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党的民族政策好 珞巴人家致富快

2014-07-04 14:04:05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陈沸宇 任晓攀


  清晨的浓雾还没散去,但位于雅鲁藏布江畔的西藏米林县南伊乡的珞巴族人家,已忙碌起来。
 
  才召村的达瓦已经起床劳作了快两个小时,他要抓紧制作北京的厂家定制的具有珞巴风情的民族服饰。3年前,45岁的他成为米林珞巴族服饰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目前已在村里收了5个徒弟教授珞巴服饰技艺。
 
  与才召村一河之隔的琼林村,村主任达娃一大早来到黑木耳和藏药采集地,与前来的收购商洽谈价格及运输问题。美丽的珞巴族妇女亚夏坐在鱼塘边看着鱼儿嬉戏,笑着与旁人说,多亏了党员和驻村工作队的帮扶,她从2012年开始养殖藏鱼,如今年收入上万,全家步入小康生活。
 
  才召村、琼林村、南伊村,这是西藏林芝地区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的3个村庄,共居住着520多名珞巴族群众。据南伊乡人武部干事智东回忆,村民收入开始发生明显变化是在2006年。这之前,靠着伐木为生的珞巴人家年人均收入仅有2000多元,现在至少收入8000多元。
 
  而在1985年南伊珞巴民族乡人民政府成立之前,珞巴人都居住在南伊沟远处的山林中,以狩猎和采集种子为生,住的是树皮屋,屋里除了一个火塘和几张兽皮外,啥都没有。当时,整个珞巴族几乎无人识字,生病只能靠巫术,从来得不到医治,整个民族的生活基本处于半原始社会状态。1978年,在国家的支持下,琼林村完成第一次整村改造。
 
  2006年,在国家及对口支援单位的帮扶下,珞巴族群众修建了独门独院的砖混水泥结构住房,家家户户都住上了明亮宽敞的新房,村子里还修了水泥路、排水沟等,自来水与沼气也进入村民家里。2008年,面对珞巴族群众口粮不足的难题,福建省第五批援藏工作队和米林县厦门援藏工作队拿出220万元,为才召村从附近米林农场购买了308亩优质耕地,并修建了水渠,教会村民使用大型农用机械……
 
  如今,富裕起来的珞巴人家里都焕然一新,不仅有冰箱、电视、洗衣机等现代化电器,还有极富特色的藏式家具。只有在墙的两边挂着珞巴族熊皮帽子和服饰、狩猎弓等似乎还在诉说着不太遥远的过去。琼林村80多岁的达果老人说:“记得我年轻的时候,最富有的珞巴人也没有现在一般村民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