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重建绿色玉树

2014-02-13 17:11:21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辛元戎


  “黄河之水天上来!”唐朝诗人李白曾发出如此喟叹。
 
  雪山绵延、空气稀薄、气候寒冷———玉树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发源的“天上”之地。
 
  201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袭击了这片雪域高原。其后三年,在玉树展开了迄今为止人类在高海拔地区最大规模的灾后重建。
 
  在生态极度脆弱,生态地位极其重要的玉树,怎样既做好重建,又保护好生态环境?这成为玉树重建中一道无法回避的考题。
 
  在灾后重建如火如荼展开的同时,生态保护———也同时吹响集结号
 
  “灾后重建不仅要使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上一个大台阶,还要使灾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上一个大台阶。”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玉树的生态保护工作。
 
  国务院《玉树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将规划区国土空间划分为生态保护区、适度重建区、综合发展区3个区,对各个区域要求按照生态环境的重要程度合理组织重建。其中对结古镇“高原生态型文化旅游城镇”的定位,对做好灾后重建期间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省委省政府积极响应,提出了“坚持保护与建设并举、环境整治和土地整理并重,走低碳重建之路”的总体思路。
 
  玉树灾后重建全面启动以来,省重建现场指挥部和玉树藏族自治州州委州政府按照《总体规划》要求,编制完成了《环境影响评价专篇》,上报了《环境保护恢复重建需求计划》并得到支持。组织编报了《重建环境保护规划》,将灾区恢复重建环境监管业务用房、环境应急、环境监管达标建设等内容纳入《重建总体规划》。
 
  三年来,按照规划实施了包括生态修复、环境整治、防灾减灾三个方面的93项生态环保方面的工程,总投资达6.14亿元。
 
  ———生态修复方面。生态修复工程33项,投资17487万元,已全部开工建设。造林绿化工程的总投资估算为1.51亿元,绿地面积为402.05公顷,占镇区面积的33.5%。原有林地148.62公顷,实际需绿化面积253.43公顷。受灾最为严重的结古镇扎西大同村林业防灾减灾体系恢复,玉树县草场围栏等重点项目已经全部完成。
 
  ———环境整治方面。环境整治工程7项,投资9751万元。环境应急能力建设与恢复工程、专项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与恢复工程,以及环境监测、监察、信息达标建设工程等项目已经完工。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等重点项目已投入使用,项目及设备都属于全国一流水平。
 
  ———防灾减灾方面。防灾减灾工程51项,投资24008万元。玉树县结古镇地震台,以及州属六县的救灾物资储备库均已完工并投入使用。
 
  “玉树,玉树,树贵如玉。” 在这里种活一棵树殊非易事。但正因如此,玉树人对树木格外珍爱
 
  十月下旬,天气已冷。但在结古镇党员林、格萨尔广场和地震遗址等地,还有林业员工身着冬装,继续着自9月中旬开始的秋季造林工作。他们精心栽植着一株株云杉、圆柏、青杨、紫丁香,那神情仿佛父母悉心呵护着自己的孩子,一棵棵幼苗承载着玉树人对绿色的美好憧憬。
 
  按照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分区施策的原则,采取工程造林绿化、工程和义务植树相结合绿化、义务植树绿化三种方式。玉树干部群众也在倾力为玉树营造着新的绿色。
 
  登上当代山顶远眺,重生的结古镇尽收眼底。一行行树木伴着河道和公路逶迤而去,一片片绿地装点在新崛起的现代化建筑之间。如果你漫步结古镇街头,或者走进学校、小区、机关单位或者院落式住宅区的庭院,就会看到青杨、藏杨的挺拔身姿,也会被川西云杉、祁连云杉、祁连圆柏的四季常青所吸引,还会发现丁香、榆叶梅、黄刺玫这些灌木的可爱身影。这些树种都是经过林业专家论证,适宜结古镇地区生长的树种。
 
  玉树广大干部群众和援建者共同投身到绿化新玉树的行列当中,中铁建、中铁工、中电建、中建、北京、中规院的援建纪念林,党员林、国防林、青年林、爱国林、巾帼林为结古镇增添着一片片绿意。
 
  在结古镇,还有这样一片特殊的林地———巴塘公园。整个公园在河两岸分为35个造林地块,分别代表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及台湾省,其中代表青海的区域用2698株云杉栽植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的形状,寓意感恩伟大祖国,怀念地震中亡故的2698名玉树同胞。玉树干部群众用他们珍视的树木来表达感恩之情,寄托对地震遇难同胞的哀思。
 
  玉树州林业局副局长扎西旺加告诉记者,至2014年4月,除现有林地,实际绿化面积253.43公顷,结古镇绿地面积将达到402多公顷,占镇区面积的33.5%。包括义务植树折现部分,整个造林绿化工程的总投资达1.5亿元。
 
  经常有藏族同胞深情地说,来自全国各地的援建者,即是新玉树的建设者,又是生态环境的呵护者
 
  在中铁二十一局援建的玉树公路总段的办公楼四周,记者看到一些树龄在二十年以上的树木环绕在办公楼四周。中铁二十一局项目部经理柴生虎告诉我们,这些树木以前就在这个地方。在原址重建时,因为考虑到是20年以上的树木,生长不容易,中铁二十一局自己组织规划单位、设计单位和使用单位,根据现场情况,重新布局,重新设计,尽管工作量大大增加,但原有树木得以全部保留,这让他们颇感欣慰。
 
  在连接214国道和省道308线的玉树县南过境线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公路经过一片70多亩的林地,建设者修改图纸绕开了这片林地,使最初得设计线路长4.1公里延长到5.18公里,为此增加投资概算3000多万元。
 
  在仲达乡农牧民住房建设中,中国铁建对施工现场地表层熟土进行妥善保存,以保证完工后复垦利用,同时对施工现场的草皮进行异地“假植”,待完工后再行恢复。
 
  在玉树330千伏联网工程施工过程中,投入环保专项资金,限定施工机械必须在基础周边5米范围内作业,采用草垫或彩条布将机械、砂石、塔材等与草地表面隔离,加大环保、水保现场监督力度,确保野生动物和冻土环境不受干扰,为工程沿线生态环保护航,实现了人与自然、工程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
 
  重建中,玉树的援建者始终把“绿色重建”的理念贯穿在建设过程中,使灾后重建与生态保护和修复同步推进。来自祖国各地的援建者建造了一个个崭新的医院、学校、民居,令玉树群众感念;他们在建设过程中对玉树生态环境的悉心呵护也同样温暖着玉树群众的心。
 
  太阳能这样的清洁环保能源走入玉树寻常百姓家,以重建为契机,绿色环保的生活离玉树人越来越近
 
  国内海拔最高的天然气站竣工投产,“光明天路”的玉树330千伏联网工程成功试运行,太阳能、牛粪燃料锅炉为玉树群众供暖,灾后重建使玉树千家万户的能源结构发生了变化,极大地降低了过去以煤炭、柴火为燃料带来的污染,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
 
  来到玉树代格村,远远就望见一座座藏式民居的屋顶上连接成片的太阳能光伏板和太阳能集热器。这个采暖系统能够满足农牧民冬季的采暖需求及全年的热水供应,采暖期室内温度不低于16摄氏度。“这对于缺少化石能源的边远高寒牧区群众转变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同行的科技厅的同志说。
 
  而紧依着代格村就是一座太阳能光伏电站,能满足代格村村民用电等基本能源需求。
 
  援建方中国铁建代格村作业队队长陶小平告诉我们:“青海太阳能资源丰富,靠太阳能取暖既可以降低碳排放,又能为农牧民群众降低燃料费用的指数,是一种在青海值得借鉴和推广的科技模式。”
 
  玉树州青少年活动中心是玉树州康巴艺术中心工程的一个单项工程,其采暖系统采用了牛粪锅炉-太阳能相结合的采暖系统。
 
  中国建筑总公司第八工程局副总工程师王桂玲说,考虑到玉树生态环保的需要,公司从灾后重建初就开始研发太阳能牛粪锅炉。这套集中供暖系统,白天通过利用太阳能资源加热供暖,温度不足部分或者夜间供暖主要依靠燃烧压缩过的牛粪供暖。目前,这套系统运转正常,已向康巴艺术中心建筑群及周边部分居民用户供暖。
 
  实践证明,牛粪锅炉清洁环保、价格低廉、便捷高效、可大规模推广,优势明显。而其环保方面的优势尤为显著———以康巴艺术中心为例,如果燃煤供暖,每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约有660吨,二氧化硫排放量约有2.1吨,而由于采用生物燃料或太阳能,太阳能牛粪锅炉几乎不排放任何污染物。
 
  中国石油援建玉树灾后重建的重点项目,目前国内海拔最高、青藏高原首家天然气站———玉树结古镇LNG接收(气化)站的竣工投产,宣告玉树从此告别传统的用能方式,正逐步迈入清洁环保节能的天然气时代。 
 
  国家的支持、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得玉树330千伏联网工程这样的宏大工程得以实现,使得太阳能、天然气这样的清洁环保能源走入玉树寻常百姓家,以重建为契机,绿色环保的生活离玉树人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