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希夏邦马峰脚下的牦牛运输队

2014-11-11 10:02:23   来源:西藏日报   作者:王杰



  “叮铃铃,叮铃铃……”走近聂拉木县波绒乡色龙村,随着一阵阵铃声响起,记者看到,一队健硕的牦牛正徐徐走来。一打听才知道,那是一支色龙村集体成立的牦牛运输队。
 
  色龙村位于希夏邦马峰脚下,全村平均海拔4800米,是一个纯牧业的自然村,村民世代都以放牧为生,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大多数群众长期处于贫困状态。2013年,聂拉木县财政投入扶贫资金25万元、群众自筹资金3万元,建起了第一个扶贫项目——聂拉木县波绒乡牦牛运输队。项目于今年4月正式投入运营。
 
  “这个项目让我们村走出了贫困,看到了致富的希望。”色龙村村委会主任次旦顿珠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登山探险业的发展,前往希夏邦马峰开展登山探险活动的人逐年增多。常年以放牧为生的牧民群众便想到组织牦牛运输队,为登山探险者提供登山托运服务,但村里大多数的贫困群众因为没有牦牛而参与不了牦牛运输。县扶贫办根据当地群众的现实需求,于去年底为村里的30户贫困户统一购买了60头牦牛,壮大了牦牛运输托运队伍。
 
  说起牦牛运输队带来的收入,村里人都非常高兴。过去,村民加木措是村里典型的贫困户。他告诉记者,在参加牦牛运输托运队以前,除了放养自己家的羊外,自己和家人还经常外出为别人家放羊以补贴家用,可一年到头能拿回家的收入也就2000多元,日子过得异常拮据。自从加入了村里的牦牛运输托运队后,今年,家里实现收入6000元。
 
  次旦顿珠介绍说,今年,村里已有100多人参与到牦牛运输托运队中。按照每头牦牛一趟510元的价格,今年全村已经实现经济收入286485元,大大增加了群众的收入,提高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
 
  如今,天气渐渐冷了,前来希夏邦马峰登山的探险者也越来越少。闲暇之余,色龙村群众会经常聚在一起商讨怎样在冬季圈养好牦牛,来年更好地为登山探险者服务。次旦顿珠说:“进入冬季,村民也积极地为圈养牦牛出谋划策。村里决定采取集中圈养的形式,由村民轮流放养牦牛,提供饲草和精料,让牦牛养精蓄锐,来年更好出力,增加村民收入。”
 
  据聂拉木县扶贫办主任次旦罗布介绍,在聂拉木县,像色龙村群众这样通过发展符合村情民意的致富路子的例子还有很多。近年来,聂拉木县按照扶贫对象“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先后投入财政扶贫资金5355万元,实施扶贫项目75个,扶持带动群众1863户6229人,有效减贫933户425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