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让酥油花永久绽放

2014-02-12 14:27:51   来源:新华网青海频道   作者:李琳海、林南威


  农历正月十五为藏历上元月。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将迎来一年一度的塔尔寺酥油花展。
 
  记者采访了解到,酥油花美丽绽放的背后是艺僧们的艰辛努力。
 
  绽放
 
  已到吃晚饭时间,华旦还在赶制正月十五在塔尔寺酥油花灯展上展出的作品。
 
  38岁的华旦来自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入寺后从事酥油花制作已近20年。目前,他是塔尔寺下花院的掌尺(负责人)。
 
  地处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鲁沙尔镇的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的诞生地,其中的壁画、堆绣与酥油花被称为塔尔寺“艺术三绝”,目前塔尔寺酥油花制作分上、下两个花院。
 
  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赵宗福介绍说,酥油花制作艺术起源于西藏,兴盛于整个藏区,辉煌于塔尔寺,塔尔寺酥油花制作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塔尔寺寺管会常务副主任罗赞昂秀说,当年宗喀巴大师在西藏开祈愿大法会时,梦见一些飞禽走兽可以用酥油雕塑,便召集僧侣用酥油捏造所梦事物,供奉给祖佛。
 
  “在正月新月最圆的时辰,向释迦牟尼及其他佛像敬献吉祥的酥油花,以示佛教信众对佛陀的敬仰,色彩艳丽的酥油花饱含着僧众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罗赞昂秀说。
 
  据了解,每年举办酥油花展,寺院内的僧人都将吹法号,并演奏花架歌曲,在展出的酥油花花架旁,展出已有200多年历史的塔尔寺堆绣作品。同时,信众也会磕长头、绕经堂、转经筒、礼佛、点灯、献净水。朝圣队伍常常绵延几公里。
 
  艰辛
 
  “几尊伫立在花架上的酥油花塑像、木板上调好的各色酥油、几盆盆中已有冰碴的水,以及几位艺僧就是塔尔寺下花院酥油花制作室的全部。”华旦说,“虽然制作室的环境简陋,但所有酥油花制作艺僧的心中始终有佛祖。”
 
  立春后,青海高原依旧飘着雪花。站在一尊观音菩萨酥油花塑像前,华旦精心地雕琢着佛像脸部的纹理,手还要浸泡在刺骨的冰水中。
 
  “因为酥油花是用酥油制作,融点很低、极易融化,艺僧的工作室内不能生火,而捏制图案时他们的手要长时间浸泡在刺骨的冰水中。”罗赞昂秀说,“在这样的低温环境下长时间工作,艺僧很容易感冒,而且手指关节变形、肩周炎、风湿等职业病也困扰着他们。”
 
  罗赞昂秀说,每年9月,待草原的牧草枯黄,寺院的僧人们就要前往附近的牦牛奶主产区,与当地牧民签订合同,收购大量白色的酥油。
 
  “和传统的可食用的黄色酥油相比,白酥油更有韧劲,更适合酥油花的制作,也更能展现酥油花的线条美。”罗赞昂秀说。
 
  从一开始的扎骨架、制胎、雕塑,到最后的成型、上盘、参展,艺僧们为制作酥油花心甘情愿地辛勤付出。
 
  两年前,15岁的藏族小伙子谢热入寺,已如愿成为塔尔寺上花院的艺僧,在艺僧贤巴尖措的指导下,他仔细临摹简单的酥油花图案。
 
  平日里,由于习惯了在温暖环境下诵经、学画、转经,谢热进入冰冷的酥油花制作室,常常因寒冷而蜷缩着身体。
 
  “在酥油花的制作过程中,我们坚信信仰的力量,这饱含着吉祥的作品是我们艺僧献给宗喀巴大师最好的礼物。”塔尔寺上花院艺僧印巴尖措说。
 
  困境
 
  罗赞昂秀说,酥油花制作,从学习到独自创作需要近10年的时间,而且该技艺多为师徒口口相传,现在从事酥油花制作的僧人越来越少,如何使酥油花制作技艺得到很好的保护与传承是他思索的问题。
 
  “酥油花制作不仅需要有坚定的信仰来支撑,更需要有敏锐的艺术洞察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罗赞昂秀说。
 
  华旦坦言,现在制作酥油花的艺僧每天的补贴不到100元。
 
  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邓福林说,目前,塔尔寺酥油花制作技艺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了更好地保护酥油花制作技艺,2006-2013年,青海省拨款560万元保护酥油花制作技艺。现在,青海省有2名国家级酥油花制作技艺传承人,5名省级传承人。
 
  赵宗福说,在现代化冲击下,传统的文化艺术遗产必然受到影响,酥油花制作流程的变异与艺僧的断层,影响着酥油花技艺的传承。
 
  “作为一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寺院宗教民俗活动,酥油花依然有着深厚的传统积淀与良好的群众基础。”赵宗福说,“希望通过政府层面的帮扶、建立完善的艺僧培养机制、成立酥油花研究机构等方式,使这项植根于高原且凝聚着多民族文化传统的艺术结晶永久绽放。”(新华社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