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 所属分类:自然地理 > 自然保护区

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 以保护生态系统及珍稀动植物为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保护区之一。1988年10月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1994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1年被纳人中国人与生物圈网络。2002年江泽民总书记为珠峰保护区题写了“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范围包括日喀则地区定日县、聂拉木县、吉隆县、定结县的4县2镇16个乡。保护区总面积338.1万公顷,人口约8万人。保护区内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平均海拔4200米,最低处1410米(在聂拉木县境内),相对高差7000米以上,形成独特的立体气候。保护区内高山峡谷和冰川雪峰极为壮观,全世界超过8000米的14座山峰中,保护区内就拥有5座。在西藏境内,其生物多样性仅次于雅鲁藏布大峡谷自然保护区。2004年,在联合国教科委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第18次国际协调理事会上,珠峰自然保护区被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组成 珠峰自然保护区属综合性自然保护区,以全面保护完整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保护区由核心保护区(科学保护区和绝对保护区)、科学实验区(缓冲区)和经济发展区(外围区)三大部分组成。①核心保护区。物种资源的储源地,也是拯救和保护珍稀濒危物种、探索生物资源的研究基地。珠峰自然保护区共有7个核心保护区,其中脱隆沟、绒辖、雪布岗、江村、贡当5个核心保护区位于喜马拉雅南翼,为湿润、半湿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代表。5个核心保护区间存有一定的差异,体现了喜马拉雅南翼山地生态系统由东向西的渐变过程。另外2个核心保护区,即珠穆朗玛峰和希夏邦马峰核心保护区,是喜马拉雅北翼半干旱高原灌丛、草原生态系统的代表。②科学实验区。分布于核心保护区的外缘,是为确保核心保护区免受人类活动影响而建立的缓冲地带。在珠峰自然保护区设有陈塘、帕卓——卡达、聂拉木、吉隆和贡当5个科学实验区。③经济发展区。珠峰自然保护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保护区中人类最密集、活动影响最大的地区,分布于保护区的东北部,面积占保护区的48%,但集中了保护区70%以上的人口。珠峰保护区最大的城镇——协格尔镇位于该区腹地,是保护区管理服务中心的所在地,亦是整个保护区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中心。
 
  动植物资源 保护区内生活着大量的珍贵动物,有哺乳动物53种、鸟类206种、两栖动物8种、爬行动物6种、鱼类5种,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一类有9种、二类21种。此外,还发现大量的热带植物化石和三趾马动物群化石。珠峰自然保护区的珍稀、濒危动物十分丰富。保护区内属东洋界的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长尾叶猴、熊猴、喜马拉雅塔尔羊、云豹、红胸角雉、棕尾虹雉;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有小熊猫、黑熊、小爪水獭、丛林猫、金猫、斑羚、血雉等。属于古北界的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雪豹、西藏野驴、黑颈鹤、玉带海雕;国家二类保护动物藏原羚、盘羊、岩羊、猞猁、棕熊、马麝、藏雪鸡、高山兀鹫、灰林鹗、短耳鹗。珠峰自然保护区还有不少属分布面积异常狭窄的珍稀种类,如长尾叶猴、熊猴喜马拉雅亚种,喜马拉雅塔尔羊仅分布于喜马拉雅南翼山地。保护区最引人注目的是属中亚地区特有种雪豹,它在珠峰自然保护区有较大的种群,被列为珠峰自然保护区的标志动物。保护区植物资源丰富,有高等植物2348种,尤其是长叶云杉和西藏长叶松。随地势和气候变化,植物生长呈垂直带谱分布,从低到高依次为山地亚热带常绿半常绿阔叶林、山地暖温带常绿针叶林和硬叶常绿阔叶林、亚高山寒带常绿针叶林和落叶阔叶林、高山亚寒带灌丛、高山寒带冰缘草甸、高山寒带冰雪生态系统。保护区内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长蕊木兰、西藏延龄草、天麻、锡金海棠、人参、三七、长叶云杉、西藏长叶松、胡黄连、喜马拉雅红豆杉和水青树等。除此之外,保护区内还有很多尚未列入国家重点保护,但十分珍贵的植物,如喜马拉雅红杉、西伯利亚刺柏、西藏润楠、吉隆绿绒蒿、互叶铁线莲和雪兔子等。此外,还有被子植物2106种、裸子植物20种、蕨类植物222种、苔藓植物472种、地衣植物172种、真菌136种。保护区内还有已知的药用植物资源160余种。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