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克色村:川藏公路催生的富裕村

2014-12-05 09:37:57   来源:新华社   作者:王守宝


 
  初冬,西藏昌都邦达草原已显冷清,草原旁边的克色村却仍是一番热闹景象——村前的公路上,货车一辆辆飞奔而过,村里停放着几辆没有外出的翻斗车。而户户两层的藏式小楼,诉说着百姓的富裕生活。
 
  克色村海拔4300米,是半农半牧的一个村,共85户村民。能走上富裕路,离不开318国道带来的机遇。最先捕捉到318国道商机,并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的人是老村支书其绕扎西。
 
  其绕扎西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老实、本分。走进他家宽敞的客厅,他热情地端上了清香的酥油茶。
 
  上世纪80年代,川藏公路318国道运输货物的车子越来越多。其绕扎西果断决定买车搞运输。他四处借钱、贷款,凑够7万元购买了一辆东风牌卡车,开始了他的运输生涯。
 
  “那时候,跑运输的车辆基本是内地的,西藏本土运输车辆还很少。第一年,我就捞回了车子的本钱。”其饶扎西津津有味地回忆起当年的情景。
 
  90年代初,其绕扎西的钱袋鼓了,赚了30万元,家庭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走南闯北,让他的思想更加开放。
 
  由于318国道带来的便捷,西藏昌都的现代化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需要更多车辆参与建筑材料的运输。
 
  1998年,其绕扎西把卡车卖了,换了两辆运输能力更大的翻斗车,到建筑工地运输土方、沙石等建筑材料。
 
  “只要肯干,318国道带来的商机遍地都是。”其绕扎西笑着说。
 
  2000年,随着国道318、214整治工程的开工建设,工地的建材运输量激增。他觉得不能一个人赚钱,应该让父老乡亲都参与进来,他积极动员村里有条件的村民购买汽车参与公路施工建设。
 
  其绕扎西把自己的汽车当作“教练车”,手把手地给村民们传授驾驶技术,一些困难户无法筹到钱,他还借钱给村民买车,让村民一起投入国道整治工程和货物运输中。
 
  2002年,全村靠运输带来的收入突破100万元,很多家庭成了万元户。
 
  “那时候,能成为万元户是了不起的事,让很多人羡慕。”其绕扎西自豪地说。
 
  为了发挥村民集体的力量,加强团结协作,在其绕扎西的主持下,2009年克色村运输协会正式成立。经过5年发展,协会不断成熟壮大,从原先的13户,发展到现在的60户左右,有43户购买了翻斗车、重型卡车。
 
  依托运输协会,克色村的村民将事业做得风生水起,在外跑运输的人遍布全区,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有的在阿里地区的建筑工地,有的在本地各项建设项目上跑运输,有的将昌都的啤酒运往拉萨、林芝等地。2013年,全村仅运输业一项收入就达3500万元左右。
 
  谈到以后的规划,其绕扎西笑着说:“要充分利用318国道的无限商机,让运输队伍更加壮大,让更多老百姓加入到运输协会中,共同致富、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