青藏高原是国家生态建设的战略要地,因此,青、藏两省区应着眼未来,顾全大局,减少人类活动,制定相关政策实施“无人居住区”战略,切实加大对这里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和恢复藏羚羊、雪豹、冬虫夏草、雪莲等珍稀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和生长条件。二要加大自然保护区建设力度,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严禁野生动植物的商品交易,对批量使用以野生动植物为原料的商业化生产,必须建设人工种植或养殖基地。三是要完善和切实执行有关生态环境建设的法律法规,把生物多样性信息与监测工作纳入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四是要大张旗鼓地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要转变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观念,采取经济的、行政的和法律的手段,实行统一管理与保护,进一步做好自然资源与生物多样性相互依存关系的调查研究,综合评价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形成人人珍惜资源、人人保护环境的共识。

  与此同时,要加大对湿地生态价值和社会效益的研究和认识。青藏高原湿地几乎包括了内陆湿地和人工湿地的所有类型,其总面积约470万公顷,主要分布在黄河、长江等河流的河源地区,是青藏高原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治理水污染工作中一个重点就是把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为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核心,积极开展惜水、护水、节水主题宣传活动,选择一些县市先行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启动流域州、市县水生态文明试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通过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整治等手段促进经济转型,努力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水的自然规律,深入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加大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力度,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论坛:我们更需要生态的价值观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生态安全的保障。青藏高原被生物学家誉为“野生动植物的王国”,当之无愧。

  然而我们面对生物多样性世界,依然不能乐观放眼,随着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如今世界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每小时一种的速度消失,而物种一旦消失,就不会再生。消失的物种不仅会使人类失去一种自然资源,还会通过生物链引起连锁反应,影响其他物种的生存。因此保护青藏高原的生物多样性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很多。

  人不仅是生物多样性资源的最大受益者,也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破坏者,我们应该相信人类有足够的智慧来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难题。近10年来,为了遏制生物多样性锐减的趋势,我国参与了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起草、修订和谈判,并成为最早的缔约国之一。此外,还制订了《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渔业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一系列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

  目前,我们迫切需要的就是深刻反思与切实行动,在现有的价值体系中,增加环境和资源的价值,在行为道德准则中,增添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内容,以使我们的思想上升到新的层次,行为更具理性,精神更加完美,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担负起自己的责任。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应该是建立自然保护区。三江源、可可西里、羌塘、阿尔金山、长白山等众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是人们对传统发展模式造成的危机进行痛苦的反思之后,所作的明智抉择。建立自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已成为世界各国保护自然生态和野生动植物免于灭绝并得以繁衍的主要手段。我国的神农架、卧龙等自然保护区,对金丝猴、熊猫等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和繁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还要建立珍稀动物养殖场。由于栖息繁殖条件遭到破坏,有些野生动物的自然种群,将来势必会灭绝。为此,必须着手建立某些珍稀动物的养殖场,进行保护和繁殖,或划定区域实行天然放养。

  数字点击

  300万元支农资金助力林下经济发展

  今年,青海省再落实省财政支农资金300万元,专项扶持一批林业专业合作社林下食用菌种植、特色经济林培育及栽植、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特色中药种植等林下经济项目。2014年青海省省级财政支农资金首次投向林业专业合作社林下经济项目。省级财政资金在激励农牧民发展林下经济,巩固林改主体改革成果,促进森林资源保护,增添农村林业产业发展动力与活力等方面正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青海省85%野生动植物及栖息环境纳入保护区

  青海省是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的省份之一。多年来,各级林业部门通过依法强化区域内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科学实施野生动植物保护,不断加强科学研究监测等措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积极进展。通过自然保护区建设已将全省85%的野生动植物及栖息环境纳入了保护区保护范围,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类型齐全、功能多样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

  青海省为4555名护林员购买意外伤害险

  记者从省林业厅了解到,今年青海省统筹安排91.1万元资金,用于4555名社会护林员意外伤害险,同时,根据2014年管护检查中反映出的各类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护林员岗位培训工作,并在天保工程林业“三防”智能预警系统已覆盖的地区,着重加强护林员对手持终端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切实发挥护林员在天然林资源管护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目前,青海省天保工程二期2015年度森林管护方案已经省政府审批,森林管护有关工作正在陆续开展。

  青海省连续28年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

  青海省各级林业部门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认真落实行政领导负责制,各级森林公安机关、防火办公室认真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做到专人值班、领导带班、专车候班。并联合省气象服务中心、省广播电台、省藏语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以及在重点时段发布森林火险预警信息,全力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实现连续28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