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广东印迹”在“西藏江南”美丽绽放

2014-09-12 11:01:24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吴哲


 
  在前不久举行的全国对口支援西藏工作20周年电视电话会议上,3名广东援藏干部喜获嘉奖。他们是20年来广东七批共278名援藏干部中的优秀代表和这个群体的缩影。
 
  林芝,被誉为“西藏江南”、“雪域明珠”,与广东的20年援藏情谊,令这个成立于1986年的西藏自治区最年轻的地区,焕发出令人赞叹的生机活力。
 
  当地藏族干部感慨道:“没有广东省的援建,就没有今天林芝地区的城乡面貌;没有广东援藏干部的倾情付出,当地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的脚步就不会这么快。”
 
  如今的林芝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自1995年广东省援助林芝以来,地区生产总值年均保持14%以上的增长速度,2013年,全地区生产总值由1995年的2.9亿元增加到81.83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995年的1155元增加到8612元,始终保持全区第一,全地区人均纯收入超过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42个。
 
  20年援建,高原崛起新型江南小镇
 
  走在林芝,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随处可见“广东印迹”:尼洋河防洪堤、福清河堤围、八一电厂、南粤大道、深圳大道、广州大道、会展中心、体育场、工布民俗文化商业街、农牧民安居工程、鲁朗国际旅游小镇、福清河两岸民族特色改造……
 
  20年来,广东省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一大批交通、能源、市政项目,使林芝经济发展“瓶颈”制约大为缓解,城乡建设发展迅速,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环境和品位进一步提升。
 
  数据显示,广东省20年来投入的援藏资金超过了林芝地区20年财政收入的总和。前六批援藏工作累计投入资金29.12亿元,先后援建了涵盖市政、新农村、基层政权、科教文卫、特色产业建设等领域的844个项目。第七批援藏工作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加大了支持力度,援藏伊始就确定了14.8亿元的总盘子、145个援建项目,为林芝后发赶超注入了强大动力。
 
  波密县退休干部吴金回忆,以前村镇只有部分道路能勉强通拖拉机、小车,干部下乡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是骑马。正因为如此,不少广东援藏干部被当地民众亲切地唤为“骑马书记”。正是在马背的颠簸下,一批批广东援藏队一米一米地铺设着加快当地发展的康庄大道,如今林芝地区乡镇公路通达率96.3%,行政村公路通达率91.13%。
 
  在察隅县竹瓦根镇巴嘎小康示范村,村民安宗站在一排崭新整洁的藏式房屋前。该村2011年实行整体搬迁,系广东第六批援建项目。20年来,广东始终贯彻“民生为重、富民优先”的原则,援藏资金和项目重点安排在安居工程、小康示范村、家容家貌整治、农牧区基础设施以及医疗卫生等民生项目上。2001年以来,广东援藏项目和资金投放于农牧区占70%以上。
 
  在改善农牧民生活生产条件和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同时,广东援藏坚持着眼长远,积极培育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增强林芝地区经济内生动力。
 
  林芝县鲁朗镇扎西岗村的白玛家庭旅馆,主人白玛正忙着安装无线网络并加强网络宣传。他说,藏式旅馆的生意越来越好,旅游旺季经常客房爆满。现在家里七口人,还有两个儿子在北京上学,一年收入超过40万元。他非常期待鲁朗国际旅游小镇建成之后,带来更多高端客流,进一步促进旅游业发展。
 
  2014年3月,广东省援建的“察隅农场高原生态农业基地”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既是民生项目,又是“造血”项目,既有智能温室,又有烘干和包装厂房等。建成后,将进一步改善农场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农场的造血功能,促进农场增产增收,预计可使农场集体收入增长30%。
 
  20年交流,增强当地发展“软实力”
 
  20年来,广东根据情况变化不断拓宽援藏领域、深化援藏内涵、创新援藏工作思路。从早期以基础设施项目等“硬件”建设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民生为龙头,以产业和智力为两翼”的“软硬”援藏相结合的援藏新模式。
 
  如果说,援藏项目建设着力提高当地基层公共服务设施水平、产业“造血”能力,是在打造当地“硬实力”,那么通过教育、人才智力和文化援藏,将广东的先进技术、先进理念、管理经验、市场观念等带到林芝,则是增强当地发展“软实力”。
 
  易贡茶场是西藏自治区历史上唯一的茶场,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茶场。在1992年,易贡茶场大胆改革,积极创新,率先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走在了市场前列。但在后来的发展中,茶场再度陷入困境。2010年后,广东第六、七批援藏队先后进驻易贡茶场,重新发扬茶场的改革传统,通过产品改良、开拓市场、改善管理体制等,帮助易贡茶场扭亏为盈。2009年,茶场收入仅35万元;2013年,仅茶场就实现560万元生产总值,盈利220万元。根据茶场的中长期规划,未来易贡茶场将以茶为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旅游,培育和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墨脱县,门巴族罗布扎西一家3口的命运也因广东援藏队发生了改变。在广东佛山中医院的远程会诊下,医生顺利制订了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很快援藏队将把他们接到广东进行进一步治疗。
 
  广东援藏队的到来,也促进了农牧民商品意识的形成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农牧民非农产业收入明显上升,以劳务输出和采集业、运输业、建筑业、旅游业、城镇服务业为主的多种经营迅速发展,农牧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
 
  波密县巴琼村的嘎松罗布笑说,他现在俨然是一名都市“上班族”—每天早上他都会骑着摩托车到波密县扎木镇,再换乘单位班车去西藏林芝广药发展有限公司在波密县产业园的藏灵芝、藏丹参GAP基地。农牧民出身的嘎松罗布如今已是林芝广药公司一手培养起来的技术骨干。
 
  此外,援藏干部也通过多渠道、多形式,不断加大智力、人才、技术投入力度,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广东教育、卫生、疾控、科技、农牧等领域的专家来林芝举办各类专题讲座和培训班,同时选派林芝各类人才外出培训,帮助林芝地区培养了一批实用型、技术型、管理型专业人才。
 
  最近一年来,广东援藏队还启动了林芝县—东莞市人才双向交流培训计划、林芝波密“阳江江城区实训基地”,同时将墨脱当地干部人才培训纳入到佛山市“五区一县”统一统筹培训计划。此外,广东今年在选派15名骨干教师的基础上,还将增派10名支教教师进藏支教半年;选派4批共31人医疗队开展为其半年至一年的医疗援藏。
 
  据统计,一年来广东援藏队共举办各类专题讲座和培训班179批次,当地干部群众直接受益近万人次;选派当地教育、医疗、科技等领域干部人才到广东跟班学习和培训65批598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