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浪卡子县 所属分类:区划地名 > 山南市

浪卡子县 山南地区辖县。位于山南地区西部,是该地区海拔最高的县,也是自治区的边境县之一。南邻不丹王国、洛扎县,西接日喀则地区康马县、江孜县、仁布县,北连贡嘎县、扎囊县和拉萨市的曲水县、尼木县,东界措美县。浪卡子,系藏语“白鼻尖”之意,因原宗址建在酷似人鼻子的“穷曲”山上而得名。吐蕃时期,属约如管辖。14世纪中期,帕竹地方政权在此建立浪卡子宗。1954年,噶厦在此分设浪卡子、白地两宗,归山南基巧管辖。1960年,浪卡子宗和白地宗合并设浪卡子县,归江孜专区管辖。1964年达隆县并人浪卡子,划归山南专区。1970年,浪卡子县归山南地区管辖。总面积8500平方千米。县政府驻地浪卡子镇。辖2个镇、8个乡。总人口约3.26万,藏族人口占总人口99%以上,另有汉、门巴等民族。
 
  自然地理 地处藏南山原湖盆宽谷区,四周高山环绕,中间为低洼湖泊,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主要山峰有宁金岗桑峰、曲布曲姆峰、达冈日峰、姜桑拉姆峰、解岗速松峰、雪尖顷日峰等,海拔均为6000余米,其中解岗速松峰上部有66.8平方千米的现代冰川。主要河流为雨水、雪水、冰川等水源混合形成的水系,常年河流有21条,其中卡洞加曲河最长。主要湖泊有普莫雍错、羊卓雍错、巴纠错、空姆错、沉错等,其中普莫雍错海拔5009米,是藏南内陆海拔最高的咸水湖。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型气候区,冬春寒冷多大风,夏秋温凉多雨,干湿季分明,太阳辐射强。年均气温2.5℃,年均日照2929.7小时,年降水376.4毫米,集中在6~9月,年均蒸发量2010毫米,无霜期60天。自然灾害主要有风灾、干旱、虫灾、冰雹、洪水、雪灾、霜灾等,其中以风灾、雪灾、霜灾最为严重。矿产主要以砂金为主。野生动物有豹、野驴、黑颈鹤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以及水獭、猞猁、盘羊、灰鹤等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羊卓雍错还有高原特有的无鳞鱼和裂腹鱼,素有“西藏鱼库”之称。药用植物主要有高山贝母、麻黄、虫草、大黄、雪莲花、一枝蒿、黄连、龙胆、三颗针、蒲公英等。
 
  经济 山南地区牧业大县。200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8096万元,其中第一产业3182万元,第二产业1496万元,第三产业3418万元。①农牧业。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518万元,其中农业2313万元,林业28万元,牧业3163万元。农作物主要以粮食作物为主,兼种经济作物。粮食作物主要有春青稞、冬青稞、小麦,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元根、萝卜、蔬菜等。农作物播种面积2495公顷,其中粮食作物2059公顷,油料147公顷。粮食总产量0.77万吨,油菜籽0.04万吨。全县拥有草场面积45余万公顷,主要牲畜有牦牛、犏牛、马、绵羊、猪等。年末牲畜存栏41.22万头(只),肉类总产量1755.76吨,奶类产量8248.80吨,羊毛产量312.80吨。②工业。以民族手工业为主,羊卓干肉、地毯加工、卡垫编织等传统手工业享誉全区,工业总产值78万元。全县有民族手工业企业4家。1993年乡镇企业开始发展,建立县淘金队、白地乡扶贫建筑队等,乡镇企业总收入783万元。全县建有小型水电站3座。③交通通信。全县通车里程785千米,其中县至各乡公路350千米为四级沙石路面,其余为乡村道路。县境内还有100千米的拉亚公路和170千米的西环路。全县总装机容量512门,电话安装总数384部,每百人拥有电话1.15部。
 
  科教文体卫 全县科技以农牧业技术为主,2000年全县设有农技推广站,共有专业技术人员4人,各乡农民技术人员42人。1959年前,县内有6所私塾。全县共有中学1所,小学18所,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共有教职工269人。全县各乡、村共有小型文化室23个。有中波站2座,电视转播台18座,太阳能单收站18座,调频广播站19座,电影管理站1处,乡级放映队10支。2000年,广播覆盖率54%,电视普及率47%。县内有电视台、影剧院等文化设施。达隆寺、桑顶寺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每年8月,浪卡子县举行望果节和达隆物资交流会,在此期间举行各类体育比赛。民族体育活动主要有赛马、拔河、赛跑、射箭、登山、赛牦牛等。全县已有县人民医院、县卫生防疫站、县妇幼保健站及10个乡卫生所(院)及医务室。卫生系统人员6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62人。全县参加合作医疗的农牧民达到2.92万人,占总人口的94.22%
 
  民俗旅游 县内著名旅游景点有羊卓雍错、桑顶寺等,桑顶寺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外,达隆寺、达隆祭坛遗址均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羊卓雍错是藏南内陆第一大咸水湖,也是西藏高原上的三大“圣湖”之一。另外还有宁金岗桑峰、姜桑拉姆峰和解岗速松峰三座峰,均是旅游、攀登、探险的胜地。浪卡子县风干肉在旧时为达赖喇嘛专用,奶渣深受羊卓一带藏族群众喜爱,酥油生产闻名全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