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关注藏语言:当喜马拉雅遇到“现代波”

2014-04-02 10:32:58   来源:新华网青海频道   作者:吴光于


  受全球化与现代化影响,藏语言发生着变化。
 
  传统
 
  37岁的布才仁是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隆宝镇中心寄宿制小学藏语文教师。出于职业习惯和对传统的捍卫,他坚持说藏语。
 
  而毕业于英国肯特大学的“海归”伊西松保,藏、汉、英3种语言常从他口中夹杂而出。在他所学专业环境保护与社区发展中,由于大量专业词汇无法直接用藏语表达,用汉语表达也不顺畅,他只能三管齐下。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每一种语言都在发生变化。青藏高原早已告别落后封闭的旧时代,大量的外来词语成为新时代藏语的表达内容。”西南民族大学教授、藏汉翻译译审根秋登子说。
 
  1980年起,根秋登子作为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地藏语教材协作委员会委员,曾多次参与藏语中小学课本的编写。
 
  他说,“当下,无论是人文科学还是自然科学,翻译外来词语已成为编写工作的重要内容。”
 
  标准
 
  根秋登子坦言,翻译过程是根据“挖、创、借”原则铺展的,对能用藏语表达的词汇努力挖掘;对可以“意译”的词汇试图形象而生动的创造;实在无法准确表达的词汇就借助“音译”。
 
  根秋登子参与编写的《新名词术语藏汉英大词典》收录了13000多个词条。随着网络在藏区的普及,这一词典在多次修订中,收录了大量网络语言,比如,电脑、鼠标、网民、微博等。
 
  根秋登子说,藏语是一门在中国多地区,以及尼泊尔、印度、不丹等国家广泛使用的语言。由于各地区受外来语的影响不同,所以给翻译审订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比如‘玻璃杯’这个词,过去由于历史原因,卫藏地区接收英语外来词较多,而安多、康巴地区受汉族地区影响更为深远,导致翻译中产生不同的音译,如今需逐一审订。”
 
  根秋登子强调,目前对藏语言的翻译审订,虽然已有不同省区间新闻、出版、教育等行业的协作,但还缺乏权威机构的整体协作。
 
  “大力推行藏语普通话也是目前国家正在解决的问题。”根秋登子说,“虽然藏语在公元7世纪就有了统一的文字,但各地方言仍有很大差异。”
 
  根秋登子说,以猫为例,卫藏方言中称之为“希米”,安多方言中称“米路”,康巴方言则称“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