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春风化雨润高原

——青海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综述

2014-09-22 09:42:30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卫 庶 王 梅


\
玉树当地的小学生向地震灾区的援建者表达感激之情。
  本报记者 卫 庶摄 
 
  “青海青,湟水黄,三江源头是我家。民族娃,团结花,兄弟姐妹是一家。汉藏蒙,回土撒,少数民族把手拉。你帮我,我帮他,学校盛开民族花……”
 
  这是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兴海路小学师生创作的童谣。
 
  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的青海,是西藏自治区外最大的藏区,民族自治地方占总面积的98%,是我国民族自治地方面积比重最高的省份。578万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占47%,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比重最高的建制省,各民族有着维护团结统一、坚持“四个认同”的“青海传统”。
 
  青海大美,方圆辽阔72.23万平方公里,又是一个集中了西部欠发达地区、高原地区所有特征的省份。地处三江源头,北半球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地,青海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战略资源基地,又是维护统一、遏制分裂的重要前沿阵地。
 
  特殊省情决定了民族问题始终是青海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青海多年来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巩固和发展平等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共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十八大以后,青海省委作出决策,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三年强基础,八年创先进”,利用8年时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把青海建设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青海省委书记骆惠宁说,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青海的坚持和拓展”。
 
  日月山高,团结奋进,一幅幅高原逐梦的大美画卷,舒展在青海各民族群众的心间。
 
  兼顾“肚子脑子”
 
  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笔分红,同德县尕巴松多镇万科村的伊西多杰的脸上挂满了喜悦:“大伙尝到了甜头,全靠党的好政策和好干部。”
 
  “同德县是贫困县,又是典型的民族地区。做好扶贫工作,让各族群众安居乐业,就是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的最主要的内容之一。” 同德县县委书记才让太说。
 
  青海省州县各级党委积极推进平安青海建设,全面实施“一把手”负责制,把解决青海藏区经济发展滞后、社会发育程度低、基层基础薄弱、宗教领域矛盾突出等影响藏区发展稳定的深层次矛盾及问题作为基础性工程。
 
  首先要“管好肚子”。青海坚持实行“小财政、大民生”,将全省财政支出的70%以上用于民生领域。2013年投入民生资金占财政总支出的75%。党的十八大以来,6个民族自治州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投资1778亿元,年平均增幅56.4%,藏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33个县区437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工程,12万户30.9万人受益,减少贫困人口21.3万人。
 
  就业优先,把促进藏区青年就业作为重点。青海省2014年计划面向一线招录工作人员6700人,招录的双语干部占40%;藏区大中专学生初次就业率达82.6%,高出全省2.8个百分点。农牧区劳动力就业转移115万人次。
 
  2009年以来,投资274亿元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34.07万套,惠及城乡居民50.9万户。
 
  目前,青海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位列全国第一。今年投入8894万元,再次调整提高老年人健康体检补助标准和高龄老人生活补贴标准,在西部位列第一。
 
  青海医改走在全国前列,累计投入资金213.22亿元,目前已实现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基本药物制度、分级诊疗制度等七个方面的全覆盖。海东市乐都区桃红营乡西沟村的窦建德告诉记者:“现在小病不用等,大病不用扛,报销比例高,生病也不用担心了。”
 
  坚持“管肚子与管脑子”同步共进。抽调4800多名藏汉双语干部、成立100多个宣讲团进村入寺分层施教。2014年上半年,藏区受教育群众达376万人次。
 
  党的声音第一时间走进家家户户,覆盖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三个离不开”“四个认同”“四个维护”等深入人心,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价值取向,夯实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坚持重心下移
 
  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牧康小区,今年85岁的蒙古族老人旦有明,行动不便。了解了老人的情况,住在社区内的干部及志愿者定期到老人家中整理家务,为他分忧解难。
 
  旦有明说:“社区干部一心服务居民,真正把百姓当成了亲人。”
 
  为了巩固、扩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青海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明确提出全面统筹“三基”——加强基层组织、夯实基础工作、打牢基本能力,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提升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水平。
 
  把新增的6919个编制全部落实到藏区基层一线充实乡镇、政法和教育卫生力量。从省州县三级抽调5189名机关干部,支援217个藏区乡镇,3804名干部带项目、带资金进驻634个重点村帮扶。
 
  省州县三级实施大规模干部培训、大幅提升干部素质工程。针对藏区干部开展藏语培训12498人次。着力强化各级干部党的民族宗教理论和政策法规的培训,提高基层干部处理复杂环境下民族宗教问题的能力。
 
  选派232名优秀干部到后进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投资3122万元帮助农村社区党组织增强发展实力。推行乡镇机关干部职务职级并行制度,实行乡镇工作岗位补助,鼓励和引导优秀乡镇干部安心基层、服务一线。
 
  “我们基层干部的工资比西宁的高出500多元。大家在基层的心思稳了,工作更扎实。”达玉村的驻村干部,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茫曲镇副镇长赵林说。
 
  加快依法治省
 
  中秋前后,秋色渐重,班玛县灯塔乡忠智村的村民旦智一家搬进了敞亮的新房。
 
  “以前我家住在山顶上,没水没电,去哪都不方便。今年县上给我们每户4万元补助盖了新房,还有1万元后续发展资金。以后的生产、生活都方便了。”旦智说。
 
  忠智村只是一个开始。
 
  班玛县位于青甘川三省交界,人口2.7万多,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处偏远,自然条件严酷,社会发展滞后,历来是境外敌对势力进行分裂渗透破坏的重点地区,稳定隐患多、社会治安形势严峻。
 
  今年以来,青海省委常委会两次专题研究班玛县集中整治工作,从省、果洛州及所属县共抽调500名会藏汉双语、基层和群众工作较为丰富的干部,组成7个专项组及9个乡镇、34个村社、23个寺院工作组,进村入户入寺,综合施策,在社会治安、基层组织、寺院管理等8个领域集中攻坚。
 
  “推动藏区稳定和长治久安,必须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把教育群众与依靠群众有机结合起来。”骆惠宁说。
 
  各工作组按照“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寺不漏僧”的原则,把干部派驻一线,面对面与僧俗群众直接沟通,把实事办好。
 
  半年过去了,班玛县面貌焕然一新。
 
  在总结“班玛经验”的基础上,青海省委在青甘川边界地区7个县实施“平安与振兴”工程。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推进重点乡镇、村社、寺院、学校和移民安置点等地区和部位的综合整治。藏区治理由应急处置逐渐步入常态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
 
  推进生态建设
 
  “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寸草不生的黑土滩。现在牧草长势很好,个头小一点的羊钻进去都找不着了。”
 
  黄南州河南县宁木特乡作毛村牧民久科,指着眼前近万亩的草场高兴地说。
 
  三江源,有着“全球气候形成启动器”“高原生物自然物种资源库”“世界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等美誉。“做好生态保护工作,是青海第一位的任务。”青海省省长郝鹏说。
 
  坚持保护中开发,建立资源开发项目稳定风险评估,对三江源资源开发、地勘项目进行再评估,查处滥挖乱采、以探代挖的违法行为。
 
  尊重藏区群众崇拜神山神水神湖的传统习惯和民族文化心理,建立资源开发听证机制,按群众关切程度及影响大小,划定保护和开发范围。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禁牧补助和草畜平衡奖,将公益林纳入财政生态补偿范围,继续推进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
 
  全省大部分地区列为禁止或限制开发区域,取消了对三江源地区的GDP考核,在三江源、青海湖、祁连山连续多年实施了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加大退牧还草、退耕还林力度,加强节能减排和环境污染治理。
 
  经过不懈努力,高覆盖度草地正以每年230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三江源头重现千湖美景,对下游供水能力明显增强。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成果惠及各族群众,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双赢”。
 
  今年,省委省政府出台《青海省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根本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化、可持续性。目前,总投资160.57亿元的三江源保护与建设二期工程已经全面展开,实施生态保护建设和支撑配套2大类24个项目,占全省总面积的54.6%,投资和辐射面积均比一期增加了1倍多。
 
  海南州黑马河乡文巴村的周才加,祖祖辈辈放牧为生。放下鞭子后,开了当地第一家帐篷宾馆。“现在已经发展成17间了,每年的收入超过15万元。”周才加说。
 
  管理因寺制宜
 
  几年前,海南州兴海县温泉乡的一家寺院,有僧侣一度为争夺寺管会主任一职,形成几个对立的小派别。寺院附近村落中的信教群众也相应形成了几个对立的小团伙,互相闹得不可开交。
 
  寺院是关键。兴海县将政府依法管理和寺院民主管理结合起来,经过多次调解,僧人们握手言和,附近信教群众也互献哈达,隔阂消除了。
 
  为了抓住寺院这个藏区稳定的“牛鼻子”,青海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藏传佛教寺院管理工作的意见》,建立依法、管用、和谐的寺院管理长效机制。
 
  不搞“一刀切”,因寺制宜,因寺施策,青海提出了共同管理、协助管理和自主管理三种寺院管理方式,既尊重寺院传统的内部管理模式,又实现依法管理、民主管理和社会监督“三位一体”有机结合,受到僧俗群众的欢迎和各界认同。
 
  坚持一视同仁、同等对待的原则,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提出利用3年时间实现寺院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全覆盖,使广大宗教界人士切实享受各项公共服务。青海74.2%的宗教教职人员参加养老保险,93.4%的宗教教职人员参加医疗保险,1042人纳入农村五保户,4257人纳入城乡低保。
 
  “我们的僧舍水电暖齐全,生活上没有后顾之忧,可以一心学习。”塔尔寺僧人阿旺华桑说。
 
  “爱国爱教、持戒守法”,青海省州县三级联动,依托省州佛学院校和县级佛协集中开展主题培训。每年培训宗教界人士3000人以上。将108名获得“拓然巴”“拉然巴”学衔的优秀僧才作为代表人士后备力量培养。实施“123”百名高僧大德培养工程,每年培训100名活佛、200名经师(堪布)、300名民管会成员。先后组织近1000名代表人士赴国内发达地区考察学习、开阔眼界。这都提高了宗教界人士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抵御分裂渗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通过坚持不懈地教育培养,青海藏区建立了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学识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群众中有威信的宗教界代表人士队伍。青海省先后安排205名代表人士分别在各级人大、政协中任职,有3名宗教界人士担任省政协副主席。
 
  青海的鲜明特点还体现在持续推进双语教学,逐步实现从“能上学”到“上好学”。
 
  双语教育从娃娃抓起。青海民族地区建成的所有双语幼儿园,学前一年汉语教学普及率达100%,民族地区所有中小学汉语课开设率达100%。充分尊重民族语文学习,六州藏区、西宁和海东两市各藏族乡民族学校均开设藏语课程,有4所学校开展蒙古语文教学,1所学校开设哈萨克语教学。
 
  实施双语教师能力提升计划,分批分科培训六州藏区教师1.5万余名。
 
  民族教育、双语教学的持续发展,提高了各级各类民族学校的教学质量,促进了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强了“四个认同”。
 
  果洛藏族自治州拉加镇寄宿制藏文中学校长才杰加说:“在双语教学上,全校师生拥护党和政府的政策。民族团结好比是我们的眼睛,我们像爱护眼睛一样在爱护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