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拉萨电力抢修员24小时待命 保障市民冬季用电

2014-12-30 10:59:49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作者:李海霞


 
  冬季的傍晚7点,拉萨的气温变得非常低。当很多人在家中看电视,享受室内的温暖时,有这样一群人却连一口热饭都顾不上吃,他们不是在去抢修的路上,就是在抢修的现场,陪伴他们的只有不断响起的电话铃声和寒冷的温度。在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中,三名普通电力抢修员的夜间工作开始了。
 
  24小时待命
 
  随时等候抢修任务
 
  “喂,您好,请问是你们那里停电了吗?具体位置在哪里?”傍晚7点,索朗扎西在接到95598打来的下工单电话后,“唰唰唰”地在本子上写下一个电话号码并打过去询问。“加措居委会。”索朗扎西对巴桑说。“好嘞!”巴桑回应道。“下一单在扎基寺斜对面。”一旁的小伙儿次仁顿珠抬起头说,然后低下头继续在本子上做记录。
 
  10分钟后,三人一起到达目的地。一下车,他们便默契地分工合作。次仁顿珠用绝缘棒拉开跌落保险,索朗扎西上电线杆查找故障并修理,巴桑则在一旁打着手电照明监督指挥。这时,有居民走出漆黑的屋子围观三人修理电路。不到10分钟,家家户户都来电了,所有人一哄而散,只剩下他们三人收拾工具。这时已经是晚上9点,这是他们今天完成的第35个抢修任务。据说,他们一天最多能完成130多个抢修任务。从早上9点到次日早上9点,24小时工作制要求他们在这期间不能关闭手机,要随时等候95598打电话下工单,每个工单在完成后要及时记录汇报。
 
  记者在聊天中得知,25岁的次仁顿珠今年刚参加工作。从内地毕业后,他没有选择更好的工作环境,而是毅然地选择了抢修员的工作,他说:“我学的是与电力相关的专业,也希望为家乡做点事,而且可以锻炼下自己,没什么好抱怨的。”53岁的巴桑,已经从事电力工作20多年了,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在这个三人小组里,他担任司机,在其他两人工作时,他主要负责打手电、监督等工作。另一位抢修员索朗扎西35岁,从事这份工作已经15年了,上电线杆抢修的主要任务就落在了他身上,常年的抢修经验使他练就了一身熟练的技术和精准的判断力。 
 
  就算不被理解
 
  他们也奔波在抢修路上
 
  对于他们来说,工作苦点累点没什么,也没啥好抱怨的。但有时得不到大家的理解,这让他们觉得很委屈。这份工作是很危险的,稍一疏忽就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和巨大损失。所以,他们在工作中除了谨慎还是谨慎,每次抢修之前都要确保切断电路,这样才能保证安全,可是这样的行为却引来了不少人的不理解甚至是谩骂。
 
  “有时候某一家的电没了,为了确保安全,我们不得不将与之相连的电路都切断再进行修理,这样一来就会招致其他人的不满,怎么解释都没用,每次都是顶着巨大的压力最大限度地缩短抢修时间。”巴桑无奈地说,“还有些电路故障所在位置比较偏僻,之前没去过,客户在电话里又说不清楚故障发生地点,因此耽误了时间,客户又是一通埋怨。”
 
  一会儿,车子到了另一个抢修地点——加荣村,老远就看到巷子两边站满了人。停车、下车、戴安全帽、拿工具、断电、上杆、检查、维修、下杆、送电,所有操作一气呵成。当每家每户的灯亮起来后,已经是晚上10点了,队员们正用力搓着早已冰冷的双手。“下一个是哪儿?”巴桑问。“当巴社区鲁定安居院第二小区。”坐在后排的次仁顿珠说。在前往下一个目的地的间隙,次仁顿珠借着车内昏暗的灯光,不断在工作簿上记录,记者看到一些备注,如:电线老化建议换新等。他说:“除了抢修之外,我们还得趁每次修理发现问题及时向上面汇报,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
 
  当巴社区鲁定安居院第二小区内住着上百户居民,大家都在路边等待抢修员的到来,很多孩子因为没电不能写家庭作业。“是火线断了导致停电。”索朗扎西爬上电线杆检查一番后对下面的同伴说,巴桑从车里拿来替换的线,在大伙儿的期盼中很快就恢复了通电。
 
  “电来喽——回家写作业啦!”来电后,一位小学生大声喊道。这时已经是晚上11点左右,他们还没顾得上吃饭,因为接下来他们还要去柳梧新区。柳梧新区的抢修工作完成后已经是晚上12点了,他们依然还在接抢修电话……
 
  记者手记
 
  都是自己的工作,没什么棘手的
 
  离开时,记者拿出为他们买的饼干,巴桑因为要专心开车不敢分神,次仁顿珠笑着说:“手太脏了,不吃了,也饿过头了。”记者问:“从事电力抢修工作这么久,你们有没有遇到过很棘手的问题?”他们回答:“都是自己的工作,没有什么棘手不棘手的。”质朴的语言勾勒出这个行业的伟大,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干着这样一份枯燥的工作。更何况这是高危行业,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可是在他们看来这不是硬撑,而是一种习惯。习惯了披星戴月、习惯了被人们误解、也习惯了与寒冷和酷暑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