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惠寺惠僧促和谐

2013-07-11 15:37:45   来源:西藏日报   作者:张黎黎


\
这是日喀则地区江孜县白居寺的僧人正在寺庙书屋内查阅资料。 李洲 旦增 摄  
 
  “我们要坚持真善美的方向,为国家太平、社会安定、人民幸福多做好事和实事,让广大僧尼和信众真正懂得惠在何处、惠从何来。”佛协西藏分会常务理事、那曲丁俄崩寺活佛旦白尼玛口中的“惠”,指的就是西藏加强寺庙管理和创新的新举措。
 
  对色拉寺养老院老僧人格桑罗布来说,这些“惠”如同他午后沐浴到的温暖阳光,“我今年86岁了,终于可以不必再为生病住院的医药费发愁了。”
 
  其实,寺庙在编僧尼医疗保险优惠政策不过是西藏加强和创新寺庙管理工作的诸多新举措之一而已。
 
  这几年里,西藏寺庙和僧尼身边发生了一系列令人可喜的新变化:把寺庙作为基本的社会组织,把广大僧尼当作朋友,帮助寺庙和僧尼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拉近了党和政府同僧尼心与心的距离。交朋友、做家访、办实事、建档案、畅渠道、建机制,“六个一”让驻寺干部把广大僧尼当亲人、当朋友,围绕“管理、服务、教育”三大职能,切切实实为僧人解决实际困难——
 
  驻寺干部事事挂心间,暖了人心
 
  “驻寺干部为僧尼做了许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谈及西藏寺庙管理创新,昌都地区强巴林寺喇嘛罗松江村称赞连连。
 
  2011年,西藏自治区抽调2.1万名干部进驻5451个行政村(居委会),实现了驻村(居委会)工作全覆盖。与此同时,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在西藏寺庙中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六个一”活动,西藏1787座寺庙共派驻干部6575名。寺庙管委会和专职管理特派员把解决寺庙和僧人的实际困难作为工作切入点,以实际行动关心关爱广大僧尼,落实各项惠寺惠僧政策。
 
  南木林县热拉雍仲林寺管委会主任次仁在走访中发现,寺里的僧舍年久失修,特别是67岁的西热平措僧舍的一角,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必须解决好这个问题!如果僧人们连住的地方都不安全,还谈什么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每个僧人中?”
 
  为此,次仁专门与相关部门协调,解决了经费,又亲自买来沙石等材料,把危房重新进行了整修。看着修缮一新的僧舍,西热平措感动地流出了热泪:“次仁主任,你就是我们的亲人啊!”
 
  2011年12月,林芝地区喇嘛岭寺僧人阿旺患了严重感冒,高烧一直不退。阿旺拨通了寺管会电话,寺管会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便给阿旺送来了药品。讲起寺管会为僧人们做的实事好事,曲尼老僧人如数家珍:“寺管会干部不仅帮助我们管理日常事务,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还整治了周边治安环境。有了他们,我们的宗教活动才得以正常开展。真心希望他们长期驻下去。”
 
  驻寺干部就像亲人,不管是僧人生活上的冷暖还是思想上的“疙瘩”,他们都放在了心间。
 
  驻寺工作刚开始,那曲地区巴青县鲁布寺的一些僧人因为对驻寺工作不了解,产生了抵触情绪。土生土长的藏族干部阿梅得知后,主动要求到鲁布寺驻寺。
 
  “这些政策对你们是大好事呀!”阿梅耐心地向僧人们解释驻寺工作新举措带给僧人的利益。
 
  说得再动听、讲得再美好,都比不过实际行动的效果来得更直接。寺庙屋顶漏雨,阿梅带着僧人们修补;寺庙前的沟壑阻碍了老年信众前来转经,阿梅买来材料,与僧众一起架桥……
 
  这些,僧人们看在眼里,也放在了心里。他们说,加强和创新寺庙管理是实实在在为咱们僧人着想啊!
 
  寺庙纳入社会公共服务和管理范围,通水、通路、通电,建书屋、装电视,“九有”让广大僧尼从心坎里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享受到了和谐、稳定、发展的成果——
 
  僧尼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聚了人心
 
  在加强和创新寺庙管理中,自治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实施寺庙“九有”工程,作为加强寺庙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先进文化进寺庙的有力举措,实现西藏寺庙有领袖像、有国旗、有道路、有水、有电、有广播电视、有电影、有报纸、有书屋,着力解决寺庙通路、通电、通水、通信、通广播电视等问题,落实惠寺惠僧政策,确保僧人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使广大僧尼真正共享到西藏改革发展、和谐稳定的成果。
 
  在昌都地区强巴林寺,仅用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建立起了寺庙书屋,安装了电视,全寺僧人参加了医保、社保,寺庙建筑也得到了修缮。僧人洛桑江村由衷感慨,过去寺庙和僧尼一直游离于社会管理之外,有困难也不知道该如何解决。如今寺庙纳入了社会公共服务和管理范围,僧尼有了其他公民的同等待遇。与洛桑江村一同感受到变化和实惠的还有强巴林寺僧人洛嘎:“过去,寺庙和僧人有困难,反映程序繁杂。如今,党和政府将寺庙纳入社会公共服务和管理范围,我们办事有了渠道,解决困难有了门路。”
 
  在拉萨市,为解决拉萨所有寺庙僧尼收听广播、收看电影电视、读书看报难的问题,自2011年起,全市启动了广播电视、电影、报纸、书屋等先进文化进寺庙、全覆盖工程。
 
  截至目前,西藏利用中央专项资金768万元,先后建立起480个寺庙书屋,有效缓解了僧尼“看书难、借书难、用书难”的问题。
 
  记者在甘丹寺新建的寺庙书屋中看到,书架上摆放着文化、卫生保健、科技等方面的书籍,不少僧人正在书架上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僧人尼玛顿珠说:“我喜欢看文学、历史方面的书籍,在这里,我们可以借阅自己喜欢的书籍,再不用为看书难而犯愁了。”
 
  为实施好“九有”工程建设,自治区下拨1亿余元,实现了在寺庙中领袖像、国旗、报纸、文化书屋全覆盖,并使西藏70%以上寺庙实现通路、通讯、通电、通水、通广播电视,切实改善了寺庙基础设施,加强了寺庙公共服务。
 
  目前,西藏寺庙在编僧尼已全部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了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全覆盖。2012年,西藏区地县三级还先后评选表彰和谐模范寺庙1369座(次)、爱国守法先进僧尼53976人(次),发放奖金近9700万元——
 
  医保社保有保障、先进评选有荣誉,稳了人心
 
  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在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报告中指出,要逐步实现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全覆盖,使广大僧尼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为加快建立寺庙僧尼养老、医疗保险制度,《西藏自治区寺庙僧尼参加社会保险暂行办法》于2012年1月1日起在西藏正式施行。
 
  仅2012年一年,西藏自治区就投入1300万元“两险一保”财政补贴资金,确保每一名僧尼都能享受到党的惠寺惠僧政策。截至目前,西藏寺庙在编僧尼已全部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了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全覆盖。
 
  “看病有医疗保险,每个月还能领到120元的养老金,党的政策真是好。”山南地区桑耶寺89岁的僧人白玛土多领到基础养老金后,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以前的医疗保险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僧人的困难,但由于户籍所限,部分僧人无法参加和城镇居民一样的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现在有关寺庙僧尼的社保、医保政策手册发放到广大僧尼的手中,反响十分热烈。感谢党和政府又为寺庙僧尼做了一件大好事,进一步调动了僧尼爱国爱教的积极性。”色拉寺管委会副主任嘎玛群培一席话,代表了西藏广大僧众的心声。
 
  除了医保、社保带给僧尼的保障外,和谐寺庙和爱国守法先进僧尼的评选,带来的则是精神上、政治上的荣誉。
 
  2011年10月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在西藏积极开展和谐模范寺庙暨爱国守法先进僧尼创建评选活动,定期对模范寺庙和先进僧尼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和谐模范寺庙授予光荣证书,向寺内所有爱国守法先进僧尼颁发光荣证书和奖金;对没有被评为和谐模范寺庙的僧尼,按比例评选爱国守法先进僧尼,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
 
  2012年,西藏共涌现出59座自治区级和谐模范寺庙、6774名自治区级爱国守法先进僧尼、58个自治区级先进寺庙管理委员会及200名自治区级优秀驻寺干部,自治区共发放奖金2807.6万元进行表彰。
 
  “党和政府为我们出台了一系列利教、利寺、利僧的政策和举措,使我们僧人感受到了关怀和温暖。作为一名年长的出家人,我要充分发挥在寺庙僧人中的威信与影响,为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多作贡献。”色拉寺83岁的僧人阿旺更顿,看到西藏自治区这么多的惠寺惠僧举措,总想着为国家做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