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澜沧江畔神奇的盐井

2014-11-21 13:44:48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作者:王川 王莉 张琪 丹增平措


\
\
 盐井盐田。记者 王川 摄
 
  从竹卡出发翻越4376米的拉乌山,就到了四川和西藏的交界地——芒康县。这个川藏、滇藏的交叉口正沐浴在一场大雨中,路边是大片大片的油菜花和青稞地。进入县城,给人的感觉是街道平整,城市的卫生也还可以。
 
  芒康县宣传部的闫晓林,1986年出生,身体稍微发福。他带领我们往盐井进发,一路上总有看不完的风景,但为了早点到达盐井,只好舍弃一些风景。盐井,是你不得不去的地方,或者说早晚要去的一个地方。
 
  车行驶在红拉山的半山腰,下了红拉山沿着澜沧江继续前行半个多小时,过了曲孜卡20分钟左右就到盐井了。路上,你可以在观景台上看到澜沧江“W型”的拐弯。可惜的是,盐井迎来了每年的雨季。每年从7月到9月,盐井的盐产量为零。站在盐田下面的江边,水量巨大的澜沧江汹涌奔来,水浪不停地拍打着已经沉积千年、质地坚硬如石的盐渍。
 
  芒康县旅游局的汪凯,长期驻在加达村,接待了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和各种各样的考察组。长期接触盐田,他俨然成了一个专家,介绍起井盐来滔滔不绝。他甚至知道在哪个地方能拍出什么样的好照片,也知道观看盐田全貌的最佳地点。
 
  盐井产的盐有两种,一种是红色的,供牲畜使用;一种是白色的,供人食用。这些盐销往西藏各个地区,但销往云南的居多。一鱼皮袋盐大约50斤左右,售价30-50元。“盐井的盐价一直提不上去,主要原因是销售渠道不畅通。”汪凯解释盐价低廉的原因。
 
  盐井分为上盐井和下盐井,加达村一共有2774块盐田。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盐井盐田的社会功能逐渐淡化。在很多游客眼里,沿着澜沧江依山而建的盐田的壮观美景,比盐田本身的功用更值得去探访和赞叹。
 
  因为时间紧迫,要急着回返,当我们要离开的时候,汪凯叮嘱我们,盐井的天主教堂晚上去看是最漂亮的,建议我们晚上去看看。
 
  盐井的天主教堂远近闻名,1855年由法国传教士创建,是西藏境内惟一的天主教教堂。当年,因为法国传教士的到来,盐井这个地方开始种植葡萄,并酿造葡萄酒。现在,达美拥雪山脚下所产的达美拥葡萄酒被人们热烈追捧,称为西藏本地一个别具特色的特产。
 
  离开盐田,到了盐井镇上,我们到一家“盐井正宗面”的餐馆吃“加加面”。关于面的名字,在其他很多地方看到的基本上都是“加加面”这三个字,但是这家盐井面馆叫“佳加面”。老板解释说,这两个名字都不错,她们之所以叫佳加面,意思是“最好的面一碗一碗加(给食客)”。
 
  之所以用“她们”,是因为在这家店里看不到男老板或者男服务员,从煮面到给你加面的全都是姑娘。女老板忙活着从一个大盆里用筷子往碗里分面,一个小姑娘负责将分好的面在煮着臊子的汤里略微煮一下,然后捞出;另外两个小姑娘不停地往返于客人和灶台之间,给客人一碗一碗地加面。
 
  还没有到旅游旺季,空旷的餐厅播放着激昂的藏歌,客人听着藏歌吃着面,每加一碗,就从面前桌子上的小框子里取出一个石头放在桌子上,石头的数目代表你吃面的碗数。给你加面的服务员还在不停地提醒食客,要记得吃一碗取一个石头出来,她们说,石头代表着“卓玛”或“扎西”。卓玛,是针对男士来说的;扎西,是针对女士来说的。
 
  吃第一碗的时候,服务员会提醒你调料、小菜都不要加,感受一下原汁原味的佳加面是什么样的。从第二碗开始,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随意加调料了。店里吃面最高纪录是147碗。之前有一个说法,如果食客能破店里的最高纪录,则不收钱,不过据说之前的最高纪录是99碗。但是现在店里的服务员就会跟食客说,如果能破纪录,男的可以带一个漂亮的卓玛走,女的则可以带着帅帅的扎西走。为了让食客相信,女老板和女服务员们指着灶台背后的一张照片,照片是4个漂亮藏族姑娘的合影,满脸笑容又信誓旦旦地说:“最右边的那位漂亮的卓玛跟那个吃了147碗的帅哥回温州去了。”
 
  她们还不停地告知食客,男的要吃够15碗,女的要吃够5碗,不然男的会当上门女婿,女的会被留下来当媳妇,剩下的生活就是去盐井的盐田里背盐。事实上,这个碗数会根据食客的饭量不停地变,并没有一个定数。过一会儿,给你不停地加面的漂亮服务员会告诉你:男的要吃够25碗,女的要吃够15碗才可以。
 
  当你说你吃饱的时候,姑娘们会说,按照她们的规矩,当说吃饱的时候,男的要再加3碗,女的要再加一碗。不等你同意,卓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已经将这3碗面或者1碗面倒到你碗里了。
 
  碍于情面和不浪费的精神,努力加把劲儿也得把碗里的面吃完。之后,卓玛会告诉你,吃完如果筷子不交叉放,表示你还没有吃饱,要再加10碗。说着说着,又有一两碗面加到你碗里了。
 
  在这种愉快的氛围中,你早已经忘了面的口味,到底是好吃还是不好吃,只记得老板和服务员的热情。她们家的佳加面不是按碗来收费,是按人来收费,每人25元。
 
  从做生意的角度来说,在盐井这个人流量并不大的地方,按人头每人收取25元基本上是不挣钱的。对于匆匆过客,他们体会到了当地人的淳朴和热情,这种情感的温暖或许远远超过了佳加面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