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画家叶星生:“新唐卡”应是时代精神与民族特色的结合

2013-07-05 08:56:27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王婧姝


\
叶星生正在绘制新唐卡《欢乐颂》。 王婧姝摄
 
  不久前,记者来到中国藏研中心叶星生美术创研院,看到叶星生和若干名民间艺人、美术学院的学生,正在为《欢乐颂》、《陈毅进藏》两幅唐卡的绘制紧张地忙碌着。这两幅唐卡,是西藏自治区 “百幅唐卡工程”分配给叶星生的任务。几年前,记者曾采访过叶星生,也在文章中讲述过他因收藏文物与西藏结缘的故事。其实,在“藏宝”生活以外,画家是叶星生的另一个身份。此次采访中,叶星生讲述了反映西藏社会变迁的新唐卡。
 
  《欢乐颂》体现西藏群众新生活
 
  “这个颜色冷了点”、“那个地方用偏紫罗兰色的蓝色吧,如果太蓝,可以加一点正红……”叶星生一边指导学生,一边亲自在唐卡上描线和绘色。
 
  这是6月中旬记者在中国藏研中心叶星生美术创研院见到的情景。叶星生告诉记者,这幅唐卡叫《欢乐颂》,是“百幅唐卡工程”作品之一。
 
  以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为主题的“百幅唐卡工程”于2012年5月启动。其中,《雪顿节酸奶飘香》、《高原祥云》、《十七条协议》等45幅作品已经通过专家审查验收,而其余55幅作品目前也已基本完成创作,进入了验收阶段,达不到要求的将重新进行调整、修改。
 
  叶星生承担了“百幅唐卡工程”中两幅作品的设计工作。“我们在把握创作选题精神的基础上进行了认真的研讨,反复设计后制定了方案。”叶星生说,“由于《欢乐颂》为‘百幅唐卡’工程中的最后一幅,是选题内容中的高潮,带有一定的综合性,故需要展现西藏各地区、各民族的团结,社会的发展进步。同时,通过不同的人物造型、动态表情来体现藏族人民翻身解放、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
 
  记者所见到的《欢乐颂》,画面上是西藏农牧区及城镇的藏族男女青年围绕大型切玛、德嘎、羊头、青苗等吉祥物旋转起舞、跳锅庄的情景。地面为面粉洒出的八吉祥图纹,下方左边是珞巴族、门巴族及僜人、夏尔巴人等各民族群众及苹果、蜜桃等地域特产;下方右边是拉萨、山南、阿里等各地区民族风情及军民共乐、民族团结的情景,其中还有一个汉族小女孩敬茶给僧人的细节。所有情景都惟妙惟肖,细致入微。
 
  除了反映西藏人民喜悦的精神面貌外,这幅唐卡的背景也反映了西藏的新生活——羊八井地热、拉萨贡嘎机场、藏医院、柳吾大桥、青藏铁路、拉萨电信、西藏大学等。
 
  据叶星生介绍,《欢乐颂》在构图上采用传统唐卡的中心构图法;在形式上以传统矿物颜料及真金白银,在布料上绘制;在技法上,将传统唐卡绘画手法与汉地工笔重彩艺术融为一体;在色彩上,以朝霞般的金黄色为基调,展开丰富的色彩变化与空间渲染。
 
  在另一间画室,唐卡《陈毅进藏》也在绘制中。有意思的是,这幅唐卡是以叶星生27岁时所画的一幅唐卡为基础而修改的,对他来说也颇具纪念意义。
 
  悬挂在人民大会堂的《扎西德勒图》
 
  说到叶星生在西藏画上的成绩,不能不提到他的代表作——壁画《扎西德勒图》,这也是叶星生一直引以为自豪的作品。
 
  据叶星生讲述,为人民大会堂设计绘制《扎西德勒图》等7幅大型壁画,至今已近30年。这30年间,人民大会堂所有的厅堂都作了多次重新装修和改变,唯独西藏厅的壁画保留至今。也就是说,壁画《扎西德勒图》毋庸置疑地成为人民大会堂一道独特而靓丽的风景线。
 
  叶星生回忆:“1979年是西藏改革开放第一年,当时全社会思想解放,人们欢呼雀跃。这一年我创作了西藏传统布画作品《赛牦牛》,在‘建国三十周年全国美展’上获得二等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80年,我被选派到人民大会堂担任西藏厅壁画组组长,承担大型主体壁画《扎西德勒图》的设计任务。”
 
  叶星生说,由于政府同时委托中央美院壁画系梁运清教授也参与设计竞争,这迫使他加倍努力,多次返回西藏体验生活。设计初稿完成后,他又无数次地修改,反复19稿,耗时1年零3个月。最终,叶星生的设计以“熟悉了解西藏,抓住了西藏的精神,展现了民族的文化风情”取胜,担任了《扎西德勒图》主笔。当时,他31岁。
 
  壁画的上墙制作过程漫长而艰辛,藏、汉、回、纳西等各民族美术工作者都参与了制作。叶星生说:“由于壁画满墙,我们用钢管木板搭了三层工作架,如同建筑工人上下折腾。在那个炎热的夏天,我们光着背膀,仍汗如雨下。我常流鼻血,常常汗水混着颜料与血水从三层滴到一层……”
 
  经过3年的努力,《扎西德勒图》终于完成,这幅壁画受到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及专家的高度评价,视为“开启了西藏壁画新的里程碑”,阿沛·阿旺晋美专为此画题写藏文“扎西德勒”。
 
  此后,叶星生又为西藏厅设计创作《纳木情深》、《珠峰叠彩》、《羌塘牧歌》、《林海果园》、《龙潭金秋》、《雅江春早》等6幅表现西藏不同地域自然风光的大型壁画。
 
  唐卡艺术也要与时俱进
 
  叶星生的继父是藏族,所以他6岁就跟着吃酥油糌粑、说藏话。1961年,叶星生随父母来到西藏,被藏族人民所创造的神奇艺术所感染,1962年他进入当时西藏的最高学府“拉萨中学”,并在此有幸拜学校美术教员、原十世班禅画师西洛老人为师,学习传统藏画。从此,他和西藏传统绘画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某次西藏文化论坛上,叶星生向大会提交了《缩写唐卡艺术》、《唐卡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两篇论文,重点介绍了西藏唐卡艺术现状与发展。他认为:唐卡艺术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在学习继承西藏传统唐卡艺术的基础上,创新出一批具有时代精神与民族特色相结合的力作,来为社会主义新西藏和藏族人民新的需求服务,这些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严肃对待的问题。
 
  在唐卡界,有人认为,新唐卡已经不是唐卡,因为唐卡应该是宗教画。但是叶星生不同意这个观点,他认为唐卡应该与时俱进。原因是,历史上的唐卡是始终紧跟政治步伐、为社会服务的。例如沙加唐卡,通过连环画歌颂领袖八思巴;科技唐卡,反映的是天文地理;而以藏医藏药、民风民俗为题材的唐卡等,也都不局限在宗教画上。
 
  而今,“百幅唐卡工程”恰恰是叶星生关于新唐卡想法的体现。“百幅唐卡工程”实施一年以来,西藏民间唐卡画师和学院派画家以最严谨的画风投入“百幅唐卡工程”的创作中,他们认真实践“惟唐、惟新、惟美”的要求,严格遵循传统唐卡的绘画技巧,并在构思写实等方面大胆创新,创作出来的唐卡精品不断。很多唐卡画师都表示,传统画法与现代画法结合运用,是对画师最大的挑战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