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牛皮筏 所属分类:经济 > 交通运输

牛皮筏 以牦牛皮制作的水路交通工具。

  西藏地区,河流众多,地形复杂,河床沉积巨石,河水湍急。为适应这种自然环境,藏族人创制了牛皮筏这种水上交通工具。在西藏年楚河、尼洋河、狮泉河和雅鲁藏布江、澜沧江、怒江上均有牛皮筏的使用。

  牛皮筏起源很早,唐代居住在康区境内的东女国与汉地的水路交通就已开始使用牛皮筏。古代康藏广大地区,如傍水而建的道孚、甘孜、邓柯、昌都、拉萨、日喀则等许多城镇,均使用牛皮筏。牛皮筏吃水浅,牛皮入水一经浸泡,有弹性,对水中暗礁等物耐撞击、耐磨,特别适合于西藏河流的特点。

  牛皮筏的构造简单,以坚硬、有弹性的树木做骨架,将牦牛皮拼对缝合,以湿牛皮包在骨架上,用牛皮绳子捆紧绷好、晒干、擦油定型。为避免牛皮缝口处进水,多采用牛羊油加以密封。牛皮筏一般船身长3米、高1米、宽2米左右。其形状有圆形和梯形两种,每船均由1名船夫操作,通常能容纳3~8人,也有将4个牛皮筏绑在一起使用的。另外,牛皮筏轻便灵活,重量只有30~40千克,船工可随时搬运,遇水可撑舟、上路则背在肩上,十分方便。

  牛皮筏在西藏高原长期盛行不衰,除了轻便灵活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制作工艺简便,成本低,所用木架、牛皮、牦牛绳(或皮绳)均由自己制造。

发展历史

  皮筏发展到宋代,已经日趋完善,使用范围也从黄河中上游扩展到中下游。宋神宗时,苏辙上过一份奏议,说中原地区已有官方大量制作“浑脱”。“访闻河北道近岁为羊浑脱,动以千计”宋代的河北道约当于今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山西全境。可见当时“浑脱”的使用已相当普遍。

  这时的“浑脱”,既作为民用,也可作为军用;既可将“浑脱”拼组成筏,也可携带单个皮囊备作渡河之用。当时的西夏军队,就装备有“浑脱”。西夏建都银川,黄河流经其国。“浑脱”就成了夏国的主要过渡工具。公元九八四年,宋遣供奉官王延德出使高昌,由夏州西北行,“……次历茅女涡子族,族临黄河,以羊皮为囊,吹气实之浮于水,或以橐驼牵木筏而渡。”这句话出自王延德的《行记》。茅女涡子族是西夏党项族的一支。他们居住在黄河边,主要过渡工具便是“浑脱”。

  到了明代,又出现了大量的牛皮筏。嘉靖十年(1531年),今内蒙河套内居住着鞑靼族的吉囊部。在明朝军事力量的压迫下,他们就是“用牛皮为浑脱,渡入山后”的。据《嘉靖宁夏新志》载,鞑靼族由东而西逾贺兰山,一般走打桤口(今大武口),而他们以牛皮为“浑脱”渡河之处,当在今陶乐县。要渡送整个部落,牛皮“浑脱”的数量必相当可观。牛皮“浑脱”的出现,无疑是皮筏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皮筏作为水上运输工具从事长途运输,是清代之事。据解放初期的一些老筏工回忆,清代光绪中叶,黄河中上游就有了从事长途运货的专业筏户。民国年间,由于对外贸易的开展,内地制革、毛纺等轻工业的兴起,甘、宁、青三省的皮毛、药材等物资亟待外运。而这一地区又远介边陲,交通梗阻,于是,皮筏运输业便兴旺起来。

  一九三六年四月,著名新闻记者范长江以《大公报》记者的身份,由兰州到宁夏采访。因无其它交通工具,只好乘牛皮筏顺流而下。

种类

  牛皮筏一般作长途运输用。牛皮囊以生牛皮制作,多不充气,填以羊毛之类的轻泡货物,使用寿命可达七万二千余公里。

  牛皮筏按吨位可分三种:

  一、大型者:以一百二十八个皮囊组拼,需用水手十人,载重约二十吨;

  二、中型者:有六十四个皮囊,用水手六人,载重约十吨;

  三、小型者:有三十二个皮囊,用水手四人,载重约五吨。

《拉萨掌故》节选

  牛皮船,这种航运工具,公元一世纪前后,已经出现在西藏高原的河流和湖泊上。它是用柳条支撑牦牛皮制成的,具有很强的柔韧性,不怕礁石和险滩。一只船大约能运载四百公斤左右的人畜和货物。船夫们从墨竹工卡起行,经过达孜县的德庆镇、拉萨城和曲水县的聂当镇,前后四天时间,到达雅鲁藏布的汇合口,再转道山南的贡嘎、桑日、泽当等城镇。牛皮船只能日行,不能夜航。船夫们夜晚把船撑在河滩上,大伙儿围着篝火野餐,在月光下唱歌跳舞,讲故事。牛皮船只能顺水而下,不能逆水行舟。返程时船夫们必须把船晾干,背在背上翻山越岭回到拉萨河的上游。一只船大约重六十公斤左右。船夫的被子和食物由一只老绵羊驮着,他俩相依相伴,翻山越岭,走过艰难的路程。船夫咿咿呀呀的歌,羊铃叮叮当当的响,也能消除一些旅途的疲劳和寂寞。(作者:廖东凡)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