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八思巴字 所属分类:历史 > 元朝时期

八思巴字 元朝国师八思巴遵忽必烈之命创制的一种拼音文字。又称蒙古新字、蒙古字、蒙古国字等。

  蒙古中统元年(1260)忽必烈即位后,为使多民族国家文字统一、政令畅通,显示皇朝的文治繁盛,命八思巴创制蒙古新字,以替代原有的畏兀体蒙古文。

  创建 在蒙古汗国建立之前,蒙古民族由于受生产形态的制约,经济文化比较落后,没有文字。随着蒙古民族的不断强大,蒙古汗国迅速发展,军政事务日益繁多,成吉思汗逐渐感到文字的重要性。于是,他命塔塔统阿教太子诸王以畏兀儿字书国言(即蒙古语),又称蒙古旧字。除了运用畏兀儿字外,蒙古统治者还使用其他文字,如汉字、回回字(即波斯文)、西夏字等。

  忽必烈建立元朝后,任八思巴为国师,命其创制出能“译写一切”的文字,以替代原有的蒙古旧字。元至元六年(1269),八思巴创制完成蒙古新字。因蒙古新字是八思巴所造,故又称八思巴字。此后,忽必烈多次以行政命令将其作为“国字”颁行,规定颁降玺书、宣命札符、省部台院奏目和文册、官府文移、省部台诸印信、铺马札子等均需用八思巴字。十二年设蒙古翰林院,专门管理蒙古新字,并规定随朝当值官员学习八思巴字。同时,还在各地设蒙古字学,遣百官子弟入学。

  特点 八思巴字是拼音文字,有辅音字母和元音字母,每个字母代表一个音节。字母表主要由藏文字母组成,也有一些梵文字母。由于字母形体多呈方形,故又称“方体字”。最初字母为41个,后陆续增加到有各种变体57个。八思巴字的字母有正体和篆体两种,篆体多用于官方印章。

  八思巴字自产生之日起,忽必烈就曾多次以行政命令推行,并在元代强制性使用。八思巴字用来译写蒙古、汉、藏、梵、维吾尔等多种语言,但在今存八思巴字资料中,译写维吾尔、藏语和梵语的较少,译写蒙古语和汉语的较多,其中包括元朝官方文件的诏旨、公文、碑刻、印章、牌符、钱钞、图书和题记等。此外,仍保存的陕西周至重阳万寿宫的圣旨碑、居庸关过街塔东壁的石刻、北大图书馆藏元刊《事林广记》等都是以八思巴字译写蒙、梵、汉语的具体见证,这些资料对元代汉语、藏文和蒙古语的研究均有重要价值。八思巴字在译写各种语言时,一般遵循两条原则:一是按口语语音拼写,如译写蒙古语和汉语;一是按所译语言的书面形式转写,如译写藏语和梵语。

  由于八思巴字是元朝廷为政治需要而创制的文字,缺乏群众基础,其作用仅在译写一切文字,其拼写法是以平衡、折衷多种语言而制订的,对于每一种具体语言并不完全适合,被译写的语言皆有自己通行的文字,故八思巴字最终随着元朝的灭亡而逐渐被废弃。

  意义 八思巴字作为能“译写一切文字”,通用于多种语言的统一的书面形式,留下许多珍贵历史资料。八思巴字在盛行的110余年内,留下了元代官方文件、碑刻、印章、牌符、钱钞以及《萨迦格言》蒙古文译本残页、《蒙古字韵》、《百家姓蒙古文》等文物和文献。在中国历史上,八思巴字是首次统一各民族文字字形的尝试,也是首次用标音符号来书写汉文的尝试,是中国古文字学方面的一大发明创造,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瑰宝。八思巴字虽然没有推广,但用此文字撰写的文稿、法令、碑刻、印章、圣牌等,都为后人研究元代社会、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典章制度、民族关系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