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西藏之行——“纳塘”新事

2013-11-18 09:52:34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崔士鑫 王杰 旦增


  出日喀则市区不一会儿,汽车行驶在中尼公路上远远就能看到公路北侧的纳塘寺。在一座山形很像大象鼻子的山脚平地上(“纳塘”意为“象鼻平坝”),一大片砂土夯筑的残余围墙,显出历史的厚重;进入寺内看到密密麻麻的古旧印经版,散发着古老的文化气息。
 
  寺内的书屋,是去年新建的。纳塘寺最资深的僧人、69岁的阿旺赤列,每天最喜欢到寺庙书屋里转转。在以往的特殊时期,他曾经还俗当过民办教师,所以爱好读书看报。他说自己看人民日报藏文版,不像一般人只是看看上面的新奇事,瞅瞅热闹,更注意看上面与寺庙有关的事情,比如自治区出台的“六建”(建管理机构、建管理职能等)、“九有”(有道路、有水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政策和举措等等,因为这些信息,与纳塘寺的发展息息相关。
 
  1985年,早已从扎仁伦布寺还俗在家的阿旺赤列,被曲美乡政府请来看护纳塘寺。那时候,这座藏传佛教噶当派“教典传承”在后藏发源地的古寺,只剩下残破的围墙。纳塘寺本是藏地三大印经院中最早的一座,藏文佛教经典总集《大藏经》,最初就是在这里收集整理,并刻印了藏区第一部木刻版《大藏经》。但阿旺赤列最初接手纳塘寺时,这些珍贵的刻经版几乎全部流落民间。1987年,十世班禅大师来到纳塘寺,指示一定要把印经版尽可能都找回来,哪怕上面只有一个字,也要回收。此后,阿旺赤列开始挨家挨户地寻找,找到了5000多块。
 
  2002年和2003年,区里的领导两次来到纳塘寺,看到当时存放印经版的地方,只是一个2根柱子的房间,光线很差,便协调有关部门,下拨了近20万元文物保护经费,建起了有8根柱子的“藏经房”,印经版也增加到了8500多块。
 
  “以往有领导关心,纳塘寺才一点一点恢复起来。现在更好了,自治区出台很多好政策,寺庙自己也能想办法发展。”阿旺赤列举例说,以前寺庙贷款很困难,现在把寺庙与一般社会组织同样对待,贷款就容易多了。寺庙也要贷款?看到我们疑惑的神情,陪同的市委宣传部长宗吉介绍:纳塘寺的以寺养寺工作做得非常好,僧人们在诵经之余,开小商店、养奶牛、承包菜地,还种成了1000多棵果树。地方政府对以寺养寺有优惠政策,积极给予扶持,所以效益不错。
 
  由于积累了一定的资金,纳塘寺开始谋划新刻印经版,重振“藏区第一印经院”的名声。从2010年开始,纳塘寺出资,请藏地有名的“雕刻之乡”拉萨尼木县的雕刻师,陆续刻制新的印经版,今年已新刻好《八千颂》(略本的《般若经》)462块、《善缘经》542块,再现了有“活化石”之称的雕刻印刷的古老技艺与风采。阿旺赤列说,经书出售赚钱后,还准备新刻16卷经书的印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