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昌都旱獭猎户安置点:“边缘人”的新生活

2014-03-20 10:48:37   来源:西藏日报   作者:闫党恩


  原标题:西藏昌都旱獭猎户安置点:“边缘人”的新生活
 
  阳春三月,在昌都县城关镇达因卡社区的旱獭猎户临时安置点,金色的阳光洒在一排新修的白色安置房上,温暖着每一位猎户的心,幸福的笑容写满每个人的脸上。中午时分,安置房里的群众,有的在洗菜,有的在切肉,有的在生火,准备着午饭。
 
  在75岁的玛亚老人家,他坐在宽敞明亮的客厅里,喝着纯香的酥油茶,屋子里铺着红色的地毯,崭新时髦的家具和电器一应俱全。
 
  玛亚的祖籍在江达县卡贡乡车所村,后来又迁移到昌都妥坝乡格日村,祖祖辈辈都靠捕猎旱獭和采挖虫草为生,没有固定的住所,没有生产资料,也无户籍和身份证明。受落后习俗的影响,他们经常受到歧视。
 
  玛亚13岁时便成了孤儿,开始以讨饭为生,四处流浪,后来以捕旱獭为生,生活十分艰辛。“现在,我们住进了新房子,户籍也得到了解决,享受到国家的养老、医疗、就业、就学等惠民政策,以后再也不用提心吊胆地去偷挖虫草了。”
 
  过去几十年,旱獭猎户们游走在藏、川、青交界的牧区,过着“逐水草而居,逐动物而猎”的捕猎生活。而现在,他们再也不用流浪奔波。也许幸福的日子来得太突然,刚有户籍身份的玛亚等27人还有点不太适应。
 
  玛亚祖辈为生的旱獭又叫雪猪,有冬眠的习性,据说其冬眠时,往往前肢并拢呈“双手合十”状。笃信佛教、不杀生的康巴人将其奉为神物,不许猎杀。在旧西藏,人分成三等九级,猎户同铁匠一样被视为下等人和贱民,其命价仅为草绳一根,不但自己被人瞧不起,子女们都很难谈婚论嫁,处处都受人歧视。
 
  2013年11月25日,对于7户27名靠猎捕生活的“边缘人”来说,是一个永生难忘的日子。为切实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昌都县根据实际情况,为7户27名旱獭捕猎人办理了小城镇户口,并筹资38万元在城关镇马草坝人民公园为他们修建了安置房,解决了他们的住房问题。
 
  得益于党和政府的好政策,75岁的玛亚老人第一次住进了属于自己的新房,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户籍和身份证,第一次成为城镇人口,第一次送子女上学……过上了做梦都不敢想的生活。
 
  在安置点住户尼玛的家中,堂屋墙上挂着领袖像上挂了洁白的哈达,客厅四周整整齐齐地摆放着藏式柜子、茶几和沙发。中间,一座大炉子烧得正旺,炉火上,酥油茶冒着热气,茶几上摆着一盘盘风干牛肉和糌粑。尼玛的妻子扎西很爱自己的新家,每天都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家具擦拭得一尘不染。
 
  尼玛指着墙上的伟人像告诉记者,“父母给了我生命,是毛主席和共产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们捕猎户才能过上今天的好生活。以前,我们捕猎户没有户籍,根本无法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小孩上学、看病等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就像是被社会抛弃的孤儿。”今年40岁的尼玛表示,要通过自己的努力,用勤劳的双手使自己过上更好的日子。
 
  安置点的11名适龄儿童,由于以前没有户籍、居无定所,每天只能跟着父母学习祖辈赖以生存的本领,同别的孩子一样上学学知识是他们的梦想。
 
  单增家有5个孩子,最大的18岁、最小的10岁,搬到临时安置点后,昌都县就帮助他们把孩子送到了达野完小和县一中上学,和其他的孩子一样享受了“三包”政策。单增说:“现在我的心真正安定了,家里的小孩上学了,能学到科学文化知识和一技之长。我要教育好子女,让他们知恩感恩,回报社会。”
 
  据悉,为了解决旱獭猎户的长远生计,昌都县为他们办理了小城镇户口,并给符合条件的一部分人解决了城镇低保。同时,还引导教育他们中的青壮年参加城镇化建设,积极为其寻找就业门路,增加他们的收入,逐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昌都县县长泽仁罗布说,对昌都县境内的7户27名旱獭捕猎户进行安置,改变他们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让他们享受公民权利和各项惠民政策,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是政府的职责。昌都县还把劳务输出作为致富增收的一条新渠道,对他们开展技能培训,积极鼓励和引导他们到工地上打工增加收入。
 
  为什么旱獭猎户几十年没有得到有效安置?昌都地区政协副主席、知名学者图嘎说,首先是旱獭猎户们经常游走在西藏、四川、青海交界地区,长期居无定所。上世纪八十年代西藏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两个长期不变”政策时,当时数量很少的旱獭猎户也没有分到土地和草场,社会对他们的歧视也是重要原因。
 
  据了解,长期在昌都境内活动的旱獭猎户有600多户、3000多人,大多分布在江达、八宿、类乌齐、察雅等县。考虑到现有“两个长期不变”政策和社会歧视等原因,昌都地区大多把他们安置在就业机会和包容度比较大的城镇周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