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藏式佛塔 所属分类:宗教 > 术语

藏式佛塔 西藏供奉和收藏佛舍利(佛骨)、佛像、佛经、僧人遗体的建筑。佛塔,梵文音译“窣堵波”,源于天竺(今印度),原意为“坟”或“宗庙”。释迦牟尼圆寂后,其弟子筑坟分藏其舍利,以为纪念,佛塔遂成为佛教建筑的一种形式。佛教徒以造塔作为一种修德积福的途径,无论僧俗均热衷于建造佛塔。西藏有无数佛塔,其大小不等、样式各异,无论从形式、内在含义、功能利益等方面都带有地方特色,因此称其为藏式佛塔。

  由来 据《西藏王臣记》载:约4世纪吐蕃王朝第二十七代赞普拉托托日年赞时,西藏获得来自于印度的一尊金佛塔和一尊泥塑佛塔,这是在藏区首次出现的佛塔,当时还没有藏族人自己建造的佛塔。7世纪中叶佛教正式传入西藏后,松赞干布迎请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汉地等大量学僧,翻译佛经,兴建佛寺。据《汉藏史集》载,当时共创建佛寺108座,但有具体记载的仅有18座。由于佛教建筑物的大量出现,随之佛塔也在西藏诞生。松赞干布在昌珠寺内建造了一座五佛塔,这是史料记载的第一座藏式佛塔。8世纪赤松德赞时代,开始大规模建造佛塔,创建了西藏第一座规模宏大的正规佛教寺院——桑耶寺,同时也建造了许多佛塔。据《桑耶寺简志》载:在桑耶寺西约15华里的松嘎尔乡附近,寂护主持建造了松嘎石塔,共5座。建造松嘎石塔是佛教与苯教之间进行斗争的产物。佛塔在西藏发展或演变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藏式佛塔是经过几个世纪逐渐完成的。14世纪,布敦大师在潜心研究大藏经《甘珠尔》部的基础上,根据经中有关佛塔的论述,对西藏佛塔样式或形制作了严格、具体的规定。从此,兴建佛塔不仅在理论上有了依据,而且在具体实施上也有了统一的规定或模式,这对藏式佛塔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后来,第巴·桑结嘉措在布敦大师的基础上,对佛塔的理论和具体形式重新做了修改和补充,藏式佛塔从理论到技术都已经成熟和完善。

  种类 藏式佛塔种类很多:①按塔形式分,有“意”、“身”、“语”三种塔。“意之塔”代表最基本的精神实质以及佛陀所持有的空寂明净,“身之塔”代表佛陀、菩萨或大喇嘛(活佛)的化身,“语之塔”则代表一切有文字的东西,这些东西是佛陀的训教或经文。“意”、“身”、“语”三种佛塔在深层意义上与藏密的“身、语、意”三密基本一致。②在理论上划分,藏式佛塔有8种类型,即积莲塔、菩提塔、吉祥塔、神变塔、神降塔、合离塔、尊胜塔和涅槃塔。积莲塔是按照迦毗罗卫(印度地名)的窣堵波建造的,菩提塔是按照玛格达(印度地名)的窣堵波建造的,吉祥塔是按照佛陀第一次讲经并转动法轮的地方鹿野苑的一座窣堵波建造的,神变塔是按照斯拉瓦斯蒂(印度地名)的窣堵波建造的,神降塔是按照桑卡斯亚(印度地名)的一座窣堵波建造的,合离塔是按照拉杰格里(印度地名)的一座窣堵波建造的,尊胜塔是按照吠舍离(印度地名)的窣堵波建造的,涅槃塔是按照拘尸那迦(印度地名)的窣堵波建造的。上述8种不同类型的塔代表着佛陀一生中的8个不同阶段或成就,或者说代表佛陀的8种不同的精神意境,如拉萨布达拉宫内的8座银质佛塔,就是具体体现上述8种类型塔的群塔。③从塔的建筑材料上分,有泥塔、石雕塔、土塔、木塔、砖瓦塔、玉塔、铜塔、银塔、金塔等多种形式。④从塔的数量组合上分,有独塔和群塔。独塔有大有小,大的高数十米,如江孜白居塔,内设经堂、转经回廊,实际上是一座寺塔,即寺庙与佛塔一体;小的一般5~10米,在西藏各地都有。群塔有大小相同、排列成一字形的8座塔,称八如来塔。群塔还有108座,甚至更多的,如帕崩喀群塔和乃东县境内的曲丁加泽杰排塔等。⑤从塔的性质来分,则可分为四种:佛塔、殊胜塔、肉身灵塔和舍利骨灰塔。

  著名的藏式佛塔 藏族地区是当今世界上拥有佛塔最多的佛教圣地。塔群是藏式佛塔发展的最高形式,在拉萨的帕崩喀、山南地区乃东县境内均有塔群建筑。著名的藏式佛塔主要有:桑耶寺白、红、黑、绿四塔,白居塔,昂仁日吾其金塔等。

  桑耶寺塔 位于山南地区扎囊县桑耶寺内。该寺主要有4座著名的佛塔,分别在乌孜大殿四角成直线的地方,塔与殿角相距数十米。4座佛塔高大雄伟,形制各异,分别为白、红、黑、绿4种不同的颜色。①白塔。建于桑耶寺大殿东南角,形制与北京北海公园里的白塔略为相似,皆用石块、石板砌成,因塔体为白色,故名“白塔”。据《贤者喜宴》载,白塔即大菩提塔,此塔以狮装饰。在塔基的围墙上有108座小塔。塔身方形,腰部以上逐层收分如阶梯,上有覆钵形塔腹,覆钵扁而宽大,设有龛门,宝刹上置17环相轮而不分级。②红塔。建于大殿西南角,造型极为特殊,塔身用砖石砌成,形方而实圆,状如覆钟,腰部以上呈环状纹,上部为覆钵形塔腹,宝刹之上置两段相轮,上为七环,下为九环,塔身为土红色,并泛有光泽,故名“红塔”。据《贤者喜宴》载,红塔系长寿菩萨之风格,以莲花装饰。③黑塔。位于大殿西北角,塔形特殊,塔身如三叠覆锅,刹(托)盘上托宝剑,第二级相轮七环,上即瓶盖和宝珠。塔身为条砖砌成,全为黑色,故名“黑塔”。据《贤者喜宴》载,黑塔以如来佛之遗骨为饰物,其形制系独觉佛风格。④绿塔。位于大殿东北角,平面呈四方多角形,塔基甚高,沿数级台阶而达第一层,四面各有龛室3间,内有塑像,每面都有明梯通往二层。二层每面只有龛室一间,亦各有塑像。第三层为覆钵形塔身,上置相轮宝刹,刹身很高,相轮分为三级。第一级自方形托盘上置相轮九环,中间一段为第二级,有相轮七环,第三级有相轮五环。伞盖上承托宝瓶和宝珠。该塔由绿色琉璃砖砌成,砖为粗砂烧制而成,质地坚硬,釉色苍郁而富光泽,故名“绿塔”。该塔极其精美,据《贤者喜宴》载,绿塔以十六门为饰物,系法轮如来风格。桑耶寺建造红、绿、黑、白四塔用以镇服一切凶神邪魔,防止天灾人祸。四座佛塔形制奇特,风格古雅,代表藏式佛塔的最初形制,是西藏地区能够反映昔日佛塔特色的稀有文物古迹。

   江孜白居塔 位于日喀则地区江孜县江孜镇白居寺内,民间又称之为“白科曲登”,是一座著名的单座佛塔。该塔是白居寺中最为雄伟、华美的一座建筑物,素有“十万佛塔”之称,白居寺也因该塔而闻名。由宗喀巴大弟子克主杰、达玛仁钦主持,江孜法王热丹贡桑帕兴建。明宣德元年(1426)始修,整个工程历时10余年,耗用银两数十万。佛塔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高32米,共9层,层层联结而上,逐渐收拢。白居塔造型奇特,木石土结构。塔身呈八角形,为红、白两色,配以铜壳罩顶。塔基似阶梯依次向上垒筑。塔内设大门12道,小门96道,共为108道,与佛教吉祥数一致。塔内有大小完全相等的佛殿、神龛、经堂77间,其内都藏有各类佛像,供信徒朝拜。塔瓶为圆柱形,直径20米,内设佛殿4间。白居塔五层以下为四方八角形,六层以上呈圆形,顶端为铜铸圆锥体。塔上有四面入门,门上饰有飞龙、跑狮、走象之浮雕,技术娴熟、形象逼真。白居塔是在藏民族特色上,融合了印度、尼泊尔风格的佛塔。塔内保存着各类雕塑192个,壁画9800余幅。雕塑和壁画中的神佛像共10万余尊。白居塔一般被称为吉祥多门塔,塔顶十三天比较粗壮,与后期纤细的风格不同,塔的东西、南北方向建筑外轮廓线与座宽基本上相等,构成全等边三角形,这种构图原理的运用使得建筑物具有很好的比例,并给人以强烈的印象。从整体上看,白居塔由塔座、塔瓶、塔顶三部分组成,塔座是四面八角,有五层,线条明快,式样别致,庄严稳重。五层塔座以上是圆形塔瓶,有8门代表菩萨的四双慧眼,标志着佛法无边。塔顶十三天则代表了修成正果的十三个阶段。白居塔是一座融八塔特色于一身的巨大佛塔,为藏式佛塔建筑中独一无二的珍品。

  昂仁日吾其金塔 位于日喀则昂仁县境内,建于14~15世纪,据说是布敦·仁钦朱设计,上千名能工巧匠历经10年建成。由于该塔的塔顶十三天相轮系用铜整体铸成,上承黄铜金日轮及平面圆形伞盖的镀金塔顶,故称日吾其金塔。石、木、土和铜结构。塔高35米,塔座有80个门和80个佛堂,塔颈与须弥山座相同,每层须弥座均另开有一个专供登塔的阶门,加上塔身四方四门,共108门。各佛堂除塑有佛像外,还绘有壁画。壁画中的人物多裸体,全部赤足,下体只系一根飘带,或着紧身短裤及宽裙,腰系束带,有脚钏、臂钏、耳环和珠宝,与印度、尼泊尔和孟加拉的壁画风格相近。日吾其金塔顶部高13米,十三阶上有黄铜铸成的小佛像9000尊。伞盖直径7.8米,上承5米高的由黄铜做成的日轮和莲座。塔二、三、四、六层正门上绘有巨大的佛眼,构成“眼光门”。金顶部分的佛像在“文革”期间被毁,现已修复。日吾其金塔是一座塔、殿结合的奇特建筑,是佛塔建筑史上的奇观,1996年被列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塔群 塔群大都是在藏传佛教后弘期至格鲁派兴起而建造的,西藏乃东县、琼结县、萨迦县、拉萨及阿里地区等地建造的塔群最多。藏式佛塔中规模最大的佛塔群,一般按照经文的要求修造的由108座相对独立、大小一样,而样式各异的佛塔排列而成,其形制基本上属于八类佛塔的范畴。塔群必须排成一行,不可杂乱无次序,至少由108座佛塔构成。塔群在原材料采用上因地制宜,既有土坯或砖坯建成的,也有土石或石块建成的。西藏著名的塔群有帕崩喀塔群、曲丁加泽杰塔群。西藏的塔群多已毁坏,曲丁加泽杰排塔是当今保存最好的一处塔群,塔身尚存119座。
 
   功能 在藏族地区建造佛塔被认为是对佛教虔诚至极的作法,建筑者和资助者均会因此而积功德,在此精神的推动下,从古至今的藏族信徒始终热衷于建造佛塔。西藏建造佛塔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就佛塔本身而言,则具有双重性:第一,佛塔是佛教的一种象征性宝物,供信徒顶礼崇拜;第二,佛塔又是一种具有威慑力量、能够压制一切邪恶或异己力量的神圣之物,可供人们祈祷求助。藏式佛塔盛放圣贤的舍利、活佛骨灰或遗体以及经书、圣物等,具有有别于其他建筑的神圣性质。因此,围绕藏式佛塔转经所获得的精神利益是无法估量的。出于这种目的,藏族地区的广大信徒常环绕佛塔转经,甚至有众多信徒专门环绕佛塔或在佛塔正面磕十万个长头。藏传佛教信徒笃信佛塔能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帮助。从理论上讲,藏传佛教将转经视为纯洁信徒自身的最为有效的途径。从宗教信仰的角度讲,大量藏式佛塔的建造满足了广大信徒的宗教心理。绝大多数藏式佛塔是开放性的,一般建在交通便利的地段,而且一年四季、不分昼夜地对外开放,信教群众可随时朝拜。藏区的许多农村也都建有佛塔,在家的信徒可随时就近向佛塔跪拜,进行宗教活动。藏族信徒普遍信仰或崇拜藏式佛塔是藏传佛教走向世俗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藏式佛塔是藏族信徒的一种崇拜对象,是一种别具风格的藏传佛教建筑艺术,也是藏传佛教的一种象征物,有些藏式佛塔也具有祈求消除战争、疫病的功用。因此,藏式佛塔具有多功能的性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