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赤斑羚 所属分类:自然地理 > 野生动物

赤斑羚 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别名红斑羚。分布于西藏林芝、波密、墨脱、察隅、米林等地。1979年首次在西藏发现。典型的林栖动物,多生活在海拔1500~4000米林内较空旷处或林缘多巨岩陡坡的地方。随雪线变化而有季节性垂直迁徙现象,夏季活跃于森林上缘及草甸灌丛中,冬季则下移至林区下缘活动,活动范围较固定。性机警,步履轻盈,多成对或集群活动。早晨和午后觅食,主要以植物的嫩芽、绿叶为食。体长95~105厘米,肩高60~70厘米,重约28千克。雌、雄均具一对黑角,四肢粗壮,蹄较大,体型与斑羚相似。头部、颈、体背以及四肢均为红棕色,腹面黄褐色,体侧稍显浅淡,上、下唇灰白色,尾褐黑色,长度不超过10厘米,背上沿脊椎到尾部有一道黑色条纹。冬季为繁殖期,6~8月份产仔,每胎1~2仔。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赤斑羚
中文别名:红青羊、红山羊、红斑羚
拉丁学名:Naemorhedus cranbrooki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Hayman(1961)
英文俗名: S.China Goral

分类地位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偶蹄目 Artiodactyla
科: 牛科 Bovidae
亚科:羊亚科 Caprinae
属: 斑羚属 Naemorhedus

动物特征

  体长95~105厘米,肩高60~70厘米,体重为20千克左右。四肢粗壮,蹄子较大。雌雄均具一对黑色角,短而圆,向上后方倾斜,基部有环棱。体型与斑羚相似,但头部、颈、体背以及四肢(除外侧上段污白色外)均为红棕色,背部中央具有一条黑褐色的纵纹,比斑羚略显宽阔,腹面黄褐色,体侧稍显浅淡。鼠鼷部为棕白色,喉部没有白斑,体毛柔软,远看时有如赤狐一般,十分美丽。不同于斑羚,但在头顶上的双角之间有一小块白斑,体毛柔软,远看时有如赤狐一般,十分美丽。上、下唇灰白色。尾巴较短,褐黑色,长度不超过10厘米。

分布范围


  分布区非常小。国外见于缅甸北部及相邻的印度阿萨姆东部地区。在中国分布限于西藏东南部的察隅、波密及米林县;雅鲁藏布江畔的加查、朗县,墨脱以及林芝等县,南伸至云南北部的怒江以西。已知分布区为北纬27°-29°30′,东经94°98′之间的范围内。

生活环境


  典型的林栖动物,栖息的海拔高度范围较小。栖于2000-4000m的空旷区或林缘多岩陡坡山地,活动范围也不大,但有季节垂直迁移,夏季在森林上缘的草甸或灌丛生活,冬季随雪线下降至混交林带活动。

生活习性


  赤斑羚为典型的林栖动物,终年栖息于海拔1500~4000米之间的高山、亚高山常绿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内,喜欢在山势险峻、水急林密、巨岩陡坡的深山峡谷地区活动,宽大的蹄子适于攀登,能在悬崖峭壁上奔跑跳跃,如履平地。早晨和下午活动较多,一般成对或几只结成小群,外出觅食和饮水,主要以草本植物和树叶等为食。中午大多在隐蔽的石板上休息。性情机警,活动前先要在四处窥探,确认没有危险才慢步前进,一旦受惊便立即窜入附近的隐蔽处躲藏起来,很少作长距离的奔逃。


  性机警,步履轻盈,受惊后迅速窜入附近躲藏。多成对或集群活动,早晨和午后觅食,主要以植物的嫩芽、绿叶为食。早晨和午后觅食、饮水,饮水地方较为固定。这一特殊的习惯往往导致其覆没于猎人之手。

生长繁殖


  冬季为繁殖期。赤斑羚一般在11~12月份及1月发情,雌兽的表现为活动迟钝,愿意接受雄兽的嗅闻,高潮时每天接受爬跨10~15次。雌兽的怀孕期为6个月左右,此时乳房开始膨大,周围的被毛变稀,喜欢休息。发情周期20.2±4天,发情持续时间27.1±18.5小时,怀孕期223.8±2.4天。分娩大多在翌年5~6月份(1982年4月也采获到春季出生的幼羚),时间需要1个小时左右。每胎1~2仔。幼仔出生后即可站立、吃奶,100天以后能够独立生活。

种群现状


  人类科学史上最早于1961年在缅甸伊洛瓦底江上游的阿敦河岸发现赤斑羚。中国于1973年在西藏地区发现,仅分布于喜马拉雅山东端之间的林芝、波密、墨脱、察隅、米林五县境内部分相互连接的高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内。由于多年被人追捕,现在赤斑羚已被压缩到帕隆藏布江与雅鲁藏布江的大拐弯相汇合处的波密(通麦)、林芝(东久、帕隆、八玉)、墨脱一带的高山险峻、水急林密、巨岩陡坡、人迹罕至的深山峡谷地区。可谓是躲藏到世界上最偏僻的深山“闺秀”中,目前主要分布区域东西不足110公里,南北不足150公里。西藏赤斑羚总数量不足1500只,但每年有200只以上被猎杀。据调查仅林芝县东久乡、帕隆乡、八玉乡每年猎杀过斑羚达成150只以上。经过进一步的种群数量分析,如果照目前状况继续下去,到本世纪末,赤斑羚将在中国绝迹。

  赤斑羚被人类科学史上发现不足30年,种群数量极少,分布区域极窄。现在分布区内主要受门巴族、珞巴族和爱好狩猎的部分藏族猎人们的威胁。特别是从1970年以后猎人们狩猎工具或狩猎方式不断改进,由弓箭至刀枪,现在已不用土枪而更换为猎枪和响声小、命中率高的小口径步枪,猎捕率愈来愈高。此外还用绝灭种群的钢丝套等狩猎器械,致使赤斑羚的活动随时潜伏着生命危险。

  赤斑羚又是在分布区内野生动物中被猎人列为重要的狩猎对象之一。当地猎人非常喜欢猎捕赤斑羚,它不仅肉味鲜美,更重要的是毛皮颜色为棕红色,皮板柔软耐用,毛色美丽有光泽。用两张皮做一件十分漂亮的“日盖古秀”(工布藏装),能防雨,更能御寒。主要狩猎期是12月至翌年3月。高山上降雪以后,赤斑羚多转移到海拔较低的2500—3000米的常绿阔叶林内。此期又是该地区的旱季,猎人们伺机大量捕杀,成为赤斑羚最厄运的时期。

  由于赤斑羚分布过于狭窄,人类文明社会对它了解的时间十分短暂,可以说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所以一直没有被社会重视。赤斑羚的真正价值不仅是当地猎人所知道的“皮是制衣的最佳原料,肉是人们的高级美味”至目前为止在世界上对赤斑羚的研究仍为一个空白。但可以肯定,赤斑羚的基因价值、科研价值、观赏价值、生态价值等用金钱是无法估算的。大自然的奥秘是无穷的,人类的认识是无限的。随着生物学、遗传学、医药学、仿生学、遗传工程等科学技术的发展,赤斑羚也会和其他野生动物一样对人类的意义和作用越来越大。

  目前,野生动物世界中赤斑羚这一高等物种已濒临岌岌可危的处境,如再不采取严厉的保护措施,将有灭绝的危险,1979年,上海动物园在西藏米林4500m的山顶上,共观察到3次6只,并组织活捕19只(成活7只),据此估计,在当地还有相对较高的密度和数量,但分布区相当狭小。

  1989年时估计总数量不足1500只,每年捕杀量超过200只。是因为赤斑羚肉味鲜美、毛色艳丽和皮质柔软,1980年后每年猎杀的赤斑羚就高达150只以上,所以亟待加强宣传教育和积极保护,使乱捕滥猎的现象得以控制。

致危因素


  当地居民以赤斑羚皮做鼓袖为荣,也为食用而捕杀,对种群有致命影响,近年来对森林的采伐加速,这将是对赤斑羚潜在的威胁。

保护措施


  中国在其分布区建立了国家级墨脱(西藏,626km2)、察隅(西藏,1014km2)、波密风乡(46km2)、东久(西藏,22600hm2)自然保护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