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西藏行】达曼人从居无定所到发“边贸财”吃“旅游饭

2014-07-25 14:28:48   来源:中国西藏网    作者:杨旭


  原标题:西藏达曼人:从居无定所到发“边贸财”吃“旅游饭”
 
\
达曼人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摄影:杨旭
 
  在“珠穆朗玛后花园”——西藏日喀则地区的吉隆镇里,有一个特殊的自然村。一排排的藏式楼房整齐有序,干净宽阔的柏油路通到了家家户户的门口。在这个西藏与尼泊尔接壤的村落里,住在一群特殊的村民——达曼人。
 
  “达”的藏语意译为“马”,“曼”的藏语意译为“军”或“多”,“达”和“曼”合并起来为“骑兵”。因此“达曼人”的藏语意为“古代骑兵的后裔”。1791年,为了抗击廓尔喀人入侵,福康安大将军率领由满、汉、蒙等民族组成的大军进藏讨伐廓尔喀军。战后,数百余骑兵失踪的将士滞留边境地区,一直没能回到故土。在漫长的岁月中,与中尼边境上的人居住繁衍,据说现在的达曼人就是他们的后裔,至今已经有六、七代了。
 
  在2003年之前,达曼人是一支居住在吉隆镇没有国籍的漂泊人群。他们曾经备受歧视,地位低下,只能靠给当地人打铁及做短工勉强度日,孩子也无法接受教育。现如今,他们不仅加入了中国国籍,还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新生活。
 
\
达曼人的新居 摄影:杨旭
 
  村妇女主任达娃是吉隆县里的县级人大代表,她也是达曼人。走进她家,迎面看到院子里的盆栽花枝招展,自来水用起来也格外顺畅。宽敞的客厅里摆放着电视机、电压力锅、音响等家电,藏式组合家具让房间变得温馨而舒适。“小时候我们家根本没有房子,在热索桥附近的山沟沟里租别人的房子住。那个时候,我们一家6口人就挤在一间小小的屋子里,房子的主人经常会让我们搬走,所以我们那个时候生活非常艰难,也没有机会上学,很多人看不起我们。”说着一口“川普”的达娃感慨地说。
 
  33岁的达娃,曾经由于这样的身份,当地人都不愿意与她交往。在多年前,达娃到四川去打工,生活非常艰辛。现如今,达娃已经有了3个孩子,丈夫憨厚勤劳,非常疼爱她。“我的孩子现在都上学了,他们的学杂费一分钱不用交,都享受了三包政策。和我小时候相比,我的孩子实在是太幸福。”达娃说。
 
  以前,达曼村里的年轻人基本没有上过学,甚至包括村长在内的绝大多数成年人都不会写自己的名字。而如今达曼村的适龄儿童全部都可以接受教育,同样享受藏族学生的“教育三包政策”。 目前,达曼人已有40多名学生在小学或中学就读。这些上学的孩子们是达曼人的未来与希望。

\
达曼村里玩耍的孩子们 摄影:杨旭
 
  过去居无定所的达曼人,如今都有了可以挡风遮雨的家。“达曼村现有491户、170人。两年前,我们都搬进了新房子里住,家具啊、电视机啊全都是政府送的。我们现在终于有了自己的家,我现在高兴得连做梦都会笑起来。”达娃说。
 
  2003年5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达曼人正式加入了中国国籍,自此结束了长期漂泊无定的艰辛生活,这是所有达曼人铭记并将永载史册的一天。就在那一天,他们结束了饱尝辛酸、居无定所、受人歧视的历史,开始了崭新的幸福生活。
 
  2004年,西藏自治区和吉隆县政府投资147万元的安置工程开工,第二年住房总面积达3664平方米的达曼新村竣工,全部达曼人迁入新居。
 
  达曼人的五官俊美,鼻子高挺,眼睛深邃,每个达曼人都拥有一张辨识度很高的脸孔。他们长期生活在藏族周围,因此达曼人的生活习俗深受藏族影响。在服装和语言上与藏族通常难以分辨,唯一的区分就是大而深邃的眼睛,高挺的鼻子,甚至有些人的瞳孔呈现出灰蓝色。现在,达曼人使用的语言是藏语,有的还能说流利的汉语。
 
\
达曼村家家户户的电器都是政府赠送的 摄影:杨旭
 
  达曼人祖传的打铁手艺远近闻名,几乎在每一户吉隆县居民家中都可以看到达曼铁匠打造的生活用具。村里还建起了一个铁匠铺,虽然只有5、6平方米的面积,但是这里却是达曼村工匠发挥手艺、增加收入的场所。远近的百姓常常将废旧的汽车零件和废铜烂铁拿过来“量身定做”成各类农具和生活用品。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下,达曼人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现在要做的就是发家致富奔小康了。吉隆口岸即将开通,来旅游的游客数量将大大增加,在各类惠民政策的实施下,达曼人将会发上“边贸财”、吃上“旅游饭”,生活会越来越好!
 
  如今达曼人早已融入了当地的生活环境,他们积极地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着新的生活。他们与周围的人和睦相处,在达曼村这个新的家园里安居乐业、繁衍生息。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乐观的心态告诉世人,相信今后的生活会更美好!
 
  当我们即将离开达曼村时,村民们在村前的广场上跳起了传统舞蹈。略带南亚曲风的歌曲,用藏语演绎出来格外有韵味。人们手拉手,引吭高歌。他们用歌声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感恩现在的幸福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