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水利事业 所属分类:经济 > 农业

水利事业 西藏水利建设在江河治理、农田水利建设、水土保持、农村水电等方面取得了成就。西藏水利建设经过三个发展时期:1952~1959年水利建设起步时期,西藏修建了一批简易水利工程,1952年西藏组建了第一个专业水利技术队伍——昌都水利组,在江孜县修建车仁灌区;1960~1978年为水利建设稳定发展时期,到1978年底,共修建各类水利工程1.6万多处,耕地保灌面积5.8万公顷;1979~2000年为水利建设快速发展时期,水利投资项目进一步扩大,一大批骨干工程相继修建。“九五”期间,全区共完成水利建设投资31.88亿元,其中地方投资22.58亿元,区、地、县三级及群众劳务投入9.3亿元。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后,国家水利部召开第二次援藏工作会议,确定了总投资48.85亿元的援藏规划。2001年完成水利投资7亿元,2002年完成水利投资8亿元。

  水土保持 西藏高原属高寒草甸和草原区,大部分地区植被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水土保持能力差,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面积103.42万平方千米,占自治区总面积的84.19%,其中水力侵蚀占5.05%,风力侵蚀占4.12%,融冻侵蚀占75.02%。20世纪末,西藏通过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以及小流域治理试点等工作,共治理水土流失约10万公顷,其中种树种草约4万公顷。在这些水土保持治理区内,通过综合治理,减少土壤侵蚀,减轻风沙灾害,维持生态平衡,促进农牧林业的发展。但由于全区水土流失面积大,生态环境恶劣,全区各主要江河的年径流量变化幅度呈递增趋势,湖泊退化现象严重。1995年后,各种水旱灾害发生频繁,水土流失加剧。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生态建设的一个重要措施,通过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耕作措施,有效地根治水土流失、水旱灾害,促进河谷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十五”期间,将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和“三江流域”开展100个小流域综合治理,治理总面积1000平方千米。总投资2.1亿元,其中“十五”期间投资1.5亿元,建设期7年。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年蓄水能力达到8亿立方米,保土能力12亿吨。同时,生态效益突出,林草覆盖率大大提高,风沙危害得到控制,增强农业生产抗御干旱、洪涝的能力,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西藏已编制完成《西藏自治区水土保持规划》。小流域综合治理从1999年启动示范建设,2000年已开展了热堆、扎囊县朗赛林等小流域治理工程项目,2001年完成日朗、夏鲁以及长江上游贡觉、芒康、江达三县以及雍布康、桑耶等工程的启动工作。至2001年,西藏投资6000多万元启动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对全区的水土流失进行全面监测,西藏共投入3680多万元,种植水土保持林5.3万公顷,种苗6.7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66平方千米,启动了拉萨市曲水县热堆沟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开展了江孜、尼木等县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

  农田水利建设 到1997年底,全区有农田水利工程设施27816处,其中输水工程22231处,蓄水工程5146处,提水工程439处。各类大小灌溉沟渠22106处,长34734千米;水库50座,库容13.66亿立方米;塘坝5096座,蓄水容积1101万立方米;电力提灌站68座,装机6.7兆瓦;农用机(电)井、大口井371眼,总井深5434米;输水管道工程125处,长334千米。农田水利工程设施使全区形成了3个大型灌区,万亩以上灌区61个,千亩以上灌区445个,千亩以下灌区2796个,农田水利工程控制灌溉面积19.95万公顷,林地灌溉面积1.61万公顷,草场灌溉面积15.25万公顷。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年输水能力800立方米/秒,供水能力25亿立方米。

  蓄水工程 西藏高原耕地较为分散,年内降水时空分布不均,许多地区干旱缺水。20世纪60年代末,西藏开始在河流上游修建较大的蓄水工程。冲巴湖水库总库容6.61亿立方米,调洪库容0.3亿立方米,有效库容1.32亿立方米,死库容5.14亿立方米。莽错水库总库容2.7亿立方米,有效及调洪库容0.6亿立方米。

  提水工程 西藏部分耕地处于江河两岸较高的台地上,由于河床切割深或水流比较平缓,修渠引水难度大。但是耕地肥沃,气候温暖,适宜农作物生长。为解决这些矛盾,在西藏水利建设方面,着力发展一些提水工程。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拉萨地区和藏东南地区修建了一批水能泵提灌站,如八宿县的水轮泵提灌站、日喀则的昌果提灌站等。70年代后,西藏农村小水电站建设使电力提灌工程也有一定发展。到1997年,西藏已建成大小提灌站120余座,总装机7000千瓦,灌溉面积15万亩。

  治涝工程 西藏大部分耕地均在江河两岸的河谷平原上,沿江河的部分耕地较低,雨季容易积水成涝。年楚河两岸的土地有5万亩,贡嘎县沿雅鲁藏布江的耕地有1万余亩,达孜县、林周县等沿拉萨河的耕地有2万亩,这些耕地均处低洼地带,雨季容易受涝。20世纪60年代,通过采取挖沟排水,降低水位,把部分地区耕地改变成旱地。80年代,在贡嘎县万余亩沿江涝地上修起了8座排灌站,改变了下雨地涝的状况,使亩产由80千克提高到170千克。西藏约有10万余亩涝洼地,经过30多年的治理,已有80%的耕地解决了涝灾问题。

  防洪工程 西藏是一个洪涝灾害频繁的地区,人口集中的城镇和大部分农田主要分布在江河沿岸的河谷平原上。西藏首府拉萨市位于拉萨河中段北侧;日喀则市东临年楚河,北依雅鲁藏布江;山南泽当镇在雅鲁藏布江南岸;林芝八一镇地处尼洋河畔;昌都镇建在澜沧江两条支流汇合处。这些江河的洪水对沿江河的城镇安全威胁极大,防洪工程对城镇、农田的安全至关重要。1954、1962年拉萨河水泛滥,洪水侵入拉萨市区,沿岸耕地全部被淹。西藏和平解放后,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江河治理工作,先后修建了大批防洪工程。西藏防洪工程建设,对人口相对集中、城市分布较多的拉萨河、年楚河、雅砻河、尼洋河为治理重点,以保护重要城镇和江河沿岸农田为目标。在江河治理的同时,还对部分湖泊及泥石流多发地带进行重点治理。到1997年,西藏的城镇河道堤防工程已有17处,总长约246千米。拉萨市的城市防洪工程主要是在拉萨市城区拉萨河河岸修筑28千米的防洪河堤,防洪堤设计标准为20年一遇洪水。日喀则市的防洪工程是在年楚河两岸修筑202.5千米的堤防,治理长度63.63千米,防洪标准分别为30年一遇和50年一遇。八一镇的防洪堤是在尼洋河两岸城区段修筑14.63千米,设计标准为50年一遇洪水。昌都镇的防洪堤是在澜沧江、扎曲汇合处区段修筑堤防7.14千米,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山南地区泽当镇雅砻河两岸和机场段雅鲁藏布江右岸修筑堤防44.4千米,防洪标准50年一遇。那曲镇色尼河、次曲河两岸城区段修筑堤防10千米,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阿里狮泉河镇城区段修筑堤防6千米,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

  水文建设 西藏和平解放后,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调查水资源,建立西藏水文观测站点。1952年在澜沧江上建立的昌都水文站,监测扎曲段和昂曲段水位,标志着西藏水文科学观测的开始。1954年水利部派遣水文技术人员陆续进藏开展水文工作。同年5月,正式成立拉萨一等水文站,初步规划西藏水文站网,并先后在雅鲁藏布江、澜沧江、怒江、察隅河、拉萨河上设立20多个水文(位)站,西藏水文建设迅速发展起来。1957年西藏水文站网作了大规模的调整压缩,只保留雅鲁藏布江上奴各沙、羊村、奴下3个站和拉萨河上的拉萨水文站。到1965年,西藏共有水文站11处(9处水文站、2处水位站),水化学取样点2处,地下水观测点1处,悬移质泥沙观测点5处。1975年自治区对西藏水文站网作了相应的调整和充实,为年楚河流域商品粮基地增设了4处水文站,先后在拉萨市和羊卓雍错建立大型陆上水面蒸发场,填补了中国高原水面蒸发研究的空白。进入20世纪90年代,西藏水文建设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建立和发展一批专用水文站。到1997年,自治区水文站由建站初期单纯的收集水文资料,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站网规模,专门从事水文勘测、水资源调查评价、水文情报预报、水环境监测以及水文分析研究的专业队伍。西藏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原名西藏水文总站,成立于1956年10月,1991年改现名,全局有工作人员278人,其中有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45人,助理工程师83人,先后在拉萨市和昌都、林芝、日喀则、阿里地区、羊卓雍错流域相应建立了水文水资源勘测大队,拥有各类水文站42处,水质监测点36个。到2000年,全区共布设基本水文站23个、水位站8个、雨量站39个、水质监测站36个、地下水监测点20处、经流(蒸发)实验站2个、水情站27个、其他部门管理水文站1个。西藏水文数据库是国家水文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1993年开始建设,1996年完成西藏水文数据库建设,对大量的水文数据加工处理,实现了计算机管理。1997年西藏水文资料数据库项目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1998年后完成《拉萨市水文图集》、《牧区水利规划》、《西藏水利手册》、《西藏自治区国土规划——水资源》、《西藏科技志——水利、水文》、《西藏测绘志——水文》、《拉萨地区水资源调查评价》、《西藏自治区水资源保护规划》、《西藏自治区防洪指挥系统总体设计》、1997~2000年《西藏自治区水资源公报》、《西藏水文测验手册》等各项科技成果。发表论文120余篇,出版论文集四辑,其中在国际性学术交流会上发表或交流学术论文20余篇,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拉萨市科技一等奖1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