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传统织布技艺让西藏林芝珞巴族女性月入过万

2014-09-08 10:16:56   来源:新华网   作者:张京品


  “去年一年也就挣了2万多元,而今年一个月收入就超过了1万元。”熟练地穿线、活动着木板梭子,28岁的珞巴族姑娘亚蝶,抬头看了看已经快完工的围巾,对收入的增长有些高兴得合不拢嘴。
 
  9月的西藏林芝蓝天白云,松柏翠绿。记者在林芝地区米林县南伊乡才召村的珞巴族村落里发现,像亚蝶一样,还有另外9名珞巴族姑娘,每天忙碌着用珞巴族传统织布技艺编织围巾等,对月收入过万的织布技艺倍加珍惜。
 
  亚蝶说:“这得感谢我们的致富带头人达瓦,是他帮忙找到了出路。”
 
  亚蝶说的达瓦,今年45岁,中等个头,讲一口流利的藏语和有些流利的汉语。2008年,这个对珞巴族服饰颇有研究的珞巴汉子,成立了米林县珞巴服饰生产合作社。2011年,他被认定为林芝地区米林珞巴服饰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如今,他的合作社人员增加到了10人。
 
  “合作社收入增加,更离不开国家的支持。”说起今年合作社的耀人成绩,达瓦指着放有三台织布机的房子说,2012年,在当地政府和文化部非遗司的帮助下,珞巴族服饰成为“西藏林芝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综合项目”的一部分,获得了31万元的非遗保护资金,原来20平方米的小房子,也扩大成100多平方米的综合工艺作坊。今年,在政府部门的牵线下,一家北京公司成了合作社固定的“大客户”,钱袋子便“蹭蹭”地鼓起来了。
 
  达瓦说,“大客户”免费提供原料羊毛线并按件支付加工费,1条宽15厘米、长3米的围巾,需要1名织工织1天,加工费500元,1条约1米宽的围裙需要1名织工织6天,加工费800元甚至更高。“主要是有了稳定销售渠道,想加入合作社的女性越来越多。”
 
  文化部非遗司副司长马盛德表示,放在博物馆里的非遗生命力不会长久,非遗保护的终极目的是非遗与市场结合,从而使其保持旺盛生命力,并带动群众致富。
 
  记者在合作社的综合工艺作坊里看到,一排展桌上,摆放着长宽不一的围巾,还有色彩线条别具特色的手工包,这些工艺品分别是蓝、红、棕等不同颜色的线条编织而成。
 
  曾参与指导珞巴族服饰传承与发展项目的中国艺术研究院谷泉博士指出,项目专家结合珞巴族居住的地理环境和民族特点,给编织围巾的匠人提供了21种颜色选择,但具体的染色、每一块布料有几种颜色、颜色的搭配、花纹的样式等由制作人自己决定。
 
  “民族特色的东西不仅是产品,它们从里到外、从始至终都饱含民族工艺传承人或制作者的感情,埋藏着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凭借他们自己对文化的感觉,自由发挥创作,才是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所在,更是产品赢得市场竞争力的核心所在。”谷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