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川藏公路系统升级“天路”即将变“坦途”

2014-07-28 11:49:33   来源:新华网四川频道   作者:李华梁


  西藏波密县境内,最宽处仅5、6米的道路旁,一边是咆哮的江水,一边是陡峭的山壁,面前的隧道工地上机械轰鸣,不远处昔日多次滑坡、泥石流在半山腰留下的印记清晰可见。
 
  这是记者在国道318线102滑坡群整治改建工程附近看到的景象。国道318线川藏公路因风景秀美而被称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但同时由于沿途地质结构复杂、地质灾害频繁,使得行车艰险异常。60年前,川藏公路通车,天堑变通途,而经过近年对多个路段的整治升级改建,如今“年逾花甲”的川藏线正迎来新生。
 
  疏通多处“肠梗阻” “通麦天险”将成过去
 
  国道318线102滑坡群和通麦至105道班段公路是川藏公路中公认的“险中之险”,而正在使用的通麦大桥因安全考虑实行严格管控,目前还只能单车单向错时通行,一旦遇到地质灾害,等待过桥的车辆会绵延数公里。这段路也成为了川藏线上名副其实的“卡脖子”路段。
 
  由于该路段沿途地质灾害规模大,种类多,爆发频率高,直接治理地质灾害隐患点其效果将不甚理想,所以采用隧道和桥梁绕过灾害点的方法。整个升级改建工程于2012年底全面开工,包括一隧一桥。而距此10余公里的通麦至105道班段整治改建工程主要包括新建通麦特大桥、迫龙沟特大桥以及四座隧道。
 
  西藏交通厅重点公路建设项目管理中心总工程师芮斯瑜介绍说:“通麦特大桥的主塔已经完成,未来将会铺设主缆。而迫龙沟特大桥预计今年内完成桥塔施工。目前整个工程完成过半,当全部完工时,‘肠梗阻’被彻底打通,‘通麦天险’将成为过去,川藏线的运行会更加高效顺畅。”
 
  与“通麦天险”类似,业拉山下山路段的通行以往也经常受阻。而经过近10年的工程建设,现在这里已经成为了著名的“业拉山72拐”,丝带般的道路沿山曲折而下。
 
  “不同的卡脖子路段,要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工程技术方案,通麦天险绕过去,但业拉山这里就可以用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将灾害点控制住。”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专家吴顺山说。
 
  修隧道升级旧路 海拔、里程实现“双降”
 
  除了疏通“肠梗阻”,川藏线上多个路段的升级改造则缩短了行车时间,降低了道路海拔,让整个行程更加舒适。
 
  老二郎山隧道是千里川藏线上的第一个咽喉要塞,2001年底通过竣工验收,先后获得了“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鲁班奖”等荣誉。然而,时至今日,该隧道在日均4000辆的车流量面前已显得力不从心。
 
  而新隧道作为正在建设的雅康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避开了318国道新沟至二郎山隧道的长大纵坡和暗冰路段,且将隧道海拔从2200米降至1500米,即雪线以下,这将保障雅安至泸定“生命线”常年通车,不受季节气候影响。
 
  “新二郎山隧道建成通车后,将彻底消除车辆进出二郎山的瓶颈,驾车只需要10分钟便可穿越二郎山,较现在的行程不仅更通畅而且大大节省时间。”四川藏区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郑斌说。
 
  在川藏线四川境内,东海路也曾是非常耗时的路段,从新都桥到海子山,正常情况下需要10个小时,如果目前正在进行的改造项目完成,将仅需要不到5小时。同时部分阴山路线被改为阳山,基本确保了东海路沿线冬季不受严重冰雪灾害的影响。
 
  骑行、自驾游井喷 新路带来新生活
 
  60年前,川藏公路将祖国内地与西藏联系起来,高山深壑不再难以跨越。目前虽然整个川藏公路的整治改建尚未全部完成,但随着道路更加通畅,自驾游、骑游已出现井喷,百姓的生活由此有了明显变化。
 
  鲁朗镇坐落于川藏公路318国道旁边,素有“东方小瑞士”之称。记者走进当地一家家庭旅馆,房间内布置的简洁大方,甚至还有无线Wifi。老板白玛央宗从2010年开始经营这个家庭旅馆,她说:“进入5月以后,几乎天天都是住满的,房间都要提前3天才能预订得到,还有不少回头客。”
 
  据鲁朗镇镇长边巴介绍,2002年左右开始有了自驾的游客,但是数量很少,但近两年路况好了以后增长迅猛,现在当地已有1700多个床位。2009年时经营的比较好的家庭旅馆年收入能达到6万元左右,现在则有近40万元,川藏公路成了名符其实的造福路。
 
  川藏公路对当地企业的发展也是立竿见影。西藏泰宏科技有限公司以生产特种玻璃为主,投产后改变了西藏特种玻璃需从内地采购的情况。原料加工成品后,通过公路运输销往以拉萨为中心的各地。总经理苏兴文感慨地说:“路况好了,原料破损率低,成本降低了,同时运输时间缩短也提升了公司的口碑,市场随着公路越来越远而越来越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