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庄园遗址 所属分类:文物考古 > 遗址

庄园遗址 庄园,藏语称“谿卡”,出现于10世纪后半期,阿里古格封建割据势力首领拉德为表彰高僧仁钦桑布对佛教在吐蕃复兴中的贡献,把辖区乍布朗附近的谢尔等3处封地,封赐给仁钦桑布,作为供养庄园,成为其私有谿卡,这是谿卡形式产生之始。

  14世纪,帕竹地方政权第一代法王绛曲坚赞推翻萨迦地方政权后,为巩固其统治,在卫藏各地大力推行庄园制度,并将其与地方行政组织宗联系在一起,形成“宗谿”这一新型的地方组织形式。从此,谿卡既成为经济组织,又是基层的政权机构,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一定程度上置于宗的行政管辖之下。

\

朗赛林庄园

\

帕拉庄园

  谿卡的形式在西藏一直延续到1959年民主改革前,成为西藏封建农奴制度的标志之一。西藏著名的庄园有朗赛林庄园、帕拉庄园、甲马赤康庄园、庄孜庄园等,还有许多庄园建筑被毁,仅留有遗址。
 
  庄园建筑 庄园建筑既是贵族住宅,又是全庄园的管理中心。庄园建筑一般建在风景优美、良田广阔的平地上。在等级森严的制度中,其建筑规模一般根据庄园主的权力、官职的大小而不同,但建筑形式、格局大同小异。

  藏式平顶建筑,木石结构,平面呈方形或“凸”字形,大门建有斗拱门檐,门面上有彩绘。门廊内有木梯。庄园建筑一般高二、三层,也有四、五层。底层多做库房,二楼除佣人住房、酿酒和做饭的地方,其余房间是小库房,正厅是会客室或经堂。三楼一般是庄园主的住房和管家的住房,正厅是佛殿。二、三楼的柱梁均有彩绘、雕刻等装饰,图案以莲花为主。

  根据庄园建筑外部装饰,可分出其等级。墙头装白玛草的庄园一般是商人或无官职的领主或是附属某个大庄园或寺院的;墙头有一层白玛草的庄园是受宗政府或大寺院直接领导的,他们可以相互交换附属庄园,买卖农奴和转让土地;墙头有两层白玛草的庄园,可以在庄园内设监狱,有权过问当地的政务,关押反抗的农奴;墙头有三层白玛草的庄园一般均是噶厦政府的庄园,这些庄园有的直接控制一个宗,有的也表示与达赖有交往。

  庄园的建筑布局和设计上明显地反映出封建农奴制时代社会生活的特点,主要有:

  ①庄园主体建筑大都十分豪华。朗赛林、庄孜庄园的主楼都高达五层以上。庄园内有华丽的居室和经堂。朗赛林庄园的南部,还有林卡别墅,是领主夏天居住的地方。

  ②庄园的总平面设计上,往往有完备的防御性工程设施。朗赛林庄园有城墙两道,内、外墙之间为宽5米、深3米左右的壕沟。甲马赤康庄园城堡的墙垣高3丈,宽3尺。城楼上设射箭孔,悬“投石箱”,城外四周还有“陷马坑”,防卫十分严密。

  ③庄园建筑内拥有大量的仓库。仓库内存放粮食、武器、刑具,库房一般设在主楼的底层。

  ④庄园经济自给自足。庄园内一般都建有磨房、纺织机房等工场,供奴隶、农奴们捻毛线、织氆氇、制作家具等生产活动。

  ⑤庄园内奴隶、农奴居住的房屋简陋破烂,狭小阴暗,与领主居室形成鲜明的对比。

  ⑥庄园内亦设有惩罚农奴的牢狱。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前,庄园制度的基本形式依然存在,民主改革后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主要遗址 西藏现存庄园遗址主要有:朗赛林庄园、帕拉庄园、叶谿卡遗址、蕃贡谿卡遗址和格西谿卡遗址等。

  ①叶谿卡遗址。位于昂仁县多白乡,建于15~16世纪前后,曾先后有10多任谿本(庄园主)。三层楼房建筑,上下共有40余间房屋。总平面布局呈正方形,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北墙长10米,东墙长8米,南墙长13米,西墙已拆毁。墙垣内残存10余间房间的框架,每间约为15~20平方米。整个遗址的内、外墙体均分层夯筑而成,每层高70厘米,宽约1米,墙体残高2.5~8米。夯层间用薄石板加以间隔,墙体内侧留有小龛及穿插檩条的痕迹。

  ②蕃贡谿卡遗址。位于错那县卡达乡,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东西长100米,南北宽约60米。原建筑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下部建筑主体为石片叠砌,残高1.5~3米不等;中部建筑石砌墙基;上部建筑石砌墙体残高0.5~4米,厚约1米,有石砌地下信道贯通上、中两部。遗址北垣墙体平面略呈“E”字形,系分层夯筑而成,残高1~2.5米,夯层厚0.6~0.8米,墙厚0.8米。

  ③格西谿卡遗址。建于13世纪后,位于隆子县三安曲林乡。建筑占地面积600平方米,高三层,顶部已塌陷,四面墙体尚存。墙体石砌,残高约10米。东、西、北三面墙体遗有呈三角形的射孔或嘹望孔。楼层、开间及门窗均用木质梁枋建成,每层高3~4米,第3层西南拐角处设有角廊。根据建筑遗存的结构特点,该谿卡建造年代不早于13世纪,其下限可能至15世纪甚至更晚。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