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挑战在生命禁区的“电网”博士团队

2015-03-18 10:03:03   来源:华西都市报   作者:吴冰清


  原标题:生命禁区的“电网”博士团队 边吃降压药边调试
  
\
  丁理杰(右)和同事在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现场调试。图由受访者提供
 
  高寒、缺氧、风吹、日晒……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上,就算走路都会有困难,虽然这群博士团队不用爬到电铁塔上搭线,但顶着高反头晕,还要确保成千上万条线一条都不能接错,一些同事不得不一边吃降压药,一边坚持调试。
 
  3月9日下午,在国家电网四川电科院系统技术室,丁理杰对着满是数字的电脑屏幕,写着调试方案。说起自己工作的地方,丁理杰轻松地回答:“两点一线,实验室、现场。”
 
  现实却并不像他说得那么安逸。丁理杰所在的团队,是一群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的年轻人,一半都是博士毕业,为了确保电网的安全,他们除了要在实验室里熬夜和数字、图纸打交道外,还要去人烟稀少的荒山搜集资料,去缺氧干燥的高原现场调试。
 
  生命禁区“签到”
 
  电站所在之处,大都是荒山、高原,每年,这群年轻博士都会到这些地方“签到”。
 
  零下十多度住板房 边吃降压药边调试
 
  2014年11月20日,川藏电力联网工程正式投运,看着西藏昌都地区近50万人口用上了来自国家电网主网的电,丁理杰和同事们被晒得黢黑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丁理杰是浙江大学的博士生,从2008年到国家电网四川电科院系统技术室,就一直从事大电网安全分析工作。他所在的工作团队,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年纪虽轻,可学历却很高,一半都是名牌大学博士生。但这群博士生的工作环境,却不太舒适。电站所在之处,大都是人烟稀少的荒山、缺氧干燥的高原,每年,这群年轻博士都会到这些地方“签到”。回忆起半年前和14位同事在海拔4200米的“生命禁区”西藏邦达、玉龙,为川藏联网工程做最后的调试,丁理杰仍记忆犹新。
 
  11月的藏区,夜晚的气温早已低至零下十多度,14个电力工程师们坐进板房内,围着四个“小太阳”取暖。屋外风声很大,加上高反,丁理杰每晚都会醒来很多次。睡不着,他就打开电脑分析数据。这样的生活,已经持续了近3个月。高寒、缺氧、风吹、日晒……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上,走路都有困难,虽然这群博士团队不用爬到电铁塔上搭线,但顶着高反头晕,还要确保成千上万条线一条都不能接错,一些同事不得不一边吃降压药,一边坚持调试。
 
  缺氧不缺智慧
 
  在缺氧的高原上,头脑风暴一点也不比体力劳动轻松。“真到那个地方,就知道‘缺氧不缺智慧’是骗人的。”丁理杰笑说。
 
  高原上紧急调整方案 保证电网如期投用
 
  “实验分析是一回事,而到了实际操作,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丁理杰说。每次在去现场调试前,工程师们还会提前去“踩点”搜集数据,在实验室里熬夜反复计算和核算。这次川藏联网工程项目,他们早在三个月前就开始准备,厚约4厘米的方案,反复修改了29次,可来到现场进行最后的调试时,因为现场天气、地形情况复杂,依旧状况不断。
 
  在这次调试过程中,临到调试检查快要结束时,工程师们突然发现有设备出现了故障,必须马上调整整体方案。为了保证冬天来临前,高原上的电网能够投入运行,按照进度,他们必须两天内拿出一套全新的方案。在缺氧的高原上,头脑风暴一点也不比体力劳动来得轻松。
 
  当时,所有的工程师都投入到了一连串的数字和波形中。丁理杰说,两天时间里,几乎所有人都是连续在板房里熬夜,常常是刚从室外采集到的数据,就马上送到板房进行运算调整。两天下来,不少人都出现了头痛、缺氧等高原反应,但终于赶在进度前完成了方案,保证了电网的如期投入使用。
 
  丁理杰是团队的队长,大事小事都要他负责,但每当谈到成绩时,他从来都会说“我们”而不是“我”。
 
  享受数字世界
 
  在很多人看来,成天盯着数字十分枯燥。不过,学霸丁理杰却很享受,“这些数字和波形,代表了很多内容,看起来很有美感。”
 
  发呆时想的也是数字 每周打羽毛球解压
 
  根据数据分析电网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然后通过实验逐步证实自己的猜测,再一一改善存在的风险,丁理杰乐在其中。就算回到家中,妻子刘姗梅常常发现,他会突然掰着手指发呆,她就知道,他又在琢磨实验数据了。“他一直都是这样。”作为同学兼同事,对于丈夫的“走火入魔”,刘姗梅早已习惯了,“他能在工作中找到乐趣,作为家人,应该理解和支持。”
 
  虽然以工作为乐,但丁理杰却不是一个工作狂。他也会抢着上灶,为家人做上一桌美食。每周三,他还会组织同事们一同去打羽毛球。“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减压,还能培养默契。”丁理杰说。
 
  就在几天前,丁理杰被评为“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其实我们团队每一位成员都是一样的,大家都很拼命地工作,给我颁这个奖,压力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