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希望工程 所属分类:政府社会 > 支援西藏

希望工程  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儿童重返校园的活动。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于1989年10月发起。1992年西藏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将那曲县巴尔达学校改建为西藏第一所希望小学,标志着西藏希望工程正式启动。自1992年7月实施以来,西藏希望工程在资助西藏贫困地区失学儿童返校、建设希望小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希望工程的实施为西藏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为西藏失学儿童创造了就学机会,改善了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激发了整个社会对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维护了贫困农牧民子女受教育的权力;把发达地区和城市募集的资金,传递到西藏贫困地区,为农牧民子女创造就学机会,促进了西藏与各兄弟省市、自治区的交流与合作,积累了丰富的社会资源。2000年拉萨市堆龙德庆县姜昆、黄小勇希望小学获全国模范希望小学称号。2002年共青团西藏自治区六届五次全会上决定,西藏再建设26所希望小学。由共青团西藏自治区委员会、西藏自治区文联、西藏电视台共同举办的“2007年共同关注·西藏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在拉萨启动。将进一步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上学,帮助他们实现上大学的梦想。这一工程得到自治区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西藏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共青团西藏自治区委员会、西藏自治区青年联合会、西藏自治区学生联合会和少先队西藏自治区工作委员会于1992年6月联合创办。基金会在全区实施以“救助因贫困而濒临失学的儿童重返校园”为宗旨的希望工程,发起筹资、新建、改扩建希望小学的活动。1992年将那曲县巴尔达学校改建为西藏第一所希望小学;1993年发行了“百万爱心券”;1994年发动了全社会每个公民为失学儿童献爱心活动;1996年开展了农行爱心储蓄;1997年开展了希望工程国内最后一轮劝募行动;利用西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民主改革40周年,国庆50周年等重大活动,先后筹集资金1 000多万元人民币。1995年基金会获全区民族团结先进集体称号;1996年获全国希望工程建设奖;1999年获全国希望工程攻坚奖。1999年,日籍藏胞白玛央金开始与西藏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合作开展希望工程援建工作,在拉萨、那曲、山南、日喀则、阿里5地(市)捐资410万元,共建6所希望小学,还设立了“白玛央金西藏优秀贫困大学生奖学金”,资助西藏大学、西藏藏医学院、西藏大学农牧学院贫困大学生。2002年12月共青
团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和西藏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正式启动西藏希望工程助学行动,设立“希望工程助学行动基金”,为农牧区特困家庭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优秀学生提供助学金。该行动包括配合教育部门实施的“校校通”工程,资助农牧区学校建设希望网校,实现计算机普及教学、远程教育等。“2007年共同关注·西藏希望工程圆梦行动”以来,西藏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共筹集资金280余万元,资助贫困学生上千名,解决了他们的经济困难,圆了寒门学子的大学梦。

  希望学校 全区希望工程2003年已累计接受、吸纳区内外、海外捐款7 800余万元,建设希望小学180余所,2万余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①杏范希望小学。2002年由香港杏范基金会捐资20万元在亚东县康布乡上康布村援建。学校占地面积652.7平方米,有3间教室、1间教研室、2间教师宿舍。学校有教师2人,学生34名,分三个年级进行授课。

  ②贾热希望小学。2002年由北京市团委、北京青基会、希望工程北京捐助中心在堆龙德庆县乃琼镇贾热村贾热完小基础上改建。贾热村是乃琼镇最大的村,有适龄儿童274人,入学率达99%。学校始建于1965年,初为一所民办小学,1994年改建为完全小学。学校占地面积1732平方米,建筑面积628平方米,有4栋砖木结构的平房,包括6间教室、教师宿舍和阅览室等。学校有6个教学班,12名教师。

  ③曲甫希望小学。2002年由北京市团委、北京青基会、希望工程北京捐助中心在曲水县曲甫村曲甫完小基础上改建。曲甫村是一个半农半牧、农牧并举的行政村,自然条件恶劣,冰雹、雪灾等自然灾害频发,是县贫困人口
较为集中的地方。学校占地面积9752.4平方米,建筑面积1 502平方米,共有5排校舍,均为木石结构,其中6间为专业教室,6间为功能教室,还有12间教师宿舍,4间住校生宿舍。学校有专任教师11人,在校生203人,其中住校生63人。

  ④夏角希望小学。1999年由西藏自治区团委在达孜县帮堆乡援建。学校占地面积5 047平方米,有在校学生45名,专任教师2名。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