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噶举寺 所属分类:宗教 > 寺庙

噶举寺 藏传佛教噶举派寺院。位于亚东县下亚东乡。1747年创建。

  寺庙东西长50米,南北宽29米,四周砌3米土坯墙,山门位于西墙南端。进门为一庭院。大殿位于庭院东北部,坐北朝南,东西长25米,南北宽19米,平面呈“凸”字形。

  殿门前有5级石阶,门楼两层,底层为门廊,门廊壁画为1985年重绘。大殿正中为经堂,面阔3间,进深3间。经堂后部有1.2米高须弥座,上供莲花生大师泥塑像。经堂壁画也为1985年重新绘制。

  经堂西侧为护法神殿,面阔2间,进深3间,殿内佛像毁于“文革”中,但东西两壁仍保存原来的壁画,内容主要为密宗护法神祗,有金刚持、依怙神、吉祥天母等。壁画以线描为主,注重用晕染的手法表现层次和质感,与尼泊尔传人的“湿壁画法”有一定关系。

  经堂东侧的神殿属于格鲁派的护法神殿。在噶举寺南面原有一座格鲁派寺庙,名巴夏贡巴,1888年中英隆吐山战役后,遭废弃。1890年十三世达赖下令将巴夏贡巴护法神殿迁入噶举寺。护法神殿面阔2间,进深3间,殿内佛像、壁画毁于“文革”中。大殿原有两层,上层为噶举颇章及活佛住房,“文革”期间被毁,1985年重新修复。

  噶举寺活佛共传承了11代,在第八世活佛时期寺庙最为兴盛。噶举寺下辖分寺众多,其中6个在境外,在印度噶伦堡附近有噶举贡巴、白栋贡巴、德吉林贡巴;在不丹有当塔贡巴。

  噶举寺中的文物在“文革”期间散失,现藏文物有唐卡、绣品、四面铜观音像及驻藏大臣升泰题赠的“大放光明”木匾等。1996年噶举寺被列为西藏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


  噶举寺创建于1747年(藏历第十二绕迥之火虎年),由珠旺仓巴阿达和贡玛丹增尼达主持修建,距今已有十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属噶举派寺庙。据说,18世纪初,香巴噶举派僧人珠旺苍巴阿达来到亚东仁钦岗地方,向山主仁岗贡札讨要了一座传说为金亥母(光明天女,为胜乐金刚之妃)自然形成的山,在山的肚脐处一块平台上建了一座小寺,取名“仓札寺”。后由于仁钦岗野兽众多,经常危害牲畜,山主仁岗贡札求教于仓札寺喇嘛 丹增尼达,丹增尼达建议在仓札寺下方修建一座大寺庙以镇妖魔。于是在1747年就修建了这座噶举寺。

历代活佛


  噶举寺活佛共传承了十一代,依次是:

  第一世活佛,贡玛丹增尼达;第二世活佛,洽达洛追曲培;第三世活佛,杰哇次旺罗布;第四世活佛,欧金阿旺益西;第五世活佛,阿旺曲札嘉措;第六世活佛,阿旺曲吉嘉措;第七世活佛,贡桑曲莫嘉措;第八世活佛,格桑曲莫嘉措;第九世活佛,土登维丹;第十世活佛,桑吉嘉措;第十一世活佛,西绕登增。

寺内文物


  噶举寺内文物众多,主要有唐卡、绣品、四面观音铜像、观音像铜铸范等,甚为珍贵。

  四面观音铜像:通高30厘米,莲台宽30厘米。观音像束高髻,饰圆形7瓣团花耳环;半裸上身,颈戴项圈,胸饰项链、璎珞,饰臂钏、手镯,乳房丰满,披帛绕肩由小臂下垂,手结禅定印;下身着长裙,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

  观音像铜铸范:通高20厘米,底宽12厘米。铜范为双叶范:一叶为观音正观,一叶为观音背面。观音像束高髻,戴花冠,佩圆形团花耳环;裸上身,颈戴项圈、璎珞,胸部稍有起伏;披帛绕肩,戴臂钏、手镯;下着裙,结跏趺坐于仰覆莲座上,双手捧一化佛。两叶范相合为一平面吐三角形的圆锥体。

  释迦佛唐卡:长90厘米、宽60厘米。以蓝色为底色,用红、白、黄、绿四色绘成。主尊体为释迦佛像:螺髻,长耳垂肩,着袈裟,双手捧宝钵,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身后有圆形头光和背光。其中两侧为众度母蹲踞像。唐卡上部为须弥山,山中绘有汉式楼阁;须弥山左侧绘有释迦佛、菩萨、吐蕃法王的小型跏趺坐像及覆钵式佛塔,右侧为宗喀巴和二弟子的小型跏趺坐像及覆钵式佛塔;下部为菩萨、护法神像及覆钵式佛塔。属清代精品。

  天王唐卡:长90厘米,宽60厘米。以绿、白、红、黄、蓝五色绘制,绿色调浓重。主体为北方多闻天王,藏语称“那姆赛”,身着戎装,戴盔挂甲,右手执伞,左手握鼠,骑白狮,身后有圆形头光。天王四周环绕汉式楼阁,庭院中有皆身着戎装的骑士。唐卡上部为两排小型佛跏趺坐像,佛像中间为宗喀巴及二弟子三像。属清代珍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