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克松村边巴次仁的“格巴桑波”

2014-03-31 13:58:52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王昕秀


  55年前的今天,看起来与往常没有什么不同。身为“差巴”(为领主支差的人)的边巴次仁尽管不到13岁,也依然在凌晨4点便起床开始干粗活了,这样的日子他已经持续了4年。
 
  阳光洒在青稞上,汗水滴在只属于凯松庄园主的田地里。年少的边巴次仁直了直腰,不经意看到了不远处一个飞奔的身影,喜悦的笑脸随着父亲身影的渐进不断被放大。父亲用他那一双温暖的大手牵起了边巴次仁稚嫩却饱经风霜的小手,带领他回到了属于自己真正的家,开始了祖祖辈辈盼望的“格巴桑波”(意为“太平盛世”)。
 
  在边巴次仁的回忆里,庄园主权力“实在太大”了,“他们有监狱,不听话的人就被刑罚鞭打,甚至处死。我们只有干活才能生存,没有房子、没有田,吃不饱、穿不暖,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
 
  如果说西藏民谣歌词唱到的“养我者父母,占我身体和生命者官家”是边巴次仁13岁前的记忆,那么,1959年凯松庄园的农奴们载歌载舞庆祝分得田地的情景,则成为他新旧生活的分水岭。
 
  边巴次仁生活的山南地区乃东县昌珠镇克松村,是西藏率先进行民主改革的地方,自此,百万翻身农奴第一次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农田和牲畜。边巴次仁也见证了这片土地诸多第一的诞生: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西藏第一个农村基层党支部、第一个农民协会等。
 
  如今已近古稀的边巴次仁,最清楚克松村55年的变迁。曾担任克松村第二任党支部书记的他,掰着指头给我们说起了村里有关土地的“大事记”:1965年村里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人民公社成立后,大家将所有生产资料统一管理、经营,生活变得好起来;1984年包产到户之后,土地、牛羊都分配到各家,土地有了,收成全归自己,大家种地积极性大大提高。
 
  “现在,每家每户都用大大的仓库来装粮食。村里老百姓在吃的方面选择余地多了,吃糌粑、吃白米饭,每顿都有荤菜不说,各种蔬菜水果不断。”老人乐呵道。
 
  走在克松村笔直平整的村道上,两边都是各种二层藏式小楼。村道的尽头,一幢崭新的两层小楼便是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的陈列馆,这里记录了克松村所经历的过往。一楼的农家书屋,则是平日村里老百姓,尤其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读书看报学习的地方。
 
  楼前的小广场,既是村里的“舞蹈排练场”,也是各种节庆活动时大家聚会的地方。出广场就是孩子、老人们喜欢的健身器材区了。今年8岁的边珍穿着藏历新年获得的礼物——一双粉色旱冰鞋,正在与小伙伴们快乐地来回穿梭着。
 
  边巴次仁说,村里人只要聚在一起,总会谈论孩子上学的事。在大家的观念里,乡村要彻底脱贫,大力发展教育、普及文化知识是基础中的基础。“尤其孩子上学享受免费‘三包’政策,没有理由不让孩子去上学。”老人说。他的3个孙子,一个在内地读大学,一个在上高中,一个正在职校学技能。现在西藏籍应届高校毕业生全就业政策更是受到老百姓的欢迎,老人也希望面临毕业的大孙子可以找到好工作,“这样生活就更幸福了”。
 
  凭着敢为天下先的闯劲,如今克松村在致富奔小康上也率先迈开步伐。据悉,2013年克松村人均收入1.1万多元,年均收入超过20万元的家庭占全村村民的近1/4。
 
  对于这个传统以种地为生的村子,如今村民仅30%的收入来源于农业。农闲时劳务输出、运输业、农牧民施工队、粉条加工厂等各种市场经济活跃在村里的家家户户,百万富翁在村里已不是新鲜事。
 
  1984年用自己全部积蓄买了一辆小货车的拉珠老人,是村里第一个“百万富翁”。他是克松村第一位买车从事运输业的村民,如今经营着两辆大车和两辆拖拉机,年入20多万元。边巴次仁也有意让正在学技能的孙子,将来在家种地的同时,还能通过开车跑运输去挣钱。
 
  在拉珠家宽大的房子里,正在上初三的孙女和朋友趁着节假日聚在一起,收看电视里播放的一则关于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的娱乐新闻。高度发达的娱乐业也正在影响着这个村庄的年轻人,传递着另一种潮流和时尚。
 
  尽管早已不担任村支书一职,但边巴次仁依旧在用他的方式给村里的老百姓服务着,向村民们介绍科技、种子等农业政策补贴,向老村长、支书以及老党员们介绍国家的新政策。他说:“用老百姓们听得懂的大白话来讲政策,他们就能更好地理解,了解党和国家为西藏农牧民做的好事、实事,我觉得这是件有意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