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阿依赛迈山下的幸福图景

——乐都区下营藏族乡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纪实

2015-01-08 15:00:09   来源:青海日报   



  金秋时节,随着一条在平展延伸的双车道水泥路,我们走进了乐都下营藏族乡。公路两旁的杨树已半是碧绿,半是金黄。路两旁,农民们有的收获着马铃薯,有的翻整田地为来年的播种做准备。不时传来的溪水声,让整个山谷显得愈发寂静。
 
  下营藏族乡地处海东市乐都区上南山,全乡有汉、藏、土、回、蒙古族等民族,藏族占全乡总人口的21.3%。这里三面环山,东西两山夹峙,南面的沟脑是终年积雪的阿依赛迈山,只有北面的沟口与外界相连。受闭塞的地理环境影响,多年来,这里群众思想观念保守,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生态环境恶化,贫困、落后曾经与下营人如影相随,挥之不去。
 
  如今的下营藏族乡,绿树掩映着崭新的民居,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大果樱桃、绿壳蛋鸡等特色产业远近闻名,射箭等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各民族群众和谐相处、共谋发展……与下营人攀谈,他们的眉宇间言语中流淌着自信和希望,整个下营到处展现的是民族团结进步的幸福图景。
 
  变化从何而来?我们一路走,一路问,一路追寻……
 
  在患难时同舟共济,在发展中互相提携,在交流互动中让心与心贴得更紧——
 
  各民族兄弟要拧成一股绳
 
  “绳子湿了能拧得更紧,人心齐了能办成事情。”有句藏族谚语这样说。在下营乡,各民族团结的故事就像天上的星星,多得数不过来。他们在困难面前同舟共济,在发展路上携手并进,写就了一段段佳话。
 
  今年挖洋芋的季节,在家家品尝着收获喜悦的时候,坑坑村的刘维英却躺在床上长吁短叹——自己身子骨不争气,病得下不了炕,眼看天气见冷,再不及时采挖,地里的洋芋就要被冻掉了。就在此时,本村藏族村民李先巴登门探望,一番安慰后,李先巴开着自家的农用车下了地,整整忙了三天,把刘维英地里的洋芋全部送上了门,还把刘家的麦子也拉到高店磨成了面粉。
 
  去年冬天的一个晚上,下营村的藏族老汉田才让本生了病,得到消息后,邻村白土庄的汉族村医申珍二话不说,背上急诊包就赶到了田才让本家。他为田老汉量血压、打点滴、换药,在那个寒冷的冬夜,从自己家往田老汉家整整跑了四趟,一直到老人病情缓解,这才休息。“我和老伴都是高血压,这些年申大夫对我们很是关心和照顾。”田老汉感激地说,“虽说藏汉民族不同,但我们亲得就像一家人一样。”
 
  今年,乡党委、政府为坑坑和大庄两个村争取到了“高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坑坑村的人手不够,上营、白土庄、下营等村的六七十名藏汉群众主动赶来,大家拉沙子、和水泥、砌墙,忙得不亦乐乎。村民们告诉记者,像这种各民族群众互帮互助的事情是再平常不过的了。
 
  上营村是一个汉藏杂居的村庄,这个村的藏族农民田尕藏到西宁闯荡,凭着过硬的技术,从一名工人逐步发展成从事水暖安装的小老板。事业成功后,他把本村的十七八个汉族、藏族村民带出去干活,一年下来,每人可以挣回三万多元。汉族小伙王领祥跟着田尕藏学会手艺后,自己也当上了小老板,又带出去了几个藏族小伙子。就这样,在田尕藏等人的带动下,上营村的藏汉群众互授技艺,互相帮衬,现在全村已有30多人常年在外从事水暖安装行业。很多人家因此摆脱了贫困,建起了新房,置办了家用电器,开上了小车、摩托车,这个偏僻的小山村有了崭新的气象。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人们共同的精神血脉,最能体现其特色与风貌,而文化的交流,又最能拉近人与人的距离。
 
  每到春节期间,汉族村庄的村民们敲锣打鼓到藏族村庄“送社火”,藏族村庄的村民们隆重“接社火”的场面,是下营一道温馨和谐的风景。“北山跑马,南山射箭”。自古以来,射箭是深受乐都南山地区藏族等各族群众喜爱的文化体育活动,处在这一地区的下营也不例外。近些年来,由于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推动,包括祝家等纯汉族村在内,下营乡的十个村都建起了射箭棚,无论刮风下雨群众都可以射箭。每到传统节日和农闲季节,村与村之间,本乡与瞿昙镇、平安巴藏沟乡各村之间的射箭比赛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射箭活动不仅丰富了下营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汉、藏、回等各族群众沟通致富信息、交流致富经验搭建了平台。今年8月上旬,下营乡还举办了海东市乐都区南山地区第二届射箭邀请赛,共有上千名运动员和观众参加。藏、汉、回、土、蒙古族等各族群众聚首阿依赛迈山下,共话箭道,其乐融融。
 
  共同守护好赖以生存的环境,各民族兄弟和睦相处才会有安稳的基石——
 
  用真情唤回青山绿水
 
  在很大程度上,人是环境的产物,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史。而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能为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行走在下营,从沟脑流出的下营河潺潺流淌,东西山上树木蓊郁。然而,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下营可没有这幅景象。
 
  年岁稍长的村民都还记得,那时下营的山上光秃秃的,下营河没流到沟口就干得没了踪影。几十户人家共用一个泉眼,天不亮就担着水桶出门,每天要花两三个小时排队担水。
 
  上营村一位藏族村民说,1994年他家盖房子时,为了给帮忙的人做饭,村里10个妇女全天到村子附近找水、担水,累得连晚饭都没吃就回家去了。那时,上下游的村庄经常为了浇地争抢河水,矛盾冲突时有发生,有时几乎要动起手来。
 
  “村民们把山上的灌木连根刨回家当燃料,乱砍滥伐加上过度放牧,植被破坏严重。雨水多的年份经常发生洪水、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不仅冲毁了道路、田地、草场,甚至还卷走过人。”作为土生土长的下营藏族人,乡武装部部长田多旦对当时的情形记忆犹新。
 
  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连基本的生存都很艰难,更谈不上经济的发展与和谐的人际关系了。恶劣的生态环境,成了悬在下营人头上一把随时都有可能掉下来的利剑。
 
  本世纪初,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乡党委、政府带领下营各族群众,以愚公移山之志,实行退耕还林、开展人工造林、营造公益林、落实草原奖补政策……各族兄弟姐妹把一滴滴汗水洒在三面大山上,他们要弥补对自然造成的伤害和亏欠,用实际行动赢得大自然的谅解,把山清水秀的环境呼唤回来。
 
  就在今年3月,下营的乡村干部带领近千名汉、藏、回等各族群众,开着摩托车、手扶拖拉机,拉着树苗,浩浩荡荡前往下营乡的水源涵养地甘沟脑,仅这次就人工种树近2万株,而这样的活动他们每年都会开展。
 
  截至2013年底,全乡退耕还林1.5万多亩,补栽苗木304万株,林改总面积达5万多亩,林地面积达4.8万多亩,森林覆盖率达到了25.5%。
 
  不仅仅是种树,乡党委、政府还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种植马铃薯、蚕豆、油菜籽等耐旱、经济效益高的农作物;争取项目修建、硬化农田灌溉主渠道32公里,支渠道60多公里,减少农业用水的损耗。
 
  开源加节流,生态效益开始显现。下营河的水量逐年增加,从2005年已不再断流,如今可以从沟脑一路逶迤,流出沟口注入湟水河了。无论是住在河下游的汉族群众还是住在上游的藏族群众,家家都用上了清亮亮的自来水,下营的农户们再也不为饮水和浇地的事情闹矛盾纠纷了。
 
  更重要的是群众生态观念的转变。不仅义务植树时每家每户都会派人踊跃参加,平时的“禁牧”更成了关注的焦点。“原先是干部们苦口婆心地教育群众要爱护自然环境”,藏族乡长何晓梅说,“如今,群众的护林意识极高,一发现有牛羊闯入禁牧的山上,就会及时地将它们赶下来,防止山林遭到毁坏。甚至会责问护林队员和乡干部为什么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
 
  多年的教育和保护环境所带来的巨大变化,让下营老百姓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只有保护好植被,守护好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环境,住在这条沟的人们子子孙孙才会有清凌凌的源源不断的生活、生产用水,才会远离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汉、藏等各民族兄弟的和睦相处才会有安稳的基石。
 
  各民族兄弟齐心协力,哪怕牺牲自己的利益,也要修好连接外面世界的道路——
 
  打通大山的“经脉”
 
  从原先的破坏自然环境受到自然的惩罚,到修复保护自然环境赢得良好的生存基础,下营人的头脑有了一次“顿悟”。接下来,自然环境所出的另一道考题同样冷峻——由于三面大山的阻隔,山路崎岖,农产品运不出去,外出打工不方便,各族群众信息闭塞思想落后……闭塞的环境、落后的交通让这个山乡难有生机和活力。而面对这道考题,一辈辈下营人曾发出无可奈何的声声长叹。
 
  “从前的山路实在太难走了。”望着村里新建的水泥路,塔春村原村党支部书记李才巷太感叹道。
 
  塔春村是个挂在半山上的纯藏族村。以前,由于山高路窄,村民们从山外买来煤或建房木料,根本没法直接拉上山——货物拉到了乡政府所在地,要么用马车分多趟转运到村里,要么卸下半车,剩下的半车还要靠人推着、拉着才能勉强开上山。全乡10个村的道路状况都好不到哪去,尤其以住在沟脑山上的两个藏族村出行最为艰难。由于路况太差,就连那些腿最勤的农产品收购商,也很少愿意问津这里的农作物。
 
  “不打通出山的道路,突破大山的重围,各族群众就没法过上好日子!”乡党委和政府工作人员下定决心积极争取项目,带领群众从基础设施着手,改变下营闭塞、落后的状况。
 
  2011年,在下营乡的联点帮扶单位省委统战部的帮扶协调下,一条投资1440万元,长15公里,贯穿多半条沟,连接下营乡政府所在地和高店沟口的双车道水泥路建成了。这条路,让下营乡与109国道的连接变得畅通无阻,当地群众称之为“统战路”。而另一条长8公里,投资800万元的盘山水泥路也打通了,它使位于山上、出行条件最为艰难的塔春、茶龙两个纯藏族村有了便捷通畅的交通,群众称之为“民族路”。为了修好拓宽这两条路,省委统战部和乡上的干部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下营乡的很多汉族群众牺牲了自家的树木,很多藏群众牺牲了自家的田地,但他们无怨无悔,各族兄弟齐心协力,共同打通了下营的主干道,打通了下营的主经脉。
 
  2011年底,乡党委乡政府争取项目资金1260万元,完成了全长87公里的10个村的村道硬化路,把平展展的水泥路铺到了全乡每一家农户的门口,在乐都山区乡率先实现了村道硬化户户通。这相当于打通了遍布下营乡的毛细血管。
 
  经脉一开,气血畅通,活力顿现。
 
  原乡党委书记、藏族干部杨哇玛说,交通条件改善后,到各村里收购农产品的老板多了,农民在田间地头就可以把洋芋等农产品卖出去了。不仅如此,下营的洋芋外销价每公斤提高0.4元,人均增收100元,群众生活用煤等物资运输成本人均降低850元。
 
  山村小卖部的老板们敏感地察觉到了道路改善带来的变化——以前一下雨,村里的土路就立马变成泥路,因此,被当地人称之为“泥鞋”的雨鞋常年畅销不衰。如今,路好了,“泥鞋”已走下了乡村小卖部的畅销排行榜。
 
  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原本封闭的下营如今有了开往平安、乐都县城的4辆公交车,每天跑8趟。村民们如今可以早上乘班车到县城打工,晚上再乘车回家,成了山里的“上班族”,以往这对于那些成天围着灶台转的山里女人们尤其是不可想象的。农村乡党委书记吴金祥告诉我们,在这个只有5000多人的山乡,外出打工的人数达到2000人,每天乘班车早出晚归的打工者就有400来人。劳务经济已占到全乡经济总收入的43%。
 
  基础设施的改善绝非仅此一端。下营藏族乡全面贯通了32公里的灌溉主渠道;完成了坑坑、茶龙等8个村的整村推进项目;争取危房改造和奖励性住房项目,使500户住房困难群众住上了新房;实施了程控电话交换站、移动塔站、联通塔站,乡村两级互联网和广播电视户户通建设项目。全乡实现了电、自来水、硬化道路、广播电视、电话手机信号五个“户户通”,村村建起了标准化党员活动阵地和卫生室。下营,这个藏族山乡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有今天的幸福景象,离不开一支公道正派、能带领群众往前闯的干部队伍——
 
  “我们有个好领头雁”
 
  下营乡党委书记吴金祥是土族干部,原党委书记杨哇玛、现任乡长何晓梅是藏族干部,虽然民族不同,但在全心全意为下营各族群众服务的信念上、在怎样促进下营发展的理念上他们却有着很高的一致性。下营的各族群众亲切地把这些干部称为“我们的好领头雁”。
 
  与下营的领头人交谈,他们的共识是,通过抓项目推动下营藏族乡的发展,毫无疑问是下营乡党委、政府一班干部的一大工作重点,项目工作要实、要细、要及早谋划。在县上还没有要求上报项目材料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将群众意愿、实施基础等做好调查摸底,尽早将材料递交上去, “好让有关领导对下营乡有个较深的印象,争取在安排项目时能得到优先考虑。”在平时的工作中,他们也是瞄准项目申报,不声不响埋头做好基础性工作,待到时机成熟,再申报项目也就有了较大的把握。
 
  带着乡里干部淳朴的笑脸,他们一次次登上省、市、县各有关单位的大门,为了争取项目,在有关部门领导办公室的门口一等几个小时都是家常便饭。有一次他们连跑6趟,用诚心赢得了对方的信任,得到了一个项目。在乡干部的示范带动下,如今,无论是汉族村、藏族村还是汉藏共居的村庄,村干部们也争相为本村争取射箭场修建、渠道维修、田间道路维护等项目,“当一任村官,为各族群众多办实事”的理念在村干部中蔚然成风。
 
  近年来,下营这个仅有5000多人的山乡争取各类项目80多个,累计投入资金达1.8亿元,人均投入近3.5万元。
 
  经过退耕还林草等工作后,下营的人均耕地只剩下一亩略多一些,如何利用好这有限的土地,如何发展新的产业、开辟新的致富渠道,成了乡党委政府一班人始终思考的问题。从2008年开始,在县农业部门的支持下,乡党委、政府引导祝家、堡子等村的农民发展大樱桃种植业。
 
  在祝家村的一处山洼里记者看到,2万多株樱桃长得郁郁葱葱,2000多只绿壳蛋鸡在树下悠然觅食。樱桃林为绿壳蛋鸡提供了活动的场所,而绿壳蛋鸡既消灭了林间的害虫,鸡粪又为樱桃树和核桃树提供了优质有机肥。
 
  祝家村的汉族农民、党员王宝金告诉记者,由于下营地处沟岔地区,水质好,气候冷凉,因此,所产樱桃不仅口感好,而且可以与川水地区的樱桃错峰上市,售价比后者每斤高5到10元。
 
  王宝金说,看准这一优势,她组织成立了乐都明家杂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樱桃、核桃等杂果,并发展林下绿壳蛋鸡养殖。“杨哇玛、吴金祥、何晓梅等乡领导在合作社的起步、发展过程中,给予了很多及时的帮助。”王金宝说,从鸡苗的引进、鸡舍的修建、鸡蛋包装盒的印制等等方面,合作社都得到了项目资金的扶持,乡兽医站的工作人员,更是随时提供技术方面的指导和帮助。合作社全年能产33万枚蛋,一枚蛋市场价可以卖到1.5至2元钱。合作社现在有社员110名,辐射带动周边藏、汉群众150多户。
 
  在乡干部的感召下,王金宝并没有忘记那些还没有致富的各民族兄弟姐妹。无论是本村的汉族村民还是其他村的藏族、回族村民,只要想学技术,她和丈夫祝明甲都会手把手地教、上门指导,还免费提供樱桃树苗。不仅如此,无论是来自互助土族自治县的土族兄弟,还是来自本省共和县、西藏自治区的藏族兄弟,他们也都悉心给予讲解和指导,分文不收。
 
  如今,全乡上规模的绿壳蛋鸡养殖户有11户,百只养殖户和散养户有230户,全乡养殖绿壳蛋鸡3万多只,年收入达6000万元,大樱桃、核桃等杂果的种植面积达1100多亩,大樱桃和绿壳蛋已成为下营响亮的农产品品牌。
 
  劳务输出、苗木经济、猪牛羊的养殖、马铃薯种植、油籽种植,在乡村两级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一个个新产业在下营或起步,或稳健发展,多元化的增收渠道,让各族群众看到了增产增收的希望。
 
  在平时的工作中,乡干部们特别注重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今年,农村低保户评定期间,藏族副乡长王才郎吉在塔春村挨家挨户调查了解情况。细心的她发现藏族村民李拉毛才旦家生活贫困,却没有递交低保申请书。询问之下,方知李拉毛才旦担心自己平时和村干部“走得不近”,怕申请了也评不上。王才郎吉耐心地给他解释政策,鼓励他递交了低保申请书。后来,李拉毛才旦全家不但顺利地被纳入低保,还享受到了2.5万元的危房改造项目,盖上了新房。
 
  涓涓细流可以汇成大海,正是这样一件件看上去毫不起眼的工作,让下营的群众体验到了干部们公道正派的作风,感受到了公平正义的温暖,让很多可能萌发的矛盾消弭于未然,为全乡营造了民族团结的和谐氛围。
 
  就这样,在乡党委、政府和村干部的带领下,下营的各族群众在发展的道路上互相帮助提携,在困难面前共同面对,在传统民间文化体育活动中互动交流,各民族兄弟姐妹的心贴得越来越紧,他们对下营的明天,充满了自信,也充满了美好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