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帕崩岗 所属分类:宗教 > 寺庙

帕崩岗 也叫帕崩喀宫、帕奔岗。吐蕃时期的宫堡建筑。又称普隆喀,藏文意为“巨石宫”。通称“娘陈帕崩喀”。位于拉萨北郊吾多日山坡。

  最初为两块形似龟状的巨大岩石,7世纪松赞干布在岩石上修建一座高9层的玛如宫堡殿。砖石砌筑,用铜汁浇缝口,四周用4根铁链固定。宫堡建成后,松赞干布在此拜吞弥·桑布扎为师,学习藏文、文法等,帕崩喀遂成为重要的政治、宗教活动场所。赤松德赞时期,“七试人”曾在此居住,帕崩喀又成为重要的佛教活动场所。吐蕃王朝末期,帕崩喀遭到严重破坏。11世纪末,噶当派僧人格西扎嘎娃进行修缮,在其废墟上修建两层殿堂,并建起僧伽组织。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受阔端之邀赴凉州途经拉萨时,曾在此朝圣、讲经。宗喀巴曾在附近的洞中修行,取名大乘洞,洞高近2米,面积约10平方米。宗喀巴弟子在大乘洞西建卓托拉康、宗喀拉康和108座佛塔。五世达赖执政后,再次对帕崩喀进行维修、扩建。自五世达赖喇嘛后,历代达赖喇嘛第一次受戒和获得格西学位后,均来此举行庆贺仪式。20世纪60年代帕崩喀被毁,今已重修。
 
拉萨四岗
  “岗”在藏语里意为高地。历史上,拉萨有四岗:帕崩岗、吉崩岗、铁崩岗和萨坡岗(藏语音译)。帕崩岗意为“坐落在大石头上的宫殿”,吉崩岗意为“供奉宗喀巴大师塑像的地方”,铁崩岗意为“灰炭堆积的地方”,萨坡岗的意义不详。这四岗中,只有萨坡岗的名字在人们的言谈中逐渐淡去,剩下三岗都在经济建设的浪潮中得到了发展,帕崩岗变成著名的旅游景点;吉崩岗和铁崩岗则因人口密集而成为社区。

历史故事
  话说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征召了大量的属民百姓,在红山之巅破土动工,建造了雄伟壮丽的红山宫堡(布达拉宫前身)。红山宫堡建成后,松赞干布举行盛大的庆典。远近各地的国王和首领,听说有个叫松赞干布的年轻国王干出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于是纷纷派出使臣,用骆驼、大象、骡马驮着丰厚的礼品,带上各国文字写成的祝贺信,专程来到吉雪沃塘(今拉萨)参加庆典。庆典结束,藏王和大臣给各国的国王、首领一一准备了丰盛的回礼。不过有一个问题把他们难住了,吐蕃当时没有文字,没有办法写回信,只好通过翻译,捎几句感谢的话,就把使臣们打发走了。

  这件事,让松赞干布觉得很丢面子。其实在这以前,因为没有文字,没有办法翻译经文、制定法律、通过文字方式与周边邻国联络,松赞干布很伤脑筋。他早就想有吐蕃人自己的文字,先后派出过几批大臣到南亚学习创制文字的方法。去的这些人,有的被强盗杀了,有的被野兽吃了,有的中途得病死了,剩下几个,都是两手空空地回来了。于是松赞干布想到了既聪明机敏又能吃苦耐劳的吞弥·桑布扎,藏王特意把他召到身边并托付说:“我们吐蕃人没有文字,好比黑夜里走路没有明灯。你一定要把造字的方法学回来,这是造福千秋万代的大事情。”

  有一天,藏王松赞干布在新建成的红山宫堡上踱步,忽然发现北面娘热沟有一块貌似乌龟的大磐石闪闪发光。他研究过汉地的阴阳五行学,知道那是一个吉利的征兆,马上带领大臣侍卫骑马赶到娘热沟口查看,这块磐石平坦宽阔,是一个天然的建筑平台。藏王一阵高兴,他说要在上面盖一座9层的宫堡,等吞弥·桑布扎学成回来,好在里面创制藏文。宫殿建成后取名叫做工噶玛如,后来叫做帕崩岗,意为‘坐落在大石头上的宫殿’。

  吞弥·桑布扎经历了千辛万苦,翻过冰雪覆盖、猛兽出没的喜马拉雅山,走遍了天竺各地,最后找到了精通文字学的大师李敬,献上一升金子,恭恭敬敬地提出了学习创制文字的请求。李敬说:“我懂得六十四种不同的文字,都刻在大海边的石碑上。”桑布扎在他身边,学习了吐蕃文字的创制法,又掌握了翻译法,带着一些书籍回到了吐蕃。

  藏王松赞干布热烈欢迎吞弥·桑布扎归来,亲自陪同他到北郊的帕崩岗住下,让他在那里安心地创制藏文。吞弥·桑布扎住了进去,一直闭门不出,像闭关修行一样,过了很多个夜晚和白天。有一天,吞弥·桑布扎派人报告,藏文已经创制出来了,请藏王一定光临帕崩岗。藏王和大臣们好像捡到牛头大的金子一样高兴。

  与历史故事不同,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帕崩岗主殿只有3层,而非9层,那么它究竟是什么时候遭到破坏的呢?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魔鬼叫做朗达玛,他心地不善,想要毁灭生灵,便通过念经诅咒的方式将帕崩岗主殿一层一层地销毁。毁到第三层时,一位仙女出现,对朗达玛说:“你不要再行恶了,这可是我的住所!”朗达玛这才停止了对帕崩岗的毁灭。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帕崩岗只有3层。

旅游


  帕崩岗,藏语的意思是巨石上的宫殿。帕崩岗位于北郊娘热山上。据说在千年之前,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曾在此居住过,当年松赞干布在此闭关取材修筑了大昭寺,同时这里也是藏文的诞生地。帕崩岗的佛殿内,至今仍保存着西藏历史上第一块藏文六字真言的石雕。

  帕崩岗虽小,但因其古老和佛学高深而闻名全藏。历辈达赖喇嘛每逢受戒和获得格西学位后,照例都要来帕崩岗朝佛,举行典礼。而今,这里依然是藏族人朝拜的圣地。据说帕崩岗隶属色拉寺,是历代活佛闭关的地方,帕崩岗也是拉萨最大的天葬台。

  沿着娘热路一直到帕崩岗,路程大约3公里,在半山腰上可以一眼望见拉萨市的全貌,整座山水草肥沃,随处可见吃草的牛羊。帕崩岗是被旅游者遗忘的寺庙,与香火鼎盛,游客众多的色拉寺、哲蚌寺、大昭寺等寺庙比起来,这里仿佛就是一处世外桃源。

  帕崩岗不收门票,香客和游人可以自由进入参观。一进帕崩岗,便可见殿堂旁的一面墙上,有一块用钢丝护起来的文物,走进才发现这是一只眼睛,眼睛长约半尺,栩栩如生,让人心生敬意。

  据说这只眼睛是过去比丘旺秋钦布的眼睛,比丘一共长了三只眼睛,另外两只分布在更高的山上,如果徒步能力不错,你便可以沿着帕崩岗所在的乌都日山一直向上,到达山腰处的小寺庙,另外两只眼睛就安放在此。这三只眼睛的安放,使得整座山好似他的面孔一样,多少年来一直睁着眼睛,似乎在注视着每一个前来朝圣的香客和游人。

  穿过主寺庙,沿着山路一直向上,空旷的山野上挂满了经幡,茂密的草丛中修建着大小不一的类似坟墓的小白塔,空旷的高台也许正是吸引秃鹫的绝佳位置。

  从远处远眺帕崩岗,仿佛整座寺庙建在一块龟背形巨石上。巨石北侧的黄色小房子,据说是当年文成公主的住宅,而现在巨石上的寺庙则是松赞干布当年的住处。

  帕崩岗仅仅是拉萨众多寺庙中被遗忘的一座,但是圣洁的气息却能让你感受不一样的藏族文化,来西藏旅游的你千万不要错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