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长尾叶猴 所属分类:自然地理 > 野生动物

长尾叶猴 西藏珍稀动物,国家一类保护动物。主要分布于西藏墨脱、亚东、樟木口岸、吉隆及门隅、珞瑜地区,以及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有喜马拉雅和亚东两个亚种,栖息在海拔2800米以下,常活动于温暖湿润的热带雨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有时也在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中活动。在树上异常活跃,在地面也能行走,常集群活动,一般数十只为一群。体长约70厘米,体重约20千克。尾长超过体长,故而得名。身披灰黄褐色长毛,头顶冠毛,颊毛和眉毛发达,眉毛向前突出,头、面、颏、喉都长有白毛。每个猴群各自占有活动范围,约30~60平方千米。长尾叶猴喜食各种果子、树叶、嫩芽、花朵等。通常清晨觅食,中午歇息,下午进行活动和进食,傍晚回到树上睡觉。长尾叶猴分布区狭窄,数量少,在中国仅分布在西藏,数量约为1000只。西藏境内建立了江村、樟木沟、吉隆自然保护区。

  藏名音译: 萨拉、栅
  别名:长尾猴 白脸猴
  英文名:Himalayan Langllr
  学名:Presbtis entellus
  门: 脊椎动物门
  纲: 哺乳纲
  目: 灵长目
  科: 猴科 Cercopithecidae 

主要特征


  体长约70cm,体重约20kg。尾长超过体长。颊毛和眉毛发达。长尾叶猴以几乎与身长相当甚或更长的尾部得名。身披灰黄褐色长毛(有的毛色暗些)。头顶冠毛,真如戴着一顶帽。眉毛向前长出,也很长。头、面、颏、喉都长有白毛,长相颇为潇洒。但初生时毛色不同,为棕黑色,到二至五个月大时成为浅灰色,随后逐渐变成黄褐色,成年才转成灰黄褐色。

分布


  西藏分布于墨脱、亚东、樟木口岸、吉隆及门隅、洛渝地区,有喜马拉雅(P. e. schistaceus)和亚东(P. e. lania)两个亚种。国外见于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

习性及生境


   栖息地海拔高度在2800m以下。常活动于温暖湿润的热带雨林和亚热带常绿阔时林中,有时也在温带针阔时混交林中活动。在树上异常活跃,在地面上也能行走。常集群活动,一般数十只为一群,1988年5月,调查队在吉隆村附近森林中遇见两群,分别为32只和97只。

  长尾叶猴常在河谷两旁林间石崖上出没,也有与熊猴在一起活动的,但长尾叶猴较为喜欢空旷地方,常集聚成大群,多达上百只。每个猴群各占一个活动范围,约三十至六十平方公里。各群的活动范围可以重叠,倒也和睦相处,甚至在同一树上两群相遇,也不争斗。每群各有自己活动的中心区,包括睡觉的树、喜欢吃的树和水源。猴群有的是清一色的雄猴群,有的为雌雄两性合群。如果单身雄猴闯进两性群,两性群的头猴会立即出击,驱赶这个闯入者。在雌雄两性群里,担任头猴的雄猴经常调换。这类雄猴摆出“高人一等”的姿态,欺凌孱弱,作威作福。不过小猴子则受优待,可免挨打受欺。

  长尾叶猴喜食各种果子、树叶、嫩芽、花朵等。通常在太阳起后出来觅食,中午作较长时间歇息,下午再进行活动和进食,傍晚回到树上睡觉。 

保护意义


  长尾时猴在我国仅分布在西藏,是我国的稀有种,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现状


  分布区狭窄,数量少,目前估计数量为1000只左右。目前,已在西藏建立了江村、樟木沟、吉隆自然保护区,当地群众有爱护长尾时猴的习俗。在墨脱仍有少数被猎捕。为我国I级重点保护动物。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