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尼木县 所属分类:区划地名 > 拉萨市

尼木县 拉萨市辖县。位于自治区中南部,距拉萨市147千米,系西藏前、后藏的结合部。西部与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相邻,东部与曲水县相接,南部与日喀则地区仁布县、山南地区浪卡子县相连,北与当雄县接壤。总面积3275平方千米。尼木,系藏语“麦穗顶端”之意。元朝时译为“聂摩”,明朝时被译成“聂母”,而清朝则称作“尼莫”、“尼穆”等。原尼木境内分设尼木宗和麻江宗,1959年合并为尼木县,隶属拉萨市管辖。辖1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地塔荣镇。总人口2.92万,藏族占总人口的99.6%。
 
  自然地理 地处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北部为山地,南部为河谷平原。最高点为麻江乡境内海拔7048米的穷母岗峰;最低点为玛曲河汇人雅鲁藏布江处,海拔3700米。全县平均海拔4000余米。塔荣镇海拔3809米。主要河流有尼木玛曲等,为雅鲁藏布江支流。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型气候区,四季气候变化明显,太阳辐射强,雨量集中。年均日照2947.2小时,无霜期约100天,降水量324.2毫米,年均温度7.8℃。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山洪、泥石流、滑坡、虫灾、霜冻、冰雹等。1988年曾发生水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2万元。矿产主要有铜、钼、泥炭、地热、大理石等。野生动物主要有豹、獐、狗熊、野鸡、猞猁、黑颈鹤、贝母鸡等。野生植物主要有贝母、虫草、黄连、雪莲花等。
 
  经济 尼木县经济以农业为主,农牧结合为其特点。200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9313万元,其中第一产业4149万元,第二产业1334万元,第三产业3830万元。①农业。盛产白青稞、高原畜产品及高原鱼类。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44万元,其中农业3149万元,林业214万元,牧业1981万元。共有耕地2828公顷,农作物播种面积2834公顷,其中粮食作物2549公顷,油料作物229公顷。粮食总产量1.48万吨,油菜籽0.11万吨。年末牲畜存栏17.35万头(只),肉类总产量1241.40吨,奶类产量1933.50吨,羊毛产量48.20吨。有林地1.707万公顷,主要为灌木,部分为人工林。草场面积26.5万公顷,水流域面积800公顷。农作物有青稞、春小麦、豌豆、玉米及其他杂粮,经济作物以油菜为主。主要饲养牦牛、犏牛、绵羊、山羊、马、骡、猪等。②工业。工业总产值550万元,全县有工商企业18家,初步形成藏香、藏纸、铜矿、电力、食品等门类齐全,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业体系。工业以民族手工业为主,主要产品有氆氇、藏香、藏纸、陶器等。尼木县是青藏高原上著名的藏香之乡,又是青藏高原藏香的主要原料的惟一产地。1000多年来,吞巴乡藏香加工为当地主要的经济来源,藏香收入已占到当地经济总收入的80%以上。塔荣电站装机容量1000千瓦。投资700万元的东风干渠建成。县境大理石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③交通运输。境内的主要交通干线中尼公路穿过西北部麻江乡境内,318国道自县城南部连结拉萨和曰喀则。全县乡镇均通简易公路。全县电话通讯均实行全国程控联网。
 
  科教文体卫 全县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35人,其中高级职称者24人。到2000年,全县有4项科技成果获市以上科技进步奖。尼木县自古就有很浓的文化氛围,文化教育兴盛,1751年创办第一所僧官学校,1916年创办了医算学校,是当时西藏地方政府的医算机构,也是西藏惟一的一所高等学府。全县共有各类学校35所,初级中学1所,中心小学8所,村完全小学4所,教学点22个。共有在校生4499人,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8.16%。全县办有尼木县有线电视台、人民广播电台,各乡均有差转台和单收站。民间赛马、射箭等体育项目比赛频繁。县内有县人民医院1所,卫生防疫站1个,乡卫生所7个,村卫生室21个。北京市顺义区与尼木县建立了对口支援关系。1995年顺义区为尼木县援助20万元发展资金。1997年又援助50万元,帮助尼木县完成了县城上下水工程,从此结束了尼木县居民用水人背畜驮的历史。1998年顺义区为改善尼木县的基础设施建设,援助120万元建设资金。
 
  民俗旅游 尼木县名胜古迹有宁玛派的早期圣地托噶、巴古比如字那寺、日措卓瓦曲登寺、切嘎却德寺、尼木铁索桥等。其中巴古比如字那寺有1200年前莲花生修建的3个修行洞(也是大译师白若杂纳的修行洞);日措卓瓦曲登寺有元代的佛塔;切嘎却德寺系8世纪赤松德赞修建,1996年被列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西藏噶举派高僧唐东杰布建造的尼木铁索桥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吞弥·桑布扎出生于吞巴乡吞巴村。尼木传统手工艺是吞巴村人的手工藏香,相传为吞弥·桑布扎传授。藏香、藏纸、雕版(木刻雕版印经)并称“尼木三绝”。县内3个乡有地下温泉。白面具藏戏是延续五世达赖时期创作的,哲蚌寺雪顿节演出均以尼木县白面具藏戏为序幕和收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