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西藏民情汇入“信息台” 幸福民生满心间

2014-09-22 10:10:01   来源:西藏日报   作者:张黎黎



  一个社区、一个村民组、一座寺庙,被划分为不同的网格单元;
 
  一件小事、一次纠纷、一个需求,又被汇集到一个总“信息台”。
 
  在化整为零,又融零为整的不同转化里,网格管理的精细化和快捷性早已不言而喻。在社会事务日趋繁杂和基层组织关口作用日趋明显的今天,网格化管理这项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之举,已逐渐成为汇集民情、倾听民意的“千里眼”和“顺风耳”。
 
  精细化管理——
 
  “更有安全感了”
 
  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先期试点区域,2012年,拉萨市结合自身实际,在城关区范围内深入实施社区网格化管理工作,按照完整性、便利性、均衡性、差异性原则,将社区划分为多个网格,确立“1+5+X”的网格力量模式,并配置网格格长、流动人口服务员、居民事务联络员、治保员、民警等多重职务。
 
  强巴边宗是拉萨市城关区鲁固社区的居民日常事务联络员,她告诉记者,在社区网格化管理中,鲁固社区按照逐人、逐地、逐事明确工作任务,做到精确定位、精选定人、精准定责,实现网格全覆盖、工作无缝隙。
 
  便民警务站是实现城市网格化管理的重要支撑,各站点狠抓关口前移、源头治理,实现了由“被动防控”到“主动治理”的转型,进一步夯实了维稳工作的根基。同时,突出网格化管控,创建“三三制”网格化管理机制,协同辖区警务室、派出所以及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内保力量,共同开展治安巡防、动态监控,实现了防控力量和防控格局的全覆盖。
 
  通过全天候24小时开展工作,实现了发现率、盘查率和管事率的全面提升。2012年1至12月份,拉萨市区各类治安案件较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3.3%,刑事案件发案率较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0.1%,“两抢一盗”等街面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34.6%,老百姓更有安全感了。
 
  人性化服务——
 
  “幸福感增强了”
 
  社会管理以民生为本,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为核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越来越多的居民生产生活需求集中到街道、社区,街道、社区已经成为西藏维护社会稳定、服务人民群众的关口,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道关口。
 
  在林芝地区,过去由于乡镇一级政府服务窗口分散,服务内容单一,许多群众办理各种手续需要在多个职能部门间辗转,费时费力。为此,林芝地区去年积极建设社区服务管理中心,实行社区网格化管理,使各行政、执法职能部门从“后台”走到“前台”,同时实现“一站式”服务职能,为基层社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方便。
 
  而在寺庙这个网格里,社会管理创新带来的成果尤为显著。在昌都地区强巴林寺,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建立起了寺庙书屋、安装了电视,全寺僧人参加了医保、社保,寺庙建筑也得到了修缮。僧人洛桑江村由衷感慨,过去寺庙和僧尼有困难也不知道如何解决,如今将寺庙纳入了社会公共服务和管理范围,广大僧尼也有了其他公民的同等待遇。
 
  国家统计局2012年群众安全感问卷调查显示,西藏的群众安全感居全国首位。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全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中,拉萨市第二次获得群众公共安全感最高、位列38个主要城市第一。在2014年统计部门对群众安全感调查显示,西藏群众“安全感”为98.67%,比2012年提高了1.07个百分点,与往年相比增幅最大。
 
  多元化参与——
 
  “参与度提高了”
 
  为确保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试点工作全面推进,西藏公安机关顺应广大人民群众思稳定、谋发展、求富裕的强烈愿望,进一步加强了与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基层治保组织的沟通和协调,完成了社会管理工作从“单打独斗”到“分工协作”的转型,形成了“警民同心一股劲、合成力量一张网”的良好局面。
 
  当网格化管理遇上“双联户”工作时,群众自身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也有了空前提升。
 
  2013年以来,山南地区扎囊县吉汝乡阿玉岗村严格落实“双联户”服务管理工作各项职责及任务,建立完善村级治安联防制度,成立了3支由农牧民群众组成的专职治安联防队,在自然村、联户单位实行24小时交叉轮流巡防。在重大节日期间,联防队还在乡村连接的主要路口设置巡逻点,统一配备巡逻装备,坚持日夜巡逻、保民平安。
 
  为了更好开展日常工作,阿玉岗村还建立了安全隐患排查登记表、环境卫生检查评比登记表、联户单位及家庭成员登记表、流动人口登记表等七项工作台账,切实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