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大昭寺 所属分类:宗教 > 寺庙

大昭寺 西藏佛教建筑群。位于拉萨市老城区中心。

  大昭寺,藏语全称“惹萨垂朗祖拉康”,意为“山羊驮土神变经堂”,简称“祖拉康”、“觉康”,意为“佛祖之殿”。清代汉文史籍曾称大昭寺为“伊克昭庙”,系蒙古语“大庙”之意。始建于唐贞观二十一年(647),由吐蕃松赞干布的尼泊尔赤尊公主和唐文成公主共同主持兴建。

   据藏文史籍记载,寺内原供奉赤尊公主带到吐蕃的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8世纪唐金城公主许嫁吐蕃后,将其移置小昭寺,而将文成公主带入吐蕃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自小昭寺迎至该寺供养。唐代时期,大昭寺规模不大,仅有8个殿堂用来藏经、供佛,不从属于任何教派。

  15世纪宗喀巴创建格鲁派后,寺庙香火日渐繁盛。17世纪五世达赖喇嘛对大昭寺进行大规模扩建和修葺,每年在大昭寺举行祈愿大法会。五世达赖喇嘛圆寂后,第巴·桑结嘉措继续对其进行扩建,增建许多佛堂,形成规模庞大的建筑群。大昭寺坐东向西,占地面积2.51万平方米。寺内保存吐蕃时期的壁画和大量珍贵文物。

  建筑 大昭寺主要建筑为佛殿,高四层,上覆金顶,辉煌壮观,具有唐代建筑风格,也吸收了尼泊尔和印度建筑艺术特色,是西藏最古老的一座仿唐式汉藏结合木结构建筑,也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建筑。大昭寺建筑大体由门廊、庭院、佛殿、回廊、天井及分布在四周的僧舍等组成。

  门廊 平面呈凹字形,两边向前大幅度突出,中间留有较大空间。门廊廊房高大,有两排8柱,右侧置鎏金铜皮的玛尼轮,背壁绘有巨幅四大天王壁画。廊房前檐是以牛毛织造或棉布做成的幔帐,门廊顶置鎏金法轮、卧鹿和法幢等。门廊内设两道门,左右两边塑有四大天王坐像。

  庭院 位于门廊后,宽32米,进深39.3米,四周为一圈回廊,因回廊四壁绘有千佛壁画,故名“千佛廊”。回廊宽6.7~10.6米,高约7米。院内回廊木柱林立,庭院曾是规模盛大的祈愿大法会场所,届时拉萨三大寺的数万僧众云集于此,同时还举行辩经、驱鬼、迎弥勒佛活动。

  佛殿 大昭寺的主体建筑之一。呈密闭院落式,平面呈方形坛城状,南北长82.5米,东西连同中心凸出部分长约97米。佛殿为木质结构,殿堂屋瓦及四周装饰用铜皮鎏金制成。金顶飞檐饰物为雕刻的神仙、法轮、宝塔、倒钟、莲盘、龙、凤、狮、鸟等等。佛殿内有释迦牟尼殿、无量光佛殿、强巴佛殿、千手千眼观音佛殿、释迦牟尼不动金刚佛殿、法王拉康等8座。除释迦牟尼佛殿较高大外,其余开间均不大,且布置简洁。

  ①释迦牟尼殿。位于佛殿中央,是大昭寺的核心,高二层。殿内塑像系原有作品,其中释迦牟尼12岁等身量像系文成公主从内地带入西藏,藏语称“觉卧佛”,坐像高1.5米,铜铸,通体鎏金,具有典型的内地佛教造像特点。释迦牟尼佛殿是大昭寺的核心,拉萨主要的转经活动都是以大昭寺的释迦牟尼佛殿为中心而进行的。释迦牟尼身后高大的泥塑群像也是吐蕃早期作品。

  ②无量光佛殿和强巴佛殿。位于主殿两旁。殿堂范围较小。

  ③千手千眼观音佛殿。位于横向中轴线左侧,供奉的是造型精美的千手千眼观音塑像,两侧有两尊装饰华丽的佛像,左为莲花生,右为强巴佛塑像。

  ④释迦牟尼不动金刚佛殿。位于横向中轴线右侧,供奉的是释迦牟尼的各种化身。释迦牟尼不动金刚佛像随赤尊公主入藏,并由八大门徒拱围。

  ⑤佛殿门楼。部分向前突出,其平面形状与释迦牟尼佛殿相对,横中轴线两边相对应,两层分筑,上为第七佛殿,下部则于门边两旁分置夜叉殿和地龙殿。⑥法王拉康。位于二层西侧,拉康内塑像皆以现实人物作塑造对象,包括松赞干布、文成公主、赤尊公主、噶尔东赞、藏文创始者吞弥·桑布扎等。

  寺藏文物 大昭寺内藏有大量的历史文物和艺术珍品,如各种铜造像、唐卡、理塘版朱印《大藏经》等。

  ①铜造像。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包括各种佛、菩萨、度母、金刚、天王和各类祖师像,还有狮、羊、牛、鹿等佛教中涉及的动物造像。造像多数似唐代造型风格,其余多为明代造像,包括一批有明确纪年或书有文字的铜像,还有一批刻有“大明永乐年施”六字的铜鎏金菩萨造像,为永乐皇帝赏赐之物,其中最著名的是文成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金像。寺内供奉的松赞干布及两公主像,均为13世纪的作品。

  ②唐卡。大昭寺有数百件唐卡,少量悬挂在经房、佛殿、厅堂中,大量存于库中。其中有两幅明代刺绣护法神唐卡:一幅为胜乐金刚,另一幅为大威德金刚,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供奉的密宗中的两尊,皆为彩线绣制,为永乐皇帝赏赐西藏地方领袖之物。刺绣至今色泽鲜艳,画面完整,为难得的艺术珍品。

  ③《大藏经》。为理塘版朱印,共54箱108函。上下夹板系檀木雕制而成,厚约3厘米。箱子由檀香木制作。

  ④鸟头壶。现存法王拉康,为松赞干布时物。

  ⑤石碑。寺正门对面有三块石碑,其中有著名的唐蕃会盟碑,又称甥舅会盟碑。碑南侧有一唐柳,传为文成公主种植,也称公主柳。唐蕃会盟碑和唐柳之间为拉萨痘碑,立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此外,还有明代中官杨英、袁琦等人入藏所立的石碑等。

  ⑥金本巴瓶。宗喀巴塑像前的金本巴瓶,为乾隆五十七年(1792)御赐,瓶高34厘米,通体由莲花瓣纹、如意头纹和缠枝纹等图案组成,另有五彩缎制成的瓶衣。瓶内有如意头象牙签5只,专供寻找活佛和呼图克图灵童时所用,被称为大昭寺镇寺之宝。寺内还保存有唐代乐器及相传为文成公主使用过的石制盥洗用具等文物。

  壁画艺术 大昭寺壁画有4400余平方米,这些壁画不仅以丰富的内容和大量的面积著称,而且代表了吐蕃和五世达赖两个重要时期的壁画艺术特色,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吐蕃时期 大昭寺壁画中保存下来最早的壁画。其特点主要有:第一,当时的壁画艺术是依附于宗教,为宗教服务;第二,壁画的形式和风格受外来艺术的影响较大,没有完全形成自己的民族特色和风格;第三,此时的壁画艺术已能准确地表现人体的结构、比例,并善于利用各种动态、饰物来表达对象的神态;第四,在动态的塑造上,吐蕃民间面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得心应手的表现力;第五,绘画艺术远在大昭寺壁画艺术前就有一定的基础。吐蕃时期壁画在佛殿一楼,四壁绘有《释迦牟尼八相图》、《文成公主进藏图》、《欢庆图》以及大量的显、密宗佛像及观音像等。有些壁画由于后期的重新描绘与创造,已面貌全非。二楼壁画面积50平方米,所存部分满绘大型坛城、金刚萨、绿度母等密宗佛像。画面以坛城为主,周围布以众佛,参差错落,各具姿态。东北壁上还残存有文殊、观音、绿度母、供养天、千佛等吐蕃时期的壁画。这些壁画构图均衡、饱满,色彩厚重、朴拙,用黑、白、红、黄、蓝等单纯色彩画成,与北魏敦煌莫高窟及初唐壁画相仿,但也受到印度、尼泊尔画风的影响。

  五世达赖时期 五世达赖喇嘛建立甘丹颇章政权后,格鲁派势力迅速发展,格鲁派寺院陆续扩充和增建,壁画艺术也随着寺院的兴盛而发展到辉煌阶段。此时期壁画特点是:第一,题材和内容多,历史风俗画大量涌现;第二,民间画工队伍日益壮大,并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民间画师;第三,大量使用金、银,艺术风格精致、细腻,色彩富丽堂皇。大昭寺在五世至八世以及十三世达赖喇嘛时期,先后扩建外院,增修楼房,壁画面积大增。壁画内容除大量的各类佛像、祖师像、坛城外,还出现了一些历史风俗画,如主殿的《松赞干布联姻图》,画廊中的《固始汗与第巴索朗饶丹》等。与早期吐蕃壁画相比较,人物衣着增多,并在服装和饰物上更精细入微,人物造型丰满,五官及手势布局严谨、准确,肌肉结构有明暗渲染,并能通过人物的主要特征及微妙的变化表达感情,明显地体现出世俗化倾向。大昭寺早期简洁、朴实的壁画艺术风格经过不断发展演变,形成代表藏民族艺术特色的浓艳风格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如用大片的金银来代替色彩,用莲花、山水、走兽及吉祥物代替单纯的背景,用各种富丽堂皇的精细图案装饰衣袍和道具,用色彩夺目的珠宝美化日轮,对花卉、云彩及环境进行明暗渲染,在日轮上增加了佛光。经过不断发展和演变,形成了带有浓郁地方色彩与民族精神的大昭寺壁画艺术。

  地位 大昭寺在藏传佛教寺院中,规模不大,但其地位和影响独占鳌头。拉萨市老城区就是以大昭寺为中心而形成的。大昭寺是一座供奉众多佛像、圣物供信徒膜拜的殿堂,是西藏佛教徒心目中的神圣殿堂。平时,信徒们的礼佛朝觐转经活动集中在这里进行,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各藏区信徒不远万里到拉萨大昭寺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前朝拜。大召寺还是藏汉民族团结友好的印证。崇祯十五年(1642)五世达赖喇嘛建立甘丹颇章政权后,噶厦及其下属办事机构设于大昭寺内。从此,西藏许多重大政治、宗教活动,如金瓶掣签仪式等在大昭寺内释迦殿释迦牟尼佛像前举行。西藏一些重大节庆活动、法会佛事,如每年藏历正月大祈愿法会也在这里举行。

  1961年大昭寺被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国家拨出巨款对大昭寺进行大规模维修。2000年11月,大昭寺作为布达拉宫的扩展项目被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013年10月,经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评定,拉萨大昭寺景区达到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被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为西藏继布达拉宫之后的第二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两尊佛像换了位
  大昭寺和小昭寺刚建成的时候,文成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供在小昭寺的主神殿;赤尊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八岁等身像,供在大昭寺南面的神座。到了公元663年,松赞干布的孙子芒松芒赞在位的时候,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了谣言,说是唐皇派了一支军队,要把文成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像夺回去。吐蕃王臣十分惊慌,便把文成公主带来的佛像,转移到了大昭寺,藏在南门的夹墙里,墙上还画了一幅文殊菩萨像。又把尼泊尔公主带来的佛像,搬到了小昭寺,安放在寺庙的主神殿。过了六十年,金城公主进藏,和藏主赤德祖赞结为夫妇,才把佛像从大昭寺夹墙里请了出来,供奉在大昭寺的主神殿。就这样,两尊佛像从此换了位置。

两次可怕的劫难
  第一次

  藏王赤德祖赞过世后,大权落在大臣玛香·春巴杰手中。玛香是吐蕃最有权势的豪门贵族,又是坚定不移的苯教拥挤者。他迫不及待地抛出一个名叫“小法”的政令,禁止任何臣民信仰佛教,释迦牟尼佛像也被弄到西藏和尼泊尔交界的吉隆地方。大昭寺改成了屠宰场。若干年以后,金城公主的儿子赤松德赞渐渐长大,登上了藏王的宝座,铲除了玛香,从吉降地方请回释迦牟尼佛像,重新归位在大昭寺。

  第二次

  时间不到五十年,西藏又掀起了第二次反佛狂潮。这次运动的发动者是赤松德赞的孙子、藏王达玛·乌东赞,因为他毁法灭佛、倒行逆施,引起佛教徒们的痛恨,给他取了个外号叫朗达玛,意思是鲁莽粗暴的公牛。这次反佛运动声势之高,规模之大,远远超过前一次。查封寺庙、焚烧经书、捣毁佛像、大昭寺的释迦牟尼佛一度又被扔进拉萨河。后来,佛教信徒们把它偷偷地埋了起来。

桑噶尔译师进行修复
  公元1076年,古格王孜德在阿里托林寺兴趣行盛大的火龙年法会,前后藏的宗教领袖和佛学大师们汇聚一堂,在法会上提出,大昭寺是雪域藏土的佛教圣殿,释迦牟尼佛像是民众信仰的中心,必须进行大规模的维修,重新对广大信徒香客开放。阿里桑噶尔译师帕巴西饶挺身而出,担负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