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班戈县 所属分类:区划地名 > 那曲地区

班戈县 那曲地区辖县。位于自治区中部,东临那曲县,南接当雄县、南木林县,西连申扎县,北至安多县、双湖特别区。班戈,系藏语“吉祥保护神”之意。因境内班戈错而得名。清朝时期,属西藏北方四部落中的朗如宗,归驻藏大臣管辖。1942年设江龙宗。1959年,江龙宗分为青龙县和班戈县。次年,青龙县改称达木萨迦县。1964年达木萨迦县并入班戈县。1978年,班戈县的双湖办事处(今称双湖特别区)成立,班戈县的色瓦区划归双湖办事处管辖。总面积约101992平方千米(包括双湖特别区)。县政府驻地普保镇。辖4个镇、6个乡。总人口3.34万,藏族占总人口的99.6%。

  自然地理 地处青藏高原中部,属南羌塘高原湖盆地区。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北高南低,平均海拔4700米。境内山峰林立,湖泊众多。主要山脉有念青唐古拉山、昆仑山、可可西里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西亚岗等,其中念青唐古拉山主峰海拔7117米。境内的普若岗日冰川海拔6482米,是世界上除南极、北极外最大的冰川。主要湖泊有纳木错、色林错、多格仁错、美日切错、巴木错等98处,多为咸水湖。纳木错位于县内东南部,西部的色林错又称奇林错,意为“威光映照的魔鬼湖”,是西藏第二大湖。主要河流有暂曲、昂曲、桌曲、江龙玛曲、荣前曲、佳鲁曲等20条,均为内陆河。普保河将全县分割为南、北两部分:南部位于纳木错畔,水草丰富,适宜牧牛;北部多为干旱和半荒漠草场,气候恶劣,干旱少雨。属高原亚寒带半干旱季风型气候区,气候寒冷,空气稀薄,四季不分明,冬长无夏,多风雪天气,年温差相对大于日温差。年均气温-0.6℃,年均日照时数2954小时,年均降水量308.3毫米,多集中于6~9月,无绝对无霜期,相对无霜期40天。自然灾害主要有风灾、雪灾和霜灾。年均8级以上大风85天,多在春季。主要矿产有锡、硼、砂金、铬铁、玉石、云母、油页岩、紫水晶等。部分湖中储有盐、芒硝、石膏等。班戈错、杜佳里湖储硼14.93万吨,保有储量9.67万吨;油页岩储量9062万吨。野生动物有熊、狼、岩羊、黄羊、马熊、旱獭、狐狸、秃鹫、獐子、雪豹及猞猁、高原兔等,其中野驴、盘羊、藏羚羊、野牦牛等是青藏高原特有动物。鸟类有秃鹫、大雁、黑颈鹤、赤麻鸭、藏雪鸡、棕头鸥、秋沙鸭、斑头雁等。鱼类有裂腹鱼、裸裂尻鱼等,均属高原特有品种。药用植物有麻黄、红花、刺参、红尘、大黄、虎耳草、雪莲花、葫芦苗、青活麻、高山党参等40余种。

  经济 班戈县为纯牧业县。200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207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8397万元,第二产业985万元,第三产业2688万元。全县人均收入1265.73元。牧业总产值8863万元,年末牲畜存栏119.94万头(只),肉类总产量5257.52吨,奶类产量3265.35吨,羊毛产量554.51吨。县内工业主要有少量畜产品的加工等手工业,工业总产值7万元。1959年前无公路,运输靠畜驮人背。1959年修建了通往那曲、申扎、文部、双湖等地的公路,全县94%的乡通公路。通往那曲的黑昌公路是境内的交通枢纽。

  文教体卫 有电视卫星差转台1座,电视覆盖率25.3%,广播覆盖率7%。县电影院可容纳600余人,有乡级电影队10个,文艺宣传队1个。县阅览室藏书5000余册。盛行民歌和锅庄舞,民间故事多以《格萨尔王传》内容为主。全县共有各类学校15所,其中中学1所,小学13所,职业学校1所。教师106人,在校生2206人,适龄儿童入学率48%,中学升学率90%,小学升学率100%。民间体育活动有举重、赛马、射击、俄尔杂(利用牛、羊毛编织而成的甩石器具)等项目的比赛。民间棋类有王棋、多目棋、大追鹿棋,还有藏牌和骰子等。境内有县医院1所,卫生所18个,医务人员75名,科室12个,病床25张。全县共有10个乡镇、93个行政村(居委会)建立了合作医疗制度,覆盖率分别为100%和97.9%。

  民俗旅游 县境内史前时期的其多山洞穴岩画点于1996年被列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境内有西藏最大的湖泊纳木错,每年都有来自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及西藏各地的佛教徒转湖朝拜。2001年西藏建立藏北纳木错自然保护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