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最新报道 最新评论 视频 登山百科 世界著名山峰 旅游攻略 中国人登顶 外国人登顶 图说珠峰 登顶之最
题图

人类登顶珠峰60年 4367人登顶 300人遇难

2013-05-29 15:32:01   来源:长江日报   点击:   作者:柯立

今年5月29日是人类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60周年纪念日。60年前的今天,人类首次征服珠峰,成功挑战人类极限,为人类精神增加了新的涵义。

    80岁日本老将
  成年龄最大登顶者珠峰也“拥堵”
  计划架梯子登山有望成为
  2020年奥运项目之一


  今年5月29日是人类首次登上珠穆朗玛峰60周年纪念日。60年前的今天,人类首次征服珠峰,成功挑战人类极限,为人类精神增加了新的涵义。


  辉煌与“死神”相伴
  300人付出生命代价


  1953年5月29日,一位不识字的尼泊尔山地小工丹增·诺尔盖和来自新西兰的养蜂人埃德蒙·希拉里从南坡成功登顶,登上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创造了人类登山史上的伟大壮举。


  在人类成功登顶60年之际,成百上千位来自全世界各行各业的民众,聚集到珠峰脚下追随先辈们挑战高峰的脚步。

  每年5月是攀登珠峰的最佳时机,截至今天为止,全球共有4367人登上了这座世界第一高峰。不过,也有将近300人没能登上顶峰且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80岁日本老将
  成年龄最大登顶者


  今年已有515名登山探险者成功登顶,他们之中许多人甚至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80岁的日本登山老将三浦雄一郎打破纪录,成为年龄最大的登顶者。而82岁的尼泊尔老人谢尔占为了捍卫自己5年前创下的纪录,近日再次向珠峰进发。


  27岁的拉哈·穆罕勒克成为首位登上珠峰的沙特阿拉伯女子,她说非常高兴能改变人们对该国女性地位的印象。


  25岁的艾鲁妮玛·辛哈则是首位登上珠峰的印度残疾人,这位曾经的国家级女排球员,两年前被暴徒从火车上推下而失去右腿,她在这里重获新生。


  尼泊尔人普尔巴·塔施·谢尔巴第21次登上珠峰,追平世界纪录。


  同时,今年已经有8名登山者未能躲过死神,其中包括3名尼泊尔登山向导。本月中旬,俄罗斯著名登山家阿列克谢·博洛托夫沿着西南路线攀登珠峰,在海拔5600米处因绳子断裂而坠落丧生,令登山界人士唏嘘不已。


  去年共有10人在攀登珠峰时遇难,在历年死亡人数排列中位居第三。1996年是发生不幸最多的一年,共有15名登山者丧生,其次为2006年,先后有12人遇难。


  珠峰也“拥堵”
  计划架梯子


  为纪念人类首次登上珠峰60周年,尼泊尔自26日开始,组织了为期4天的庆祝,政府更拨款3000万卢比(约人民币214万元)用于举办多项庆典活动。纪念活动包括颁发珠峰丹增-希拉里奖、发行专门邮票和纪念品、举行马拉松赛,还有对大本营进行清算的活动等。


  丹增·诺尔盖的孙子,49岁的尼泊尔登山探险者丹增·扎西说,保护珠峰非常重要,60周年纪念日正是世人反思之际。


  而随着全球登山者的热情高涨,如今珠峰上也屡现“拥堵路况”。去年底,一张流传广泛的照片上,登山者们像蚂蚁一样等待穿过洛子峰。而今年6月出版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一组游客花5万美元排队登珠峰的照片,场面热闹壮观。


  为缓解登顶者过度拥挤的现象,尼泊尔计划在接近峰顶海拔8839.2米处——陡峭的“希拉里台阶”上安装梯子。这里是登顶需要通过的最后一个障碍,上山和下山都必须经过这里,而且每次只能通过1个人。这里成为瓶颈地区,许多登顶者被迫在这里等待。


  登山有望成为
  2020年奥运项目之一


  此外,随着越来越多人参与登顶刷新纪录,国际登山联合会正在努力让登山成为2020年奥运项目之一。


  不过,今年年初,在珠峰上接连发生的意外和暴力事件也引发关注。4月底,三名西方登山者与一群尼泊尔向导在海拔6000多米的珠峰二号营地发生冲突。分析人士认为,这反映了业界激烈竞争与尼泊尔夏尔巴人间的经济利益矛盾。(编译 胡洁)


  地球之巅——


  珠穆朗玛峰 副题引题题一题二


  地球之巅——


  珠穆朗玛峰 副题引题题一题二


  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两国边界上。它的北坡在我国西藏境内,南坡在尼泊尔境内。


  珠穆朗玛峰自然条件异常复杂,特别是北坡,气候比南坡更加恶劣,地形更加险峻。从北坡攀登珠穆朗玛峰,除了要克服严寒、缺氧,战胜岩坡、悬崖,还必须越过两个最艰险的地带——“北坳”和“第二台阶”。“北坳”是珠峰与北峰之间的鞍部,顶部海拔7007米,坡度平均在70度。在“北坳”险陡的坡壁上,常年堆积着深不可测的冰雪,是珠峰最危险的冰崩和雪崩地区。“第二台阶”位于珠峰8570米至8600米之间,相对高度约30米,岩壁陡峭光滑,平均坡度在六七十度左右,在它的顶部还有一座约3米高的垂直峭壁。


  感谢珠峰


  让我回家……


  [记者手记]


  2003年5月初,本报记者辗转来到珠峰大本营。在大本营里呆了十来天,全程见证了中国首支民间登山队登顶珠峰的过程。由于装备受限,我大部分时间只能窝在帐篷里写稿子,听登山队员们用对讲机交流;或者到其他国家登山队的帐篷里串门聊天。


  由于有商业赞助,那一次的登山条件也是最丰足的:央视全程直播,出动了几十人的直播团队。登山队在布满石头的河谷上搭建了十余顶大帐篷,大家都过着类似军训的生活。央视的直播帐篷旁架起了卫星天线,晚上大家跑到帐篷里看电视,成了难得的娱乐。


  一家高科技公司赞助了几部移动厕所,使大家得以在私密空间里如厕。有专门的厨房和用餐营帐,掌勺的夏尔巴厨师喜欢跟大家吐槽家乡的风俗。


  中国移动专门从上海移动开了通信车到珠峰大本营,这样我们在珠峰上打电话,资费只相当于在上海使用移动手机,这也使我得以用无线网卡上网。而此前,在珠峰这一带通话,需要昂贵的海事卫星或铱星电话。


  珠峰大本营白天通常艳阳高照,除了有点缺氧,日子并不难过;但一到太阳西下,就刺骨地寒冷。晚上睡觉时,我除了穿自己的羽绒服,还要加上登山队送的专业登山羽绒服,然后钻进我自己买的睡袋里,最后再把自己塞进登山队的专业睡袋里。


  登山队成功登顶之后,就是庆功。王石直接用滑翔伞飞下群山。当凯旋的车队即将出发时,队员陈骏池五体投地,给珠峰磕了几个响头:“感谢珠峰让我回家!”


  这一幕,过了十年,仍历历在目。


 

相关热词搜索:人类 登顶 珠峰

上一篇:珠峰攀登见证中国变化发展
下一篇:国家登山队教练: 普通人征服珠峰风险仍很高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