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读书】走进唐卡艺术的殿堂

2013-07-12 09:13:06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叶星生


\
  作者:叶星生
 
  出版者:中国文联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1月
 
  我与唐卡缘分很深,其中三件事让我刻骨铭心,终生难忘。
 
  1961年,11岁的我为了到父母身边,坐上了一辆拉粮食的军车前往西藏。刚到唐古拉山,车就出了故障,在荒山野岭中,我们为了讨口水喝,走进了山脚下一个黑色的牦牛帐篷。帐篷内炊烟缭绕,极其杂乱而简单。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位老人布满皱纹但很慈祥的脸,以及一幅挂在帐篷正中的彩色图画。画上有三尊神像,正中是一位长着四只手的白色菩萨,左边一位是面相文静、高举着宝剑的黄色菩萨,右边一位是面带怒相、手持法器、背后有火焰的蓝色菩萨,最特别的是在图画四周缝有红、黄、蓝三色的锦缎边。这幅画为这低矮昏暗的空间增添了鲜艳的亮色。后来,老人念着经让我对这幅画鞠躬叩拜,说画中的菩萨可以保佑我们一路顺畅。这是我第一次进藏、第一次看见这种老人称之为“唐卡”的美得神奇的图画。
 
  另一件让我走进西藏民间艺术并改变我命运的事,是我1962年进入当时西藏最高学府——拉萨中学读书的时候,有幸拜学校的美术老师、原十世班禅画师西洛老人为师学习藏画。老人银发银须,目光炯炯,声如洪钟。除听他上课外,我还跟随老师到寺庙看他作画:老人双腿盘坐,一边口念“嗡嘛呢叭咪吽”,一边手拿一支细小的毛笔在布上勾画出细若发丝的线条,染出霞光般的色彩。他用金色画出的佛光排列有序,笔笔到位,从不涂改。后来才知道,老人可以在半颗青稞上画出三尊眉目清晰的神像,这让我敬佩得五体投地。老人拿出他的粉本让我临摹,还在我的画稿上亲笔修改。从此,我心随老人,步步紧跟,渐渐被带入西藏唐卡这个神圣的艺术殿堂。
 
  而让我刻骨铭心的是1992年,我意外地发现并重金收藏到一轴镶着珍珠的清代堆绣唐卡《带翅马头明王》。此唐卡长172厘米,宽120厘米,主尊为带翅的马头明王。明王为三头六臂红色护法忿怒相,头戴五骷髅冠(象征五佛五智),顶为绿色马首(象征观音显现),身披人皮、象皮、虎皮,四手持金刚宝杖、钩绳、喷焰宝剑和嘎巴拉碗等各种法器,二手拥抱极乐佛母,双脚右屈左伸,踩男女魔障于莲花月台之上。唐卡上方为阿弥陀佛及宗喀巴传承祖师,下方为罗睺护法及头骨供器。佛经上讲,此明王具有降服罗刹、鬼怪、天龙八部之一切魔障,清除无明、瘟疫、邪恶之功德。在艺术特色上,此唐卡为传统的堆绣工艺,精选五彩锦缎、马尾丝线,根据明王造型,巧妙地剪裁缝制。臂钏璎珞以1300余颗大小均匀的白色珍珠串连组合而成,其材质与工艺极为独特,为唐卡艺术中罕见的精品。1999年,我毅然决定将我30多年来所收藏的2300件文物捐赠给西藏。当我确认《带翅马头明王》这幅唐卡是格鲁教派拉萨三大寺之一——色拉寺护法殿所丢失10年之久的镇殿之宝时,便下决心将其捐回寺庙。
 
  在西藏从事艺术创作、收藏、研究工作40多年的我,深深感到藏族文化的古老、神秘、博大、精深,亲身体会到唐卡艺术在藏族人民心中的神圣地位和在藏传佛教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于是,我收藏唐卡,研究唐卡,叩拜唐卡,和唐卡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也许又是缘分,我接受了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国粹艺术读本丛书”中的重点图书《唐卡》的编写任务。之所以敢于担此重任,一是我感到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唐卡艺术,不仅属于西藏,而且属于全人类,但目前在国内尚缺乏面向社会大众较为全面、系统介绍唐卡艺术的专著;二是我早就想将自己在西藏40多年的文化积累和对唐卡艺术的收藏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与研究。
 
  当我动起笔来,才明白这本“通俗读物”的“高难度”,才感到“唐卡”二字所涵盖的文化广度和深度。首先要让人知道什么是唐卡,唐卡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这就必然涉及西藏的历史、社会、人文,及与唐卡紧系在一起的藏传佛教;必然涉及唐卡的题材、形式、种类、作用及其艺术风格等一系列内容。原本想将此书写得尽量简明扼要,做些常识性的介绍,但由于涉及上述内容,就得运用大量资料来一环扣一环地展开,为此,全书分了4个部分20个章节来进行介绍。第一章主要综述唐卡的产生、形制、内容、种类、作用、功能及绘制唐卡的工艺程序等基础的知识;第二章主要讲从7世纪佛教传入西藏后,唐卡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历程;第三章主要从唐卡艺术内容上的规范性、形式上的装饰性、图像上的象征性及色彩上的丰富性进行介绍和分析;第四章精选了不同时期、不同材质与风格的10幅唐卡,从内容和特色上来进行解读,以帮助读者提高对唐卡的认识能力和鉴赏水平。
 
  通过以上内容的介绍,勾画出唐卡艺术的整体轮廓,普及唐卡的基础知识,这便是本人写这本书的初衷。但此书的主题太大,所涉及的范围太广,加上接受此任务后,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又不断插入其他工作,而能真正静下心来写作的时间却太少。即便我有在西藏近40年的收藏与调研资料的帮助,但仍写得极为艰辛,只是触及唐卡的皮毛。现在回想起来,这一年多断断续续的写作过程,也如同唐卡发展的过程一样,是在学习借鉴古人、前人、他人成果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来进行表述而已。愿这本图书能带您走进唐卡艺术的殿堂,增加对藏族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本文为《唐卡》一书的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