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寺庙 所属分类:宗教 > 寺庙

寺庙 西藏寺庙建筑就其数量、规模、影响和建筑特色而言,当数苯教寺庙和藏传佛教寺庙。早期的苯教寺庙有贤达顶寺、甲莫寺、雍仲拉顶寺和雍仲林寺,其中的雍仲林寺成为西藏遗存的苯教主要寺庙之一。藏传佛教寺庙是随佛教在西藏的传播逐渐建立起来的,并成为西藏古建筑的主体。吐蕃王朝松赞干布时期,西藏就建有大、小昭寺和108座神殿,但这些都不能算作寺庙。直到779年桑耶寺的建立,寺内有了正式剃度僧人,标志着西藏有了第一座佛、法、僧三宝俱全的寺庙。此后,佛教在西藏不断发展壮大,寺庙逐渐增多,其中一些大的寺庙往往既是宗教活动的场所,又是一些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和财富的聚集地。佛教逐步渗透到西藏的经济文化当中,西藏寺庙也形成了不同于内地寺庙的特点,一些较大的寺庙除进行宗教活动外,修习佛经也是一项主要活动,寺庙内设有经学院,如哲蚌寺的罗色林扎仓、色拉寺的吉扎仓等。西藏和平解放前,西藏尚无现代意义上的正规学校,寺庙还是进行语言、文字、医药、天文、历史等教育的惟一场所,寺庙垄断了文化教育。此外,其他如印刷、出版和佛像、佛器的制作也控制在寺庙手中。

  简史 藏传佛教是藏族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对西藏的政治、经济、教育、生活与习俗诸方面均产生深刻影响。西藏寺庙的发展是随佛教在西藏的传播而发展起来的,其发展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寺庙初创阶段。7世纪松赞干布建立了吐蕃王朝后,迎娶了尼泊尔赤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使佛教从印度和汉地传入西藏,西藏开始兴建寺庙,出现了大昭寺、小昭寺、布达拉宫等许多寺庙,可以说这是藏传佛教寺庙发展史之开端。西藏最早寺庙建于779年,在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亲自主持下,历时12个春秋,建设完成了桑耶寺,这是藏传佛教史上的第一座具有真正意义的寺庙。由于赤松德赞诏令吐蕃全民奉行佛法,引起了民众反感,赤松德赞去世后,佛教遭到压制。牟尼赞普、赤德松赞时期,佛教继续发展,到赤德祖赞时,藏传佛教“前弘期”发展达到顶峰。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在位期间大肆灭佛,僧人被逐,寺庙被封闭或毁坏,842年朗达玛被佛僧杀死后,吐蕃王朝土崩瓦解,此后百余年佛教在西藏几乎绝迹,因此西藏现存的早期寺庙为数不多。第二阶段是发展阶段。978年后,西藏佛教再度兴起,寺庙有了长足发展。10至15世纪,藏传佛教逐渐产生不同的教派,各教派都建有自己的寺庙,如宁玛派先后于16世纪晚期建多吉扎寺,17世纪中期建敏珠林寺,两寺后来成为宁玛派两个支系的发源地。噶当派创始人仲敦巴于1057年建热振寺,并以此为基地形成噶当派,后又建立了博多寺、却喀寺、基布寺,并兼并一些小寺庙,形成了辖区广阔的寺庙集团。后因该教派消失早,保存下来的寺庙不多,日喀则的纳塘寺为其代表之一。1073年贡却杰布在萨迦地方建萨迦寺,逐渐形成萨迦派,1449年建立的哲域结蔡寺是萨迦派晚期的重要讲经场所。噶举派分支众多,每个分支教派均建有自己的寺庙。帕竹噶举派在1351年建立的泽当寺是格鲁派兴起前的著名大寺。1410年藏历二月初五,宗喀巴为甘丹寺举行了开光典礼,于是以宗喀巴为首的新教派格鲁派形成。1419年宗喀巴圆寂后,名徒济济,格鲁派势力更加壮大,建立了大量寺庙,1416年建哲蚌寺,1419年建色拉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合称前藏三大寺。1447年根敦朱巴在日喀则建立扎什伦布寺,此寺后为历代班禅所掌管。三大寺中,甘丹寺因宗喀巴亲自传播经典,奠定了显密二宗圆满的教法基础,成为格鲁派佛学研究中心。第三阶段是鼎盛时期,即格鲁派寺庙迅速发展时期。格鲁派寺庙不仅代表了教权单位,同时也充任大大小小的政权单位,因而在格鲁派得势之后,尤其是达赖、班禅两大活佛系统形成,建立政教合一的甘丹颇章政权后,格鲁派寺庙数量与日俱增。据第巴·桑结嘉措《黄琉璃史》记载,1694年前后藏、西康、阿里、山南、塔工地区各教派有寺庙1807座,其中有格鲁派寺庙534座。到1733年,仅达赖喇嘛系统的寺庙就增至3150座,格鲁派僧人数量也由原来的26789人增到356230人。西藏进入寺庙建设的鼎盛时期,寺庙的组织系统和各种社会功能也趋于成熟,并以格鲁派寺庙占据主导地位。西藏民主改革前,西藏自治区境内有寺庙2676座。2002年,西藏拥有1787座寺庙、宗教场所,其中尼姑庵130座。有信教群众200多万、僧尼4.63万人,其中尼姑4300人。

  寺庙建筑

  西藏寺庙多因地制宜,依山而建,大多采取汉地宫殿形式,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如拉萨的布达拉宫以及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等均为古代建筑中的佳作。藏地寺庙各种佛教造像艺术特别发达,无论雕、镂、塑、铸均注重体型比例,极为精美。藏传佛教寺庙的格局一般由扎仓、大殿、拉康、灵塔殿、转经廊、活佛办公场所、喇嘛住宅及佛塔组成,其中供僧众念经和供奉佛像的大殿和扎仓、拉康是整座寺庙的主体,体量高大,位于寺庙的中心,其他建筑包括活佛办公场所和住宅、印经院、讲经坛、塔以及僧舍都围绕着主体建筑,从而使整座寺庙的立体轮廓十分鲜明。这些由经学院、佛殿、塔、活佛办公场所及住宅构成的建筑群与汉地寺庙讲究格局对称不同,它们没有明显的主轴线,而是根据地形自由布置在寺庙内。另外,由于藏地佛教寺庙内容较多,建筑类型也随之变化,寺庙经堂往往不止一个,经堂内可容纳上千名到数千名喇嘛念经,规模不等,这更是汉地佛寺绝大多数难以比拟的。在旧西藏,藏传佛教寺庙不仅是宗教中心,而且还是行政中心。拉萨三大寺是掌管地方政权的格鲁派寺庙集团的根本寺庙,不但由三大寺系统的僧侣组成僧官系统,而且三大寺内部也有着同行政机构一样严密的组织,各级组织都在寺庙里有自己的办事机构。政教合一制度使西藏三大寺在规模上,是其他文化圈内的佛寺所不能比拟的。整个寺庙的范围内除了通常佛寺都有的殿堂、僧舍、佛塔和经幡外,还有街巷,私人宅第。西藏地区的寺庙,以三大寺规模为最大。在三大寺中,哲蚌寺最大,可容纳10000余僧人。但是,西藏规模稍逊于三大寺的宏大寺庙仍然很多,如历代班禅驻锡地扎什伦布寺。其次,作为社会生活的中心,寺庙的宗教功能受到高度重视。拉萨布达拉宫代表藏传佛教最高成就,采用依山建筑的传统手法,使主体建筑高耸山顶,气势雄伟,成功地表现了藏传佛教以及达赖喇嘛的崇高地位。藏传佛教寺庙建筑极具特色,宫殿塔寺合一,充分表现了政教合一的性质。一些著名的大寺还融合了藏族、汉族以及印度佛教建筑的风格,巍峨庄严,殿宇层叠,雕梁画栋,金碧辉煌,表现了极高的工艺水准。

  前弘期寺庙

  据史料记载,藏传佛教前弘期寺庙建筑较多,如松赞干布时期藏区就建有108座面朝汉地的寺庙,还修建了12座所谓镇压罗刹女的寺庙及大昭寺和布达拉宫。吐蕃赞普赤祖德赞的大臣还在大昭寺周围修建6座佛殿等,今108座面朝汉地的寺庙多已无存。与大昭寺同时建成的小昭寺初建时其形式与内地汉式寺庙相同,后来经数次重建,原面貌已不可见。12座镇压罗刹女的寺庙虽有具体名称和地点,但大多也名存实亡,山南地区乃东县的昌珠寺是12座寺庙中知名度最高的一座,而现存的昌珠寺基本上是明、清两代大规模修缮和扩建后的面貌。大昭寺是西藏最早的宫廷佛寺,始建于7世纪中叶。大昭寺反映出西藏早期的寺庙建筑与西藏传统的碉楼建筑乃至石窟建筑的某些渊源关系。藏传佛教前弘期寺庙建筑中真正具备佛教寺庙条件的是山南地区扎囊县境内的桑耶寺。桑耶寺作为中国最早的密宗寺庙,其建筑手法对后弘期的寺庙建筑产生较大的影响。

  主要寺庙 藏传佛教前弘期的寺庙建筑遗址主要有:乃东县的吉如拉康、玉意拉康,琼结县的若康,扎囊县的康松桑康林、措吉那木错,桑日县的巴廊却康,拉萨墨如宁巴的藏巴拉康和布达拉宫的法王洞等。

  玉意拉康 又名赞塘寺。据《乃东县文物志》记载,该寺系松赞干布王后昂琼贝克木在7世纪时所建。“文革”期间被毁。寺内中间是主殿,殿内无柱,殿内四隅上部斜架抹角梁,梁上架井字形平梁和假角梁,还有画双环、叠胜和莲花纹样的天花板,大殿周围有回廊。玉意拉康采用抹角梁承托屋面,减掉内柱的作法突破了西藏早期佛殿建筑“四柱八梁三十三椽”的结构形式,在西藏古代建筑中仅此一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康松桑康林寺 8世纪晚期,参照桑耶寺乌孜大殿式样修建。是藏传佛教前弘期寺庙建筑中的一个重要实例。总平面呈方形,主殿居中,高四层,由门廊、大经堂和佛殿组成,周围有二层的僧舍,四面各有一座大门。主殿中的佛殿位于经堂后部,平面为方形,内立四柱,转经回廊环绕佛殿。佛殿顶层是护法神殿,殿内亦有四柱,殿外是转经回廊。该殿内的木结构具有汉式建筑风格,四根柱子上用十字形斗拱承托屋顶大梁,在柱子纵横轴线上的四壁墙内挑出斗拱,用以承托井口枋和天花板。康松桑康林寺的转经回廊内满绘壁画,其中有汉地、尼泊尔、于阗、乌仗那、格萨尔及吐蕃地区图,今已无存。

  若康 8世纪吐蕃牟尼赞普妃子所建,现存建筑仍是宋代遗构,主要建筑为平面方形的单层供殿,内有四柱,周围有转经回廊。

  措吉那木错 约建于8世纪中叶。为纪念赤松德赞妃子康祖·益西措杰转嫁莲花生大师、献身佛教事业而修建。佛殿平面为正方形,有四根方柱,柱头上绘有狮子、莲花及各种法器。主殿东、西两边各有一间僧舍。

  巴廊却康 始建于吐蕃中、晚期的一座方形小殿,该殿平顶,高二层。殿的底层高5.8米,4根木柱一字排列,两端柱子砌在墙内。中间2根明柱用3根长木拼合而成,直径0.5米,柱高5.2米,用的是未经斧斫的自然木材。柱头上的斗拱、托木雕刻卷云纹和卷草纹,刀法古朴浑厚。殿的二层高仅1.8米,系11世纪后期增建。16世纪,该殿再次扩建时拆除了主殿的转经回廊,修建了僧舍。

  特点 藏传佛教前弘期寺庙的特点主要有:①多元文化。西藏最早的两座佛教建筑大昭寺和小昭寺虽然都是供奉佛像和经书的宫廷佛寺,但建筑形式和结构却迥然不同。大昭寺表现出藏式碉楼建筑的特点,并具有凿壁而建的石窟建筑的效果,而小昭寺是按照内地汉式寺庙形制建造。桑耶寺是西藏最早的佛教寺庙,中央的乌孜大殿融合藏、汉和印度建筑结构特点,开创了中国以“曼荼罗”结构为特征的佛教建筑形式。这三种不同类型的建筑在西藏同期出现,并为西藏人民所接纳,与西藏特殊的地理环境、藏传佛教的影响等密切相关,是西藏多元文化在建筑上的反映。②寺庙规模不大。西藏除个别寺庙如桑耶寺规模较大外,一般多为面积不大的佛殿和经堂,如墨如宁巴的藏巴拉康、吉如拉康、若康、巴廊却康等。这些佛殿往往是一座孤立的建筑,平面呈方形,内立4柱。佛殿前面很少建有经堂,亦无僧舍等附属建筑。把佛殿与经堂结合在一起,形成前堂后殿的格局最早见于桑耶寺的乌孜大殿和仿照乌孜大殿形式建造的康松桑康林寺。乃东县的玉意拉康也在方形佛殿前面建有面积不大的经堂。这种平面布局表现出早期佛堂与后期经院建筑的明显区别。③木结构比例硕大、古朴浑厚。西藏早期寺庙的许多殿堂的柱、椽都是稍加斧斫,基本保持自然形状的原材,柱头上只有大斗、托木等构件,没有繁琐的装饰,托木的正面多雕刻龙、虎、狮和花卉图案,椽子粗壮而疏朗。这种作法在早期佛殿建筑中基本上已成为一种定式。此外,康松桑康林寺护法神殿和玉意拉康的木结构所表现出来的汉式作法,反映出西藏早期佛教建筑积极吸收和融合其他民族文化的特点。④土、石、木结构。西藏早期寺庙的石墙多用不规整的片石、泥土砌筑,墙内有的还埋置木骨拉筋。夯土墙以石为基,墙内分层埋放白玛草或石片用以增加墙的整体性。在桑耶寺还发现有大量夹粗砂的红陶质砖瓦及施绿釉的筒板瓦,反映出西藏早期的佛殿建筑除了使用土、石、木结构外,已开始使用砖瓦,具有比较高的建筑水平。

  后弘期寺庙

  吐蕃末代赞普朗达玛禁止佛教,藏传佛教前弘期结束。宋太平兴国三年(978),佛教在藏区再度复兴,藏传佛教后弘期开始。西藏佛教发展史上的后弘期,具有更加明显的西藏地方特点,寺庙建筑随着众多教派的出现比前弘期也有了更大的发展。藏传佛教中的宁玛派、噶当派、萨迦派、噶举派等为弘扬各自教派,都竞相在卫藏各地建寺。15世纪初,宗喀巴创立格鲁派以后,为培养宗教人才,又修建了经学院。17世纪中叶开始,格鲁派在清朝的扶植下掌握了西藏的政教大权,格鲁派寺庙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广大的藏区和长城内外,成为中国明、清时期非常流行的一种古建筑形式。

  主要寺庙 藏传佛教后弘期的著名寺庙有:宁玛派的敏珠林寺、亚钦寺、白日寺、扎桑寺、木鲁寺,噶当派的纳塘寺、热振寺,萨迦派的科迦寺、萨迦寺、扎塘寺、林卡寺、葱堆措巴、结林措巴,噶举派的止贡寺、楚布寺、噶玛寺、丹萨替寺、查嘎尔达索寺,格鲁派的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东嘎寺、建叶寺、托林寺、昌都寺、强巴林寺、木如寺、公堂寺、曲德沃寺等。此外,还有夏鲁派的夏鲁寺和集萨迦派、格鲁派和噶举派于一寺的白居寺等。

  察雅寺 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位于昌都地区察雅县东南嘉岗山顶上。1681年,由一世活佛洛旦协绕·扎西嘉措创建,是察雅县境内第一座格鲁派寺庙。寺内有自己的活佛转世系统,至1958年转世活佛共传承九世。一世洛旦协绕修行洞位于北侧悬崖处,东向,其内遗留有石板刻佛像,包括三师弟像、光辉女神像、护法神像、一世洛旦协绕像。修行洞后山坡上建有三座建筑,山顶北侧建有最早的察雅拉让,占地面积约300余平方米,南向,存有残墙断壁;南侧察雅寺大殿依山而建,整个面积约有1000余平方米,藏式建筑,今已成废墟;东侧有一座静室,面积约60平方米,已毁。三座建筑中间有转经佛塔,压印泥佛像及石刻玛尼堆。一世洛旦协饶圆寂后,其弟子在嘉岗山脚下的克贡村修建一座灵塔。灵塔依山而建,土砖木结构,塔内藏有舍利、一尊金制释迦牟尼小佛像和金刚杵等。灵塔殿内壁画有无量寿佛、释迦牟尼、各种度母、护法神、狮面人身像、四大天王等,这些壁画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对研究西藏绘画艺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察雅寺毁于1959年。

  吉隆卓玛拉康 藏传佛教宁玛派寺院。位于日喀则地区吉隆县境内,元至元十一年(1274)始建,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坐北朝南,原为两层建筑,上层已坍塌,底层建筑由门庭、中庭及后殿三部分组成。门庭平面呈长方形,进深12米,面阔14米,面积为168平方米;中庭位于门庭北部,平面为长方形,有檐柱14根,面积140平方米,中央为一露天小庭院,长6米,宽4米,庭院两侧各为配殿,内有宁玛派的护法神像等壁画残迹,可隐约辨识莲花生、释迦牟尼及度母像等;后殿,即正殿,位于寺院最北端,正殿共有立柱24柱,进深7米,面阔14米,北壁东面及东壁原绘有壁画,今已无法辨识。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乌坚曲定寺 藏传佛教宁玛派寺庙。位于山南地区桑日县。由扎囊十三贤之一的亚钦·乌坚林巴及其弟子崔称加措共同修建。寺院主殿坐北朝南,平面呈梯形,高三层。底层为寺院库房,面阔3间,进深2间,面积24平方米;二层为寺院经堂,面阔3间,进深4间,主供莲花生及两位夫人像,两侧立有莲花生八变应身像,经堂内无壁画;三层两侧是僧舍,为活佛居住的房间。寺内有空行母唐卡、金刚持佛唐卡及一些法器等。该寺为僧尼合寺,寺内僧尼不禁结婚。1959年前正式入册的僧尼为36人,寺内有活佛1人,属父子相传的世袭传承。1959年后,因僧尼还俗,该寺成为扎嘎乡所属的粮仓。1986年后开始恢复宗教活动。

  氐吾日寺 藏传佛教宁玛派寺院。位于日喀则地区定结县多布扎乡。该寺由4个天然洞窟组成,洞窟均位于断崖崖壁上,其中1个接近崖顶,3个处于半山腰。半山腰处的三个洞窟前开凿有一块长约10米,宽约5米的平台,平台上用石块砌筑成三间小房,第一间房与北边的一个洞窟相连,房间面积仅5平方米,与之相连的洞窟为伙房;第二间房与第二个洞窟相连,房间面积12平方米,墙上绘莲花生壁画,相连的洞窟面积9平方米,主要用作经堂;第三间房面积9平方米,为僧舍。僧舍上面为第三个洞窟,为修行洞。第四个洞窟接近崖顶,洞内极不规则,洞口部分面积约4平方米。洞内有一条不规则的天然甬道,长约15米,甬道尽头高1米,面积3平方米,供有10余块石刻,雕刻释迦、度母、赤松德赞法王等佛像。

  拉其寺 藏传佛教萨迦派寺院。位于日喀则地区康马县嘎拉乡。16世纪初创建。坐北朝南,由经堂、佛殿及护法神殿等组成。经堂大殿高二层。底层正中供高2.5米的镀金铜佛像,佛像左右为1.8米高的镀金铜文殊、观音菩萨像,另供有高1.5米的泥塑无量寿佛像,经堂壁画主要为萨迦派高僧札巴坚赞、索朗坚赞等画像。经堂后为佛殿,佛殿面阔3间,正中为高3米的释迦泥塑像,左右为高2米的强巴佛、无量寿佛、观音、绿度母的泥塑像。佛殿壁画绘十六罗汉。经堂东侧为护法神殿,供有泥塑金刚像若干。经堂西侧为丹珠尔拉康,供金刚和萨迦派高僧泥塑像。大殿二层为喇嘛卧室。“文革”期间,寺院被毁,仅留有遗址。

  贡布拉康 藏传佛教止贡噶举派寺院。位于阿里地区普兰县境内。为止贡寺的属寺,寺庙住持由止贡寺直接派遣。寺院依山凿洞,洞前搭设栈桥,山坡辟有阶梯及小路通至寺庙。洞窟全长24.3米,高1.6~1.8米,主要洞窟包括杜康殿、申夏、甘珠尔拉康、修行室等。杜康殿面宽4.7米,进深8米,高2米,平面略呈方形,殿内壁画为15世纪后期作品,绘有贡布拉康护法神次仁坚嘎、止贡噶举护法神多吉帕姆、莲花生大师及其随从、无量光佛、无量寿佛、释迦牟尼及其八大弟子、十六罗汉等,并绘有止贡寺全景图及寺志。申夏,系住持卧室,面积近18平方米,略呈矩形。甘珠尔拉康为一横长洞窟,长8米,宽3.5米。

  乃琼寺 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位于拉萨西郊根培乌兹山脚下,是哲蚌寺的属寺。1681年,由第巴·桑结嘉措创建。寺院为四方院落,院墙均绘有佛教壁画。寺院长廊由数十个转经桶围成。大殿坐北朝南,主供护法神“佩阿甲布”。该寺每年藏历五月十日举行“烟祭节”,俗称林卡节。其仪式称为“乃琼寺闰月初十”,所跳的舞蹈,藏语称“神赛”。

  日吾德钦寺 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位于山南地区琼结县境内。14世纪由堪钦·尼赤增巴白桑创建。堪钦·尼赤增巴白桑圆寂以后,其弟子堪钦·温拉巴成为该寺第一任堪布。寺院初建时仅有一个4柱佛堂,五世、七世、八世达赖时期均加以扩建。1951年以前寺内藏有《甘珠尔》、《丹珠尔》各1套,均为手抄本,另有大量佛经著作及医学、历算、哲学等方面的书。下属寺院有若康、娘角寺、东根寺等。

  贡布堆寺 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位于山南地区琼结县境内。始建于宋代,由蔡巴噶举派高僧罗追嘉措创建。初奉噶举派,五世达赖时期改宗格鲁派。蔡巴噶举时期,寺院曾联合萨迦派参与教派斗争,后被帕竹势力击败,宗教势力一度衰退。20世纪50年代末,建叶寺与贡布堆寺为达赖冬、夏二宫。占地面积约6600平方米。主要建筑包括大殿、经堂、供殿、辩经场、行宫等。大殿高二层,占地面积约250平方米。一层内设经堂和供殿,经堂在前,供殿在后,大殿二层建有行宫、伙房、仓库等,其中行宫为达赖和活佛住所;经堂16柱,方形;供殿与经堂互通连用,供有罗追嘉措、公堂喇嘛向·尊珠扎巴、宗喀巴、四世达赖云丹嘉措、五世达赖洛桑嘉措等人塑像,其中五世达赖像为合金铜像,其余皆为泥塑;大殿前建有辩经场,与大殿相连,面积约88平方米。另有僧舍30余间。寺内藏有《甘珠尔》、《丹珠尔》经书,另有1套释迦牟尼生平唐卡,殿中原保存有1000尊小铜佛像,“文革”期间寺院被拆除,仅留有残墙。

  确果顶寺 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位于山南地区琼结县。坐北朝南,占地25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强巴佛殿、佛塔、舍利塔等。强巴佛殿内有柱36根,高二层,设有供殿、经堂、护法神殿。供殿位于佛殿正中,内2柱,外4柱,其中两柱直通二层,主供强巴佛、泥塑,强巴佛像两侧有合金四手观音多尊。强巴佛殿周围建有佛塔、舍利塔多座。经堂后接供殿,可容300多人同时诵经。其东侧为书房,存有《甘珠尔》等经书。经堂之前为辩经场。护法神殿位于供殿两侧,供有泥塑卓玛佛。原寺已破败,1984年进行重新修建。在原供殿东西修建厢房,厢房北壁有壁画,内容为十八罗汉,系原殿壁画,是该寺保留下来的惟一文物。

  卡玛当寺 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位于山南地区桑日县境内。始建于11世纪,原为僧尼合寺。属噶当派,17世纪改宗格鲁派。“文革”期间,寺院被毁,1986年重建。主殿坐西向东,院门西向,大院同时为主殿的转经廊。主殿为进深3间、宽4间的平顶建筑,壁内主供莫吉·洛吉卓玛塑像。

  桑丹林寺 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位于山南地区桑日县境内。始建于12、13世纪。原为噶举派寺院,14世纪末宗喀巴大师在此传教,该寺改宗格鲁派。寺院有佛殿和经堂等建筑。“文革”期间,该寺被毁,1986年开始修复。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寺院主要建筑主殿坐北向南,占地约400平方米,有大经堂、佛殿、护法神殿等。大经堂居中,前建有石阶、门廊,内有一小佛殿;佛殿位于经堂左侧,经堂和佛殿除开有正门外,并有侧门与相邻房间相通;护法神殿位于经堂右侧,内建有佛龛。

  哲姆寺 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位于日喀则地区康马县境内。创建于吐蕃王朝时期,初属宁玛派,后改宗格鲁派。坐西朝东,占地面积650平方米,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为厨房、僧舍等,西部为经堂、佛殿。经堂由石块砌筑而成,面积120平方米。经堂北侧是佛殿,面积80平方米,原供有释迦和八大弟子的泥塑,释迦为结跏趺坐像,八大弟子立像高2~3米。经堂和佛殿的壁画原为释迦和莲花生的画像,后改绘八宝等图案。“文革”期间,佛像和壁画全部被毁。哲姆寺前有一座石砌佛塔,占地面积196平方米,残高10米。

  娘角寺 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位于山南地区琼结县。11世纪后期,由羊屯巴主持创建,原名羊角寺。初属噶举派,后改宗格鲁派。原寺建筑均已毁,20世纪初重建。主要建筑为两层大殿,殿南北长10.2米,东西宽6.6米。大殿一层保存完整,2柱,方形,所存壁画正中为宗喀巴师徒三尊像,右侧为21个宗教动物画像,左侧为经书存放处,原有零散的《甘珠尔》经。殿内原主供四手观音泥塑像,高1.7米。塑像腹中有一铜像,亦系四手观音,高4.5厘米,宽3厘米。另有莲花生铜像。大殿二层已毁。寺内原存有蔡巴噶举派朗玛夏铜像,高13.5厘米。“文革”期间,殿内除观音铜像与朗玛夏铜像由村民收藏外,其余供像均被拆毁。

  特点 藏传佛教后弘期寺庙建筑特点具有:①数量和规模比前弘期有较大发展。藏传佛教各教派都兴建有各自寺庙,尤其是格鲁派崛起后,格鲁派寺庙建筑更是遍及藏区。五世达赖喇嘛时期,仅藏区的格鲁派寺庙就有3477所。许多寺庙的规模都很庞大,如敏珠林寺、萨迦寺、扎塘寺、夏鲁寺等。特别是格鲁派的哲蚌寺、甘丹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等建筑。②平面布局和建筑形式受桑耶寺设计思想的启迪和影响。后弘期有不少寺庙,如托林寺和扎塘寺等按密宗曼荼罗意境建造。围绕佛殿布置转经回廊是前弘期佛教建筑的重要特征,后弘期寺庙沿用这种形制已不多见。除扎塘寺外,佛殿周围设转经道的寺庙还有亚钦寺、夏鲁寺、丹萨替寺、白居寺等。格鲁派寺庙中只有昌珠寺和哲蚌寺的措钦大殿等少数建筑保留了内转经道的形式,其余多数是环绕主殿或整个寺庙的中、外层转经道。③主体建筑中的经堂和佛殿的比例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前弘期寺庙中的佛殿多为孤立的4柱殿堂,前面没有或仅有面积较小的经堂。从后弘期开始,经堂面积逐渐扩大,如敏珠林寺、建叶寺、扎塘寺、葱堆措巴等均为20根立柱的经堂,哲蚌寺措钦大殿经堂面积近2000平方米,内立柱子183根,柱纲如林,恢宏博大,是早期经堂建筑向后期扎仓建筑过渡的重要变化之一。扎仓建筑的出现大约可以追溯到12世纪,如始建于1153年的纳塘寺,当初就建有两个扎仓。夏鲁寺的四个扎仓是1333年重修时增建的。15世纪以后兴建的白居寺及格鲁派的几座大寺庙则基本属于扎仓建筑。④木结构也有较大发展。许多寺庙中的梁、柱、斗拱等仍然保持早期建筑浑厚古朴、比例硕大的风格,如萨迦南寺大经堂内40根立柱均用稍加修斫的柏木,直径达1.3米。扎塘寺用的也是柏木柱,呈八棱形。夏鲁寺大经堂内的柱子略加斧斫,仍保持了木材的自然形状。明、清时期的寺庙的木构件渐趋规格化,柱子则多为有收分的方柱,柱头上斗拱、托木、梁椽的雕刻也渐趋华丽。从元代开始,西藏一些寺庙建筑全面地吸收汉族的建筑形式,如夏鲁寺的四座汉式殿堂,从斗拱铺作到内部的木构架都是典型的元代建筑风格。萨迦南寺的内外城墙、护城河等基本上是汉族城池建筑的式样。⑤具有鲜明西藏地方特点的结构和装饰。如楼脚屋、柽柳墙和金瓦屋顶等。楼脚屋,俗称地垄,在布达拉宫屡有所见。这种结构不仅应用在依山的建筑上,在平川上的建筑也有先修建楼脚屋的作法。如建于13世纪初的葱堆措巴和结林措巴等,其建筑底层均为具有通风防潮作用的楼脚屋。柽柳,藏语称“白玛”,也叫红柳,用柽柳作夯土墙分层的连接加固材料早在吐蕃时期就已经出现,但把柽柳用在屋檐和女儿墙上不早于明代。五世达赖喇嘛执政至第巴·桑结嘉措掌权的40多年中,不但重建了布达拉宫,还修葺和扩建了许多寺庙,如更换了大昭寺东西北三面旧金顶,将西面琉璃瓦顶及殿堂周围的瓦屋檐全部换为金、铜瓦,在南面新修金顶,同时还增修了四个角楼佛殿,镶嵌了柽柳墙。根据夏鲁寺的四座汉式屋顶和夏鲁拉康的屋檐均用琉璃瓦覆顶的作法,参照桑耶寺出土的大量琉璃瓦件和大昭寺殿堂周围原为瓦屋檐的情况分析,明代以前的西藏寺庙建筑大多为瓦屋顶。明初,兴建的拉萨三大寺开始以鎏金铜瓦代替琉璃瓦。五世达赖喇嘛执政以后,金顶成为西藏乃至整个格鲁派寺庙的重要作法。此外,屋顶上的法轮、宝幢、八宝等装饰也采用金光灿烂的鎏金作法。

  功能

  藏传佛教发展的历史和政教合一制度,反映了寺庙在西藏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西藏寺庙具有的功能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宗教功能、文化功能和教育研究功能。这些功能主要为巩固西藏封建农奴制服务,为三大领主的利益服务。因此,在神权指挥下,这些功能本身的局限是无法克服的。

  政治功能 在政教合一的西藏社会,寺庙是一种政治权力机构。一个地区的寺庙往往是该地区的政治中心和最高权力机构,拥有庄园、牧场、农奴和司法权,与地方政府和世袭贵族两大领主相同,寺庙的上层僧侣实际上操纵着西藏的政权、族权和神权。和平解放前的西藏,寺庙占有西藏39.5%的耕地,寺庙的庄园由寺庙“拉基”的堪布派“强佐”(司库)和“涅巴”(管家)管理,有些占有一个宗(县)土地的庄园则由寺庙委派上层僧侣担任宗本。作为占西藏总人口90%以上的农奴阶级在严格的封建农奴制等级下,没有人身自由和任何政治权力。西藏地方政府设噶伦四人统理西藏事务,其中三僧一俗,以僧官为主。噶厦下设若干个办事机构,译仓(秘书处)有4名僧官,不隶属噶厦,而受达赖喇嘛直接领导,权力很大。达赖喇嘛既是格鲁派的最高领袖,也是原西藏地方政府的首脑,僧俗重权集于一人。从行政地位看,寺庙和僧徒在政府中有较高地位,如遇重大事务,还要请拉萨三大寺的堪布、堪苏(卸任堪布)与噶伦、仲译钦波、孜本等会同议事。处于政治领导地位的寺庙僧侣,充分发挥着在政权机构中的作用。

  经济功能 寺庙经济也是封建农奴制经济,有自己的经济结构。一个地区的寺庙同样是该地区的经济中心,具有主导这一地区经济的作用。由于作为农奴主阶级的上层僧侣对农奴的人身占有,农奴可以用于租让、赌博、抵押、赠送。在西藏,除正常的按差地缴纳税租外,还要支应长期、短期、临时的乌拉差役,给寺庙提供无偿的人力和财物。在一定情况下,农奴主可以占有农奴的私人财物。许多寺庙还放债、经商,把持一方经济命脉。

  宗教功能 寺庙首先是宗教活动的场所,寄托了教民对藏传佛教信仰的全部情感、向往,是社会矛盾和个人痛苦用宗教得以调节、平衡的神圣地方。每一座寺庙基本上都是这一地区的宗教中心,担负着教民完成信仰过程所需要的全部仪式过程,从而和教民建立起相依为命的深厚关系,起着很重要的社会调控作用。佛教思想渗透到西藏社会各个领域,宗教精神浸润到藏民族的社会生活、精神生活之中。宗教作为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成为各种艺术形式的题材和思想内容,佛教思想作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成为封建农奴制社会文化、哲学的基础,并影响美学思想、艺术意境、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西藏文明中相当一部分优秀成果集中和保存于寺庙之中。

  文化功能 在西藏寺庙是一个地区的文化中心,甚至起着文化书院和博物馆的作用,丰富的藏书使寺庙成为当地的图书馆。桑耶寺因藏有精美的壁画“西藏史画”而著称;萨迦寺因其数以万计的元明时代的藏文手抄本和贝叶经以及卷帙浩繁的经书收藏,而有“第二敦煌”之美誉;夏鲁寺以藏汉合璧的建筑艺术为特色。所有这些都为保存光辉灿烂的藏族文化做出了杰出贡献。没有寺庙这种文化储存功能,西藏的传统文化很难得以保存。文学、音乐、美术、舞蹈、博物、建筑等最基本的文化形式,也只有在寺庙中才能彰显藏族艺术的迷人风采。同时它也是群众社会文化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

  教育、研究功能 藏传佛教寺庙不仅是西藏僧俗群众信仰活动的中心,而且是各地区的教育中心。在教育方面,从唐、宋、元、明、清一直到西藏和平解放前,寺庙教育是西藏文化教育的主要类型,教育与寺庙密不可分。寺庙教育除了传播佛教教义外,高僧大德对宇宙人生的探讨、佛家逻辑之学的研究、佛教经典的译注和阐释等等都是在寺庙进行的,寺庙成为藏传佛教教理的研习中心。僧侣是藏族社会受教育机会最多的人。但是,西藏由于没有别的教育补充形式,寺庙教育可说是旧时惟一的教育形式,一地区的寺庙往往也是该地区的教育中心。寺庙的培养目标基本上是造就宗教职业者和三大领主的代言人,为封建农奴制服务。寺庙设有医学院、时轮院,研究医学和天文历算。尽管这些机构带有浓厚的宗教性质,但它是西藏绝无仅有的“科学研究机构”。

  寺庙经济

  清代,中央政府推行扶植和尊崇藏传佛教格鲁派的政策,西藏宗教事业发展迅速,寺庙建筑林立,僧侣云集。寺庙和上层僧侣占有耕地121.44万亩,为全部耕地的36.8%,并占有大量牧场、牲畜和农奴。

  收入来源 寺庙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寺庙庄园、牧场、地方政府财物资助、布施资金和发放高利贷等。①寺庙庄园。寺庙庄园领主通过收取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等方式,将粮食、酥油、奶制品、牛羊毛、食盐等大部分劳动产品以及寺属庄园手工作坊生产的纺织品等,用于寺庙宗教活动支出及活佛高僧消费,少量用于市场交换。②征收苛捐杂税。历史上由于西藏全民信教,故寺庙及高僧享有至高无上的威望,同时还享有政治、经济、宗教等特权,可以直接向百姓摊派各种苛捐杂税。寺庙通过各项苛捐杂税聚敛大量财物。③地方政府财物资助。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时期,拉萨大昭寺设立噶厦,内设拉章强佐勒空,为地方政府管理财政收支和寺院布施的最大基金会组织,重点负责提供三大寺在拉萨祈愿大法会期间的茶饭和现金布施,同时为三大寺僧人提供酥油茶。④布施基金。寺院和僧人无偿接受信徒施舍或有偿(念防风、求雨、防雹、平安经等)授礼。⑤发放高利贷。寺庙无论大小,几乎都施放高利贷,不仅寺庙放贷,许多活佛、堪布等高僧也放私债。

  影响 寺庙经济是藏传佛教向社会经济生活渗透的产物,对藏族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等方面都产生极大的影响。①正面影响。寺庙集中了大量不事农业生产的僧人,扩大了藏族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使得一部分喇嘛专门从事佛经翻印、文学、绘画、雕塑、建筑、历算、藏医等方面研究和创作,为弘扬藏族传统文化做出巨大贡献,而这些都必须以雄厚的寺庙经济基础为保障。另外,商品经济不发达,一些大的寺庙向前往朝佛的香客推销寺庙工场、作坊生产的手工艺品及佛教用品,其后各地香客或商贩云集在寺院周围开设商铺,形成了集镇贸易,以寺庙经济带动城乡贸易和集镇商品发展。②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首先是由于佛教教义的缘故,寺庙中占有大量土地,而不参加生产劳动的僧人成为寄生阶层,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寺庙的清规戒律和禁忌,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原始落后的自然经济提供了保护;其次,落后的生产力和寺庙惊人的高利贷和各种杂税,造成农牧民生活极端贫苦,劳动生产率极低,经济衰败;再次,以寺庙经济作后盾的寺庙垄断了文化知识,广大人民群众失去了受教育的权利,极少数受教育者所学到的知识多限于佛学内容,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使近代科学文化知识被拒之于寺门之外,从根本上限制了藏族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寺庙艺术

  纵观西藏寺庙,无论是建筑艺术还是造像艺术,无论是雕塑艺术还是绘画艺术,无论是古朴的还是华丽的,无不充分显示着丰富的藏传佛教内涵和悠久独特的西藏地方风情及民俗特点,这些优秀的民族艺术的承袭或创造都来源于高原人民深厚的生活沃土中,反映藏族人民大众的思想感情,表现创造者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且有朴素、自然的雪域特色和极为可贵的艺术价值。在历史长河中,西藏寺庙有些保存基本完好,有些已荡然无存。西藏寺庙从发展到完善,经历了漫长而艰苦的岁月,形成了独具雪域风采的藏传佛教寺庙。

  建筑艺术 西藏佛教的传播,使寺庙建筑也受到各种风格的影响,既有藏式的风格,又有印度、尼泊尔和汉族建筑的手法,呈现出不同的特色,最常见的是平川式建筑和依山式建筑两大类。平川式建筑主殿居中,经堂、佛殿环绕四周。主殿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墙体用岩石砌成,下大上小,上层为平台,殿堂建筑在平台之上。殿堂的屋瓦及四周装饰用铜皮鎏金制成。金顶上的金鹿两眼盯住法轮,象征着佛陀在鹿野苑说法。金顶飞檐下的狮子、水兽、共命鸟雕饰带有印度、尼泊尔寺庙风格。大殿的梁、枋、柱、门楣处布满飞天、禽兽等浮雕和彩绘,柱头斗拱上的浮雕有人物以及天鹅、白象等,刀法古朴精练,堪称佳作。大昭寺、萨迦寺是平川式建筑的代表作。依山式建筑一般顺山势而起,层层升高,上下衔接,高低相配,佛殿、经院、僧舍、灵塔、回廊等曲径纵横交错。寺内浮雕、圆雕、壁画、彩绘、金银饰物等精美华丽,廊柱、椽梁、门楣、斗拱都雕刻花纹、人物、鸟兽、彩云等,五彩缤纷。布达拉宫、雍布拉康可谓依山式建筑的典型。由于地理、气候的差异,以及建筑材料和寺庙建寺时的政治背景、信奉教派的不同,遍布西藏的寺庙在建筑风格上差异很大。布达拉宫依山而筑,与整个布达拉山浑然一体;大昭寺参错布光,给人以高深莫测之感;扎什伦布寺建筑宏丽,宛如都府;萨迦寺是由整根圆木用椽栋筑造而成;桑耶寺则是一座藏、汉、印度三种风格合璧的寺庙。西藏佛教寺庙,无论何种教派、何种风格和规模大小,都具有富丽和严谨的布局结构,处处表现出西藏佛教寺庙的建筑艺术特色。

  造像艺术 在西藏寺庙中,常能看到佛祖释迦牟尼的佛像,以及无量光佛、无量寿佛、大日如来、宝生佛、不空成就佛、弥勒佛、金刚不动佛、不动明王、马头金刚、欢喜佛、持金刚和观音菩萨、文殊菩萨、大势至菩萨、白度母、绿度母、尊胜佛母、大白伞盖佛母等。在西藏,释迦牟尼佛被雪域化,头戴具有藏族风格的冠饰,外着袒右肩袈裟;观音、文殊菩萨受到藏族人民的特殊供奉,一些功绩卓著的人物被称为观世音的化身,藏族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松赞干布、文成公主、赤尊公主都被作为观音菩萨的化身,供奉在寺庙显著位置,莲花生大师成了超脱世俗的圣人,阿底峡也被尊放在寺庙的佛台上,宗喀巴被当作文殊怙主佛供奉,玛尔巴、米拉日巴为苦修僧人的典范,唐东杰布被当作师祖供奉,萨班、八思巴大师则作为智慧的代表和化身供奉等等。他们成为信教群众心中的偶像和情感寄托。寺庙中,还有 一些令人生畏的本尊和护法神形象,是藏传佛教特有的神的群体。大黑天,具有二臂、四臂、六臂的青色武相,形象凶恶恐怖。在古印度被视为战神与施神,传入西藏被尊为护法神之首,因而受到广泛供奉;寿主大黑,具有三头六臂四腿,象征善良与凶恶,威德金刚,具有九头三十四只手十六条腿,是格鲁派主修的本尊佛;马头金刚,具有一面二臂或四臂、三面二臂或四臂或八臂,是观音菩萨变化而来;吉祥天母,据说是生死、病瘟、善恶的护法神。此外,还有一些掌有特殊职能的神灵:有能降一切魔的不动明王,有摧破三障的大轮金刚手,有能以净德覆盖一切的大白伞盖佛母,以及胜乐金刚、时轮金刚、密集金刚等。除此之外,还些一些由各教派根据不同的教义供奉的独为本教派信奉的佛和神,如萨迦派寺庙供奉有喜金刚、瑜伽母、金刚持怙主;宁玛派寺庙奉有文武本尊、金刚杵、奉命八部、曼达拉瓦;格鲁派寺庙供奉有大威德金刚、三世佛、马头金刚等等。西藏寺庙神灵以各自的形象、姿态和象征,具体地解释和宣传各教派的教义、主张和修持方法,使信奉者如临其境地感受神威和教理。

  雕塑艺术

  藏传佛教以宣传“佛的至高无上,法的无所不能”为宗旨,所以在佛像的雕塑上,极尽智慧、技巧、财力、物力,使展示在信徒面前的形象具有魅力和诱惑力。佛像雕塑不仅是一项艺术创造过程,更是一项庄严的修持内容和“像法”仪式。寺庙的雕塑艺术创造性地吸收了印度、尼泊尔、中原的艺术风格和技艺,从而形成了独具西藏特色的雕塑艺术。 色拉寺的十六罗汉、大昭寺的宗喀巴像、白居寺的印度僧人像、布达拉宫的历代达赖像、萨迦寺的诸法王像等,造型庄重,装饰精美,雍容华贵,神采照人。而护法神像则奇谲怪诞,凶狠狂怒;吉祥天女面目凶恶;金刚、天魔皆头饰骷髅,火焰四射,手持血供颅器,足踏裸形男女,充满了恐怖神秘之感。佛像雕塑原料繁多,或金或银或铜或玉或宝石、象牙、陶瓷、香木、香泥等。以金、铜制成的释迦牟尼、宗喀巴佛像在各寺庙都有供奉,以白银制成的弥勒佛像及七大弟子在色拉寺供奉,以香泥制成的五世达赖塑像在哲蚌寺供奉,以香木制成的佛祖及弟子三众在乃琼寺供奉,还有一种由信教群众和民间匠人制作的擦擦,被供奉在寺庙外或神山圣湖的玛尼堆、山崖上或石洞中。其造像虽不甚精美,却融进信教群众和民间匠人的信念和虔诚。在佛像中,还有一种以酥油制作的佛像,称酥油花(亦称酥油雕塑),这是西藏寺庙独有的一种民族工艺,其雕塑的形象有佛像、人物、禽兽、花鸟等,成为佛像雕塑艺术中的精品。西藏寺庙的雕塑艺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那些形态各异的佛像,都是历代雕塑艺人辛勤劳动的结晶,反映藏民族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

  绘画艺术 寺庙绘画主要有壁画和唐卡。壁画是寺庙内一种非常普遍的绘画形式。壁画描绘的内容主要是宗教题材的神灵和其他一些精灵、宗教故事,包括佛、菩萨、声闻像、佛本生经变相、历代高僧、大师、教派祖师传记画及肖像画、历史画、民俗画。有代表佛教人生观的《六道轮回图》,有代表佛教世界观的《须弥山图》,有讲述佛经故事的《本生图》,有描绘佛陀从降生到圆寂的《佛传图》,有防止四方灾难的《斯巴角松》,有表现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文成公主进藏图》、《欢庆图》、《松赞干布画传》,有反映历史事件和民族团结的《忽必烈与八思巴相会图》、《大明使臣会见宗喀巴图》、《五世达赖进京觐见图》、《十三世达赖入京图》,还有描绘世俗内容的十象图、六长寿图、佛足图、敬长图、吉祥八清净、七种宝、和睦四兄弟图、蒙古人导虎图,以及令人费解的“双身像”,如不动金刚双身、欢喜金刚双身、威德金刚双身、胜乐金刚双身、密集金刚双身,表现手法十分活泼。佛像画大都依照《造像度量经》或《绘画量度》规定的比例绘制,其画法系单线平涂,历史故事风俗画多用俯瞰式透视法,人物建筑背景以几何结构描出,笔法古朴而细腻。颜料为传统的矿物石黄、石绿、石青、朱砂,并调入动物胶和牛胆汁,以保持色艳,经久不褪。寺庙的唐卡的主要内容是反映宗教,诸如佛像、菩萨像、说法图、宗教人物、佛教经典等等。

  维修保护

  西藏寺庙在经历无数次自然灾害以及历史上的多次战乱后,建筑遭到危害。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后,国家十分重视对西藏寺庙的保护工作,先后将布达拉宫、大昭寺等一大批寺庙列为全国或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文物保护法规,政府先后投资3亿多元人民币,修复并开放了1400多座寺庙,及时修缮和保护了大批文物。20世纪80年代,中央政府先后拨款2亿多元人民币用于西藏寺庙、灵塔、祀殿等宗教场所的保护和修缮,包括大昭寺、桑耶寺、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和扎什伦布寺等。1985年,国家拨专款670万元、黄金111千克、白银2000多千克及大量珠宝,修复了五世至九世班禅灵塔祀殿。1988年10月,国家拨专款5500万元维修布达拉宫,工程历时5年,维修面积33900平方米,是当时中国维修文物耗资最大的一项工程。1990年6月,国务院批准在扎什伦布寺修建第十世班禅的金质灵塔祀殿,并拨付6620万元专款、650千克黄金、500多千克白银以及其他各种材料。1994年,国家又拨出2000万元专款,继续修复甘丹寺。2002年6月,由国家投资3亿多元的西藏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正式开工,全部工程大约5年完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