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为圆桑梓幸福梦

——记巴拉格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斯那定珠

2014-07-31 10:45:51   来源:   


\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改变家乡一贫如洗的面貌,既是我的义务,更是我应尽的责任。因为我的根在巴拉村,是家乡美丽的山水养育了我。”多年来,巴拉格宗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斯那定珠,一直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想尽千方百计的办法,为封闭在雪山峡谷里的父老乡亲们,在悬崖峭壁上辟开了一条通向幸福的“天路”。
 
  走出大山 心系乡亲 
 
  曾世世代代与世隔绝的香格里拉县尼西乡幸福村委会巴拉村民小组,村民生活极度贫困,翻山越岭走4天,才能到达乡政府所在地的公路边,有的村民甚至一辈子都没见过公路和汽车。
 
  “在仅有1米左右宽的羊肠小道上,孩子在前面行走,大人要用绳子系在腰间拉着,几天才能走出峡谷到达公路边。”幼年的经历至今还让巴拉村村民格桑次仁记忆犹新,他所说的羊肠小道其实是1979年修通的人马驿道。
 
  封闭、贫困、落后成了当时巴拉村的真实写照,有条件的人家纷纷迁徙走了,原60多户人家的山村现在仅剩下14户。通公路、让全村人过上好日子成了斯那定珠儿时的梦想。
 
  他13岁走出大山闯荡“江湖”,在做生意的道路上不知跌倒过多少次,但这位拥有大山刚毅坚卓品质的康巴汉子,每次徒步回家,都能听见乡亲们谈起骡马驮物资掉进冈曲河血本无归的事,内心就像弄翻了五味瓶。为实现儿时梦想,他擦去眼上的泪珠,悄然无声地又阔别了家乡。
 
  他在外面闯荡,虽然尝尽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但只要吃上一顿可口的饱饭,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家乡人种一年的庄稼还不够半年吃。他说:“我在昆明一家餐馆点了一盘小炒肉、一碗蕃茄鸡蛋汤和一碗大米饭时,家乡人连青稞面都吃不上的镜头就在脑海里浮现。我边哭边吃饭边发誓:一定要省吃俭用,努力挣钱、积累资金,把乡亲们以为我说的‘疯话’变为现实。”
 
  回归故里 实现梦想
 
  斯那定珠通过20余年的在外打拼,积攒下了一笔“财富”。他说:“我和家人在城市里生活虽然衣食无忧,但一想起深居大山深处的乡亲们依然家徒四壁,就仿佛闻到了家乡泥土的芳香,也就想起了我小时候跟村民讲的通路梦。”
 
  1999年的一天,他在昆明西山龙门游览时,就萌生了回乡发展旅游业的念头。他默默地想,家乡虽然贫穷落后,但却是一片人迹罕至的神圣净土。把家乡原生态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作为旅游项目开发,也许可以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
 
  他毅然回乡并注册了巴拉格宗生态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正准备将家乡打造成有名的旅游景区时,却遭到了别人的冷嘲热讽和乡亲、家人和亲朋的不理解。因为要打造风景旅游区,最大的“拦路虎”就是修建通往巴拉格宗的公路。可这条“食古不化”的雪域高原“藏牦牛”却执着地说:“家乡的大好山水和人文资源,做旅游项目开发,可以让乡亲们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同时又不像发展工业那样破坏环境。”
 
  原村民小组长丹增说:“斯那定珠放着县城的好日子不过,却想从家乡的绝壁上凿出一条能让汽车通过的公路,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觉得他又回来说疯话了。他找来的不少工程队都知难而退,村民也不愿意参与修建,大家都只当旁观者。”
 
  2004年9月,从214国道通往巴拉村的这条历经磨难的盘山公路正式破土动工。在施工期间,尽管他碰了不少“钉子”,屡遭质疑、辱骂和冷眼,但他仍然孤注一掷地日日夜夜坚守在修路现场。艰难的开发“榨干”了他几十年的积蓄后,他又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变卖了在香格里拉县城的店铺、车子、甚至住房。
 
  真是有心人天不负,被人们誉为“傻子”的这条“犟牛”,历经风雨终见彩虹。2008年元旦,他儿时的家乡通车梦终于实现了。在他的艰辛努力下,通电、通电话、通网络等夙愿随之实现。一直隐匿“世外”的巴拉村“世外桃园”生活已成历史,每个村民的脸上都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汽车开到家门口、老人反复开关电灯、中青年不停地给亲朋拔打电话、青少年在网上冲浪……“现在去哪里都不再遥远,坐车约1小时就能到达县城。”该村一位在景区从事导游工作的藏族小伙情不自禁地说:“我现在有两部手机,随时都可上网、聊QQ、玩微信、刷微博,每天都能知道天下发生的事,学到不少东西,接触到许多新鲜事物。”
 
  搬建新村 扶贫济困 
 
  为了彻底改变全村村民“一碗青稞面,青稞面一碗”的生活,斯那定珠又每户出资2至10万元不等,让生活在高海拔山坡上的全村14户村民陆续搬迁到冈曲河畔,形成一个新农村——水庄村。村民原有房屋和土地,又由景区租赁过来,每户每年可得租金2万多元。景区对房屋重新进行修古复古,土地开发成生态农场,供游客观光旅游。
 
  斯那定珠常想,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他在鼓励并扶持乡亲们发展产业的同时,还把道路维护工作按段承包给村民,每户每年都能拿到7000多元钱。特别是景区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工程,他又以高价承包给村民去做。去年,村民小组从景区获得集体收入50多万元,今年达到了80多万元。
 
  村民鲁茸一家6口人,在未搬迁前,每年仅有100多元的收入,过年连年货都卖不起,全家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吃上饱饭。如今,他不但种植一些药材和蔬菜,还开办了一个养鸡场,年出栏约4000只鸡,全部由景区收购,仅养鸡一项毛收入,每年就有将近20万元。
 
  村民扎西次林说:“以前我家7口人,吃的最多只够半年,15岁还没有裤子穿,18岁才穿上麻皮做的鞋子。听说哪家有1000块钱,我们就觉得这是个天文数字。现在我家住上的宽敞漂亮房子,是斯那定珠补助建起来的,微型车和农用车也是他购买给我家的。”
 
  该村村民小组长班建民说:“过去我们村仅有5匹骡子,现在家家户户都有汽车;过去村民通婚都是村里互通,现在外省姑娘嫁进我们村,我们村的姑娘也远嫁到昆明等地了。”
 
  如今,巴拉村不但家家都建起了藏式石头房,而且微型面包车、冰柜、烤箱、洗衣机、电视机、电脑、座机电话和手机等昔日想都想不到的东西全都进入了巴拉村民家中。这些点点滴滴的翻天覆地变化,没有哪一点不凝聚着斯那定珠的儿时梦想。
 
  企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他就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目前已解决160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正如他所言:“要实现中国梦,就要让更多的农村家庭圆幸福梦。明年,景区五星级酒店建成后,我至少还要再吸纳200名农村剩余劳动力。”
 
  斯那定珠不仅是一位带领家乡父老乡亲发家致富的强能人,还是一位乐善好施的慈善人。四川省得荣县子庚乡子实村修建乡村公路缺少资金,他出资6.8万元修路架桥,还出资2.5万元为该村建起了党员活动室。他经常说:“无论我有多富有都不能忘本,不能忘记自己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所以只要是乡邻四舍有什么困难,我都会尽其所能地帮助他们,这也是我做人的本色。”
 
  他除为村民安装并承担座机电话、网络和电视费用,以及村民到景区卫生室看病享受职工待遇外,还慷慨解囊,资助贫困学生和看不起病的家庭等。他说:“资助贫困学生是我的义务,我不求他们回报我,只求他们长大后回报社会,关心和他们同样困难的人。”
 
  在景区初具雏形之后,斯那定珠从2011年起开始与云南文投集团合作,在保护自然遗产的前提下,进一步开发旅游文化资源,逐步实现景区转型升级,走文化和旅游相融合的路子。
 
  “乡亲们收入增加了,一心一意谋发展,社会就会更加和谐稳定。”他对员工们说:“目前,我要做的就是更好地与文投集团合作,齐心协力保护好巴拉格宗的生态环境,继续传承并充分挖掘家乡的迁徙文化、佛塔文化、音乐文化和生态文化内涵,让家乡真正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地方。”对于未来的发展,斯那定珠有着更大的梦想:“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要把巴拉格宗打造成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让其成为更多人心目中和谐美丽的香格里拉,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抗震救灾 彰显大爱
 
  正当斯那定珠对已荣获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品牌的巴拉格宗美好未来进行规划时,“8?28”一场突出其来的地震,把巴拉格宗景区弄得疮痍满目,不但造成电力、交通、通讯全部中断,而且还导致景区员工和50余名游客被困。
 
  刚到昆明出差的斯那定珠闻讯后心急如焚,及时返回,并冒着余震和落石,迅速徒步赶赴景区。当得知所有员工和游客毫发未损后,他才放下心里那块沉重的石头,并立即配合抢险队伍抢修出一条通道,第一时间把游客接送到香格里拉县城。
 
  他正带领员工和家乡群众清理一片狼藉的景区时,“8?31”地震又给景区雪上加霜,道路惨遭重创,救援队伍无法到达被困人员身边。为了早日让400余名被困人员走出困境,他一边安慰大家,一边组织景区员工、施工队员等冒雨抢修公路。余震落石把他们抢修的公路埋了,他就鼓励大家发扬愚公精神,用装载机和挖掘机天天修路不止。
 
  9月5日下午,道路终于抢通,全部被困人员个个激动得热泪盈眶,巴拉村民向他致谢后,还赶制了一面“天灾无情,大爱无疆;大恩大德,永驻民心”的锦旗送给他。
 
  当所有被困人员坐上救援车,踏上回家的路时,大家都被沿途面目全非的惨境惊呆了。可斯那定珠看着自己投资近3亿元修建的公路,被一个个巨石砸烂或大面积塌方掩埋却沉默不语。因为这两次地震,给巴拉格宗景区造成了约3亿元的经济损失。他说:“景区基础设施修复难度虽然非常大,但我担忧的是员工们的就业问题、巴拉村村民的生活出路问题等。”斯那定珠的担忧是有道理的,由于道路损毁后,景区160余名员工将面临失业,而他们大多又来自贫困山区,在家生活极其困难,他们不能没有工作;巴拉村村民祖祖辈辈居住在深山峡谷,这条路是他们唯一的出山路,如果没有这条路,他们的正常生活将受到影响。因此,这条路不仅仅是通往巴拉格宗景区的道路,更是巴拉村村民和景区员工通往幸福生活的希望之路。
 
  斯那定珠这些年的举动,切实赢得了不少人的一致好评和赞誉,他先后获得了“创先争优先进工作者”、“十大民营经济领军人物”和“旅游贡献奖”等诸多荣誉。可他却说:“我的成长离不开自身的努力,也离不开养育我长大的家乡这片热土,更离不开党的教育和改革开放政策。而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州政协委员,回报家乡是我应该担当的责任。下一步,我想做的就是把所有的爱献给家乡、献给巴拉格宗。”斯那定珠就是这样言行一致地践行着党的群众路线,用实际行动谱写一曲雪山恋歌,让家乡父老乡亲与全国人民一道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共圆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