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中尼边界 所属分类:历史 >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中尼边界 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南坡,北邻中国西藏。

  4世纪初,始与中国往来,同时有大批西藏农牧民在尼泊尔北部和东部山区定居,发展农牧业。西藏和尼泊尔的传统习惯边界线从卡利河和丁喀河的分水岭与孔雀河支系为一方;另一方从丁喀河的分水岭的相交处起,沿喜马拉雅山脉,至东面的卡尔河查布克河的分水岭,与卡尔河和罗那河的分水岭的相交处为止,全长1111.47千米。

  清咸丰六年(1856)藏尼战争期间,尼泊尔占领了原属西藏的尼米、玉买、牙利等地。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曾与尼泊尔政府交涉,双方同意将尼米土地归尼泊尔控制,但其居民向西藏地方政府交税。此后,藏尼地方官员就尼米、玉买、牙利等地的问题时常发生争论。

  1960年3月中尼建交后,双方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尼泊尔国王陛下政府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协议》。协议中指出,两国全部边界以现有的传统习惯线为基础,科学地划出和正式地标定。随即,中尼两国政府组成联合委员会,由委员会派出若干小组,进行实地勘察、测绘。根据各自实际管辖的情况,对双方曾有争议的地段,确定由尼泊尔管辖的有尼米、玉买、汝、巴布、孔布、辛萨、牙利、综奇等;而仁巴草场、热索哈根、邦匈等地方归中国西藏地方管辖。因双方测绘、勘察人员均无法对珠穆朗玛峰进行勘察,故经两国政府商定,以最高山顶为界,北侧属中国,南侧属尼泊尔。从此,确定了中尼两国边界线。

  1961年10月,中尼双方正式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尼泊尔王国的边界条约》。该条约签订后,双方在两国边界线上立界桩。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