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吐蕃王朝 所属分类:历史 > 吐蕃王朝

吐蕃王朝 松赞干布在青藏高原建立的王朝。

  吐蕃王朝自松赞干布至朗达玛赞普共传9代,历时200余年。吐蕃王朝时期,吐蕃社会空前繁荣和昌盛,统治范围最广时包括青藏高原、安西四镇(今新疆天山南麓)及河西陇右(今甘肃省)等地。吐蕃王朝的统治,使青藏高原各部落之间的政治、经济联系逐步加强。吐蕃王室创制和推行藏文,崇信和扶植佛教,促进了共同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特别是吐蕃王朝的军队和部落分散到青藏高原各地,加速了藏民族形成。另一方面,吐蕃的历次扩张,使吐蕃王朝统治的区域中不仅有吐蕃人,而且有汉人、吐谷浑人、于阗人、西羌人等。由于松赞干布及各代赞普主政期间,思想开明,积极吸收周边诸邻,特别是唐朝的优秀文化,使吐蕃日益强大,疆域广阔。9世纪中叶,吐蕃王朝崩溃。

  建立 西藏远古时期是一个多部落的地区。公元前5、6世纪,西藏出现许多小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各小邦之间掠夺性争战增多,经过不断征服和兼并,有些小邦相互结成部落联盟。公元前4世纪,西藏范围内逐渐形成象雄、苏毗、雅砻悉补野三个势力较大的部落联盟。公元前350年,雅砻悉补野部落联盟在不断征服周边诸部落过程中,经济、军事获得极大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雅砻悉补野部落发展到第30代赞普达布年塞时期,经济取得了重大的发展,为其创造了对外扩张势力的物质条件。达布年塞去世后,其子朗日松赞继承王位。朗日松赞实行了强有力的统治,使雅砻悉补野部落的社会经济实力和政治组织进一步增强。600年,朗日松赞率精兵万人,兼并了苏毗部落,完成了统一雅鲁藏布江南北的大业。至此,雅砻悉补野部落成为横跨雅鲁藏布江南北的一个强大政权。由于新组建的部落联盟并不稳固,新、旧贵族之间在政治权力和经济利益上不断发生矛盾。629年,朗日松赞被毒死后,部落出现大分裂。次年,朗日松赞之子松赞干布承袭父业,他依靠大臣帮助,迅速平息叛乱,定都逻些(今拉萨),实行多项富国强兵政策。松赞干布不断对外用兵,先后降服达布、工布、娘布、苏毗等邻近具有实力的部落。645年最后兼并象雄,完成了统一吐蕃全境的大业,首次用政治、军事力量将吐蕃社会过去处于分散和独立状态的各部族联系成一个整体,在青藏高原上建立起强大的奴隶制政权——吐蕃王朝。吐蕃王朝的疆域北起吐谷浑,南至泥婆罗(今尼泊尔)、天竺(今印度),东与唐朝相邻,形成有史以来吐蕃疆域最大的时期。松赞干布是雅砻悉补野部落的最后一代赞普,又是吐蕃王朝的第一代赞普。松赞干布在位期间,积极发展社会生产力,依照唐制确立赞普专制政体,划分辖境,建立军制,设置军政区划组织,健全官制,制定各种刑律,规范文字等。松赞干布迎娶唐太宗养女文成公主,从此促进了唐蕃之间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松赞干布在位时期是西藏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
 
  发展 650年,松赞干布卒,其孙芒松芒赞即位。吐蕃元老重臣噶尔东赞辅佐幼主,从此噶氏家族掌握了吐蕃国家大权。为维护吐蕃王朝利益和噶氏家族的权势地位,噶尔东赞采取了武力扩张的政策,与唐朝对抗。670年吐蕃与唐在大非川(今青海湖南岸)为争夺吐谷浑发生战争(见大非川之役),吐蕃军大获全胜。从此,吐谷浑故地成为吐蕃属地。676年芒松芒赞卒,其子都松芒波杰幼年即位,噶氏家族继续辅政,并仍采取对外武力扩张政策。大非川之役后,吐蕃在东部、西域、中亚,乃至南亚等进行扩张,唐蕃之间进入大规模交战状态,吐蕃不断出兵攻扰唐朝边境诸州。685年,吐蕃与唐为争夺西域连年征战。695年,都松芒波杰趁大论钦陵与唐王孝杰争夺西域之机,与近臣对噶氏家族以谋叛罪予以重遣,从此结束了吐蕃王朝历史上贵族专政的局面。704年,都松芒波杰卒,其幼子赤德祖赞即位。为度过幼主新立的困难局面,吐蕃力求和唐亲好。当时的唐朝正值武则天称帝后期,无力再与吐蕃争战,曾数次派遣使臣入蕃谈判,唐蕃之间的紧张关系趋于和缓。
 
  706年唐蕃盟和,时为双方第一次划界会盟,史称“神龙盟誓”。710年,唐中宗将养女金城公主许嫁吐蕃赞普。734年唐蕃双方在赤岭(今青海湟源县日月山)立碑定界。755年唐朝内部发生“安史之乱”,吐蕃趁机再次大举东进,数年间攻陷唐朝河陇,又先后占领了剑南西部地区。783年唐蕃于清水(今甘肃清水)会盟,重新划定双方边界,大体上将黄河以南从六盘山、陇山,沿岷江、大渡河,南抵磨些诸蛮(今云南丽江)划线,以东属唐朝,以西归吐蕃。这条边界的划分,表明唐朝被迫放弃对西域的控制,并正式承认吐蕃在河陇地区的统治。吐蕃王朝在征服诸多羌人部落后,进一步扩大自己的版图和势力范围,他们对外采取全方位的扩张政策,其武力主要伸向西域、青海一带。吐蕃王朝经过不断的战争扩张,势力大增,其版图获得空前扩展,尤其到赤松德赞时期,其版图由吐蕃初期大体相当于今西藏高原的自然范围,扩大到东与唐朝相接,北接回纥,西连大食,南并南诏的范围。吐蕃王朝东部疆域包括了今青海的全部、甘肃大部、陕西西部、川西高原及滇西北高原等辽阔地区。这一时期的吐蕃王朝成为统治疆域辽阔,势力空前强盛的高原王朝,在中亚诸国中,占有突出重要的政治地位。吐蕃在对外扩张中,将青藏高原辽阔地区的众多部落和部族首次在政治上、军事上联结成为一个整体,从而为藏族的形成,奠定了地域和文化基础。755年赤松德赞即位后,吐蕃王朝对外大规模武力扩张,对内积极发展生产,加强对王朝内部和属部的管理,确立了佛教在藏族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使吐蕃王朝臻于全盛。

  衰亡 吐蕃王朝在长期的对外战争中,消耗了大量的有生力量,统治集团内部在内外政策上矛盾和纷争加剧。清水会盟后,唐朝采取北和回纥,南通南诏,西结大食、天竺,以孤立和包围吐蕃的政策,吐蕃实力逐渐削弱。9世纪中期,吐蕃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更加激烈。继赤松德赞后,牟尼赞普、赤德松赞和赤祖德赞仍推崇佛教,压抑苯教,导致吐蕃内部日趋激化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838年,赤祖德赞被反对佛教的大臣谋杀,朗达玛继任赞普。朗达玛即位后,开展了吐蕃史上大规模的禁佛和灭佛运动。842年,佛教徒刺杀朗达玛。次年,吐蕃王朝内部相互争夺王位,导致王室分裂,吐蕃分崩离析。在吐蕃本土,逐渐形成许多互不统属的割据势力,唐朝趁机加大收复河西陇右地方。848年,沙州人张议潮聚众起义,同年吐蕃驻守河、渭等州将领投唐,861年,张议潮收复河西重镇凉州。至此,曾被吐蕃长期占据的甘、青、川、滇部分地区重新归顺唐朝。9世纪后半叶,吐蕃发生席卷全境的平民、奴隶大暴动。877年,吐蕃反叛势力彻底瓦解了吐蕃奴隶制社会的基础,吐蕃王朝被推翻,吐蕃奴隶制度彻底灭亡。

  唐蕃关系 唐朝与吐蕃交往的200余年中,双方有过两次联姻、多次交战和多次会盟。

  ①联姻。以联姻方式促进吐蕃与唐朝关系的发展始于松赞干布。从唐贞观八年(634)到十五年(641),松赞干布前后五次遣使入唐请婚。641年,松赞干布迎娶唐太宗李世民宗室女文成公主,奠定了吐蕃和唐朝200余年频繁往来的甥舅关系。649年,唐朝授予松赞干布驸马都尉和西海郡王名号。此外,松赞干布又向唐朝请蚕种及造酒、碾磨、纸墨工匠,遣贵族子弟入唐学习诗书,聘汉族文人代典表疏。此举促进了唐蕃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藏汉两族人民友好关系的发展。707年,赤德祖赞即位后,多次派遣官员到长安请婚联姻。710年,金城公主携大量锦缎、多种工技书籍及随行工匠、杂技、音乐等专业人员入蕃与赤德祖赞联姻,这是继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联姻后,汉藏友好史上的又一重大事件。这次联姻进一步加强了唐朝与吐蕃在政治上的紧密关系,对于稳定吐蕃政局,发展吐蕃经济文化起到积极作用。

  ②会盟。706年唐蕃双方第一次划界会盟,因会盟在唐神龙二年,史称“神龙盟誓”。783年唐蕃于清水会盟,重新划定双方边界,史称“清水会盟”。821年衰落中的土蕃王朝为巩固王室的集权统治,急欲与唐朝建立新的友好关系,赤祖德赞三次派员到长安请求会盟,唐穆宗命宰相等官员与吐蕃会盟官员在长安举行隆重的会盟仪式。次年,唐朝派刘元鼎等人到吐蕃寻盟,与吐蕃僧相钵阐布勃阑伽•贝吉云丹和大相尚绮心儿等人结盟于拉萨东郊。时为唐长庆元年(821)和二年(822),史称“长庆会盟”。会盟双方重申了历史上“和同为一家”的甥舅亲谊,商议今后“社稷如一”。记载这次会盟内容的石刻“唐蕃会盟碑”共有三块,其中一块立于拉萨大昭寺前。

  经济文化 吐蕃王朝时期,吐蕃社会、经济、文化得到很快的发展。

  ①经济。吐蕃王朝以农业为经济基础,吐蕃设有专职管理各地农牧业的机构。吐蕃时期,农业生产工具得到改进,修渠引水、灌溉农业有了显著发展。农作物有小麦、青稞、荞麦等。畜牧业发展较早,牲畜种类较多。畜牧技术有很大进步,牧业成为重要经济来源。在与唐朝交战中,吐蕃以其战马精良、数量多而著称。手工业有专门的冶铁行业,制造各种精巧刀剑等武器和各种生产用品。此外,吐蕃皮革业也很发达。随着与周边国家,尤其是与唐朝的往来,吐蕃的各种工艺技术都得到长足发展。商业交换在吐蕃民间相当普遍,商业活动的频繁形成了一些重要商业聚集地。度量衡也趋于定制。吐蕃东部地域与唐的经济联系,最突出的体现在双方之间茶马互市的兴起,吐蕃以马匹与唐换取茶叶。同时,吐蕃的畜产品皮革、牦牛尾以及肉、酥油、乳等也与其他民族交换,互通有无。

  ②文化艺术。自松赞干布时期规范文字后,赤松德赞、赤祖德赞分别于814年、826年对藏文进行了两次改革,使其更加规范化。藏文的广泛运用,使藏族的历史得以记录。流传至今的《法王松赞干布遗训》、《五部遗教》、《广史》等一些藏文历史名著都是吐蕃时期的原始史料。吐蕃时期的文学创作已经具有多种体裁,有故事传说,如《玛桑故事》、《麻雀故事》等,也有赞普与大臣之间的会盟唱词,还有诗歌作品、谚语格言及传说等。吐蕃的雕刻、绘画艺术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石雕代表作多为吐蕃时的各种碑铭,碑身除有文字外,还刻有图案。许多木建筑上均雕刻有人物、飞禽走兽以及几何图形等。随着佛教的发展,壁画艺术日益繁荣,绘画内容除现实社会生活和历史题材外,主要是以佛像、佛经故事为线索的宗教绘画。寺院建筑除具有本民族风格外,也吸收唐、天竺等寺院建筑的形式。

  ③科技。吐蕃在已有的历法基础上,积极吸取汉地历法知识,结合本民族特点创造藏历。7、8世纪,随着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的入藏,吐蕃开始传入内地医学论著,促进了藏医药的发展。赤祖德赞时,吐蕃社会出现了九大藏医学家。代表吐蕃乃至藏医药最高水平的著作《医方四续》,融合了汉藏医学的历史成果。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