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西藏察隅“杂粮”行销内地 去年盈利60万

2013-10-16 08:48:54   来源:西藏日报   作者:张琪


  说起西藏产水稻,绝大部分外地人都不相信,即使长期生活在区内的人,也有相当一部分不知道,其实,在有着“西藏江南”之称的林芝地区察隅县就出产水稻。总人口2.7万余人、耕地面积2.3万亩、年产粮1.5万吨的察隅县,交通条件和经营环境在整个林芝地区算不上理想,2010年年底,察隅县粮油公司被评为“全国粮食系统先进集体”,令人不禁好奇起来:这样一个少数民族边境县的粮油公司,靠什么“发家”了?
 
  察隅县粮油公司的前身只有两座平房仓库和一幢供应门市部,固定资产不足300万元,承担着少量的政策性订购粮收储、供应销售等业务,工作量少,职工收入不高,思想涣散,工作没有积极性,企业毫无生机。企业发展关键在人,公司班子深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没有一支团结一心、招之能来、来之能战的职工队伍,企业是无法发展的。2003年,公司新一任领导班子上任后,立即把统一思想认识、凝聚人心作为第一要务。班子自身政治学习常抓不懈,领导以身作则,与企业共命运、与职工同甘苦,不摆架子,不搞特殊化,放下身段,俯下身来,倾听职工疾苦和呼声,积极组织职工对公司发展建言献策。为了取得广大职工的信任,公司班子自我规定:办事透明、财务公开。大到设备购置,小到买一把扫帚,真正做到有账公开算、有事与职工商量办,职工心里亮堂了,主人翁责任感牢固树立起来。2006年,公司职工唐四海因病住院,病情严重,公司安排车辆及时护送到外地医院治疗,垫付了十几万元的巨额医药费。之后,唐四海病情恶化,公司又专派2名员工到成都护理,直至其去世。由于领导和职工建立了同志加兄弟般的感情,整个公司像个大家庭,上下关系十分融洽。2008年,为了解决职工多年来的住房需求,企业克服重重困难,修建了16套职工安居房,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
 
  国家开放粮油市场后,大多国有粮油企业都呈现不同程度的亏损。面对改革的严峻形势,公司班子经过广泛市场调研和讨论后认为,单纯依靠粮食收储和销售业务,照搬传统体制下的经营模式办企业只有死路一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公司果断提出了“依托粮食求生存,跳出粮食争发展”的经营思路,工作重心开始向大力发展多种经济实体,实行多业并举转移。为了增加自身“造血”功能,2003年开始,公司争取各方资金,先后投资建设了“成套大米加工生产线”、县综合农贸市场、宾馆、商铺楼等,夯实了企业发展基础。在传统主业上,察隅县粮油公司制定了“主副并进,以副补主”的经营方针,积极参与市场,拓宽营销渠道,大力开展多种经营。2009年,争取到上级财政部门的资金补助后,引进了目前国内先进的“玉米、荞麦等杂粮速食米”新型加工设备,成功生产出了黄金米、纯苦荞麦米、三色米、藏南窖、僜家古曲等察隅特色的“杂粮”礼盒,并把这些特色产品推向了林芝地区八一镇及拉萨的各大超市,甚至走出了区门,销售到成都的一些超市,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2012年,察隅县粮油公司也因此在林芝地区大部分粮食企业因市场竞争困难而造成不同程度亏损的情况下,却仍盈利60万元。
 
  为了保持企业长久的发展活力,公司领导班子又开始在规范管理上下功夫。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察隅县粮油公司全方位进行了管理制度的创新。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和完善了考勤制、一人多岗与一岗多能用工制、民主决策制、集体理财制、绩效与报酬挂钩制等一系列制度。依据这些制度,比较详细地明确了从经理到员工的岗位职责,制定了比较细致的目标考评办法。与此同时,从企业发展需要出发,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财务结算管理、粮食订单管理、粮食收购保管销售管理和资产管理等规范。真正做到了权、责、利相结合相统一,实现了真实意义上的人本管理。几年来,察隅粮油公司管理规范到位,单位内部稳定、社会保障到位,员工收入逐年稳步增加,收入水平不仅比改革前高得多,而且在全县各类企业中居最高。2005年职工人均年收入为1.2万元,2008年职工人均年收入达2.88万元,增加了一倍多, 到2012年,员工年均人收入已突破4万元。企业不仅连续几年被林芝地区粮食局和县委、政府授予“先进单位”,还当之无愧地获得了“全国粮食系统先进集体”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