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译师 所属分类:宗教 > 术语

译师 对从事佛经翻译的高僧的尊称。译师,藏语称“洛钦”,系“译师”之意,又称译经家。由于藏传佛教经历了前弘期和后弘期两个发展阶段,故有前弘期译师和后弘期译师。①前弘期译师。7世纪松赞干布主持译经,藏文创始人吞弥·桑布扎成为西藏第一个翻译佛经的译师。779年在吐蕃赞普赤松德赞的支持下,藏族的7名贵族弟子剃度于桑耶寺,并先后从内地和印度迎请汉僧摩诃衍、梵僧莲花戒等入蕃传法,设置译场,组织蕃僧玛·仁钦却、噶哇贝则、焦·鲁坚赞等从事译经,这是藏传佛教史上出现的第二代译师。824年藏族译师译成的藏文经典均收录在《钦浦目录》、《旁塘目录》、《登迦目录》等,其中《登迦目录》收有译出的经论700余种。在赤松德赞时期,翻译佛教三大藏译经典的前、中、后三个时期的大译师中,有9个代表人物,系西藏著名的九大译师。九大译师指参加桑耶寺译经场翻译佛经的大译师的代表人物,各种史料对九大译师记载各不相同,按《西藏王统世系明鉴》等书记载,九大译师有:前期三译师为白若杂纳、丹玛则芒、迦湿弥罗·阿难陀;中期三译师为涅·般若鸠摩罗、款·鲁益旺波、玛·仁钦却;晚期三译师为噶哇贝则、焦·鲁坚赞、向·意希德。②后弘期译师。藏传佛教后弘期出现众多著名大译师。10世纪后期,古格王室资助一批学子赴克什米尔、印度等地学习佛法。996年在托林寺组织译场,仁钦桑布在该寺主持翻译佛经。在显宗方面,翻译的著作有17部经和33部论;在密宗方面,译过108部怛特罗等,并根据新梵本佛经校正改订了前弘期的旧译本。新译和改订的佛经在藏族宗教史上享有很高的荣誉,这些经典对以后藏传佛教的各教派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此后,各教派涌现出颇有成就的著名译师,如俄·雷必西饶、桑喀、琼波、巴曹、绒哇噶、玛尔巴等。这一时期,在印度婆罗王朝盛行的密宗无上瑜伽部的经典和法门被大量传译,以密宗传承为主要形式的各种藏传佛教教派也逐渐形成。200多年中,印度许多显密兼通的高僧到西藏传法译经,西藏也有大量僧人前往印度、尼泊尔学法,成为著名的译师,双方有名可考的译师达300余人。大量密宗无上瑜伽部的经、论、疏释以及中观、因明、声明、医药、历算、工巧等论著被译成藏文,大多数译籍后来都收入《甘珠尔》和《丹珠尔》中,对藏族文化,特别是藏传佛教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