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主编信箱
首页 > 专题荟萃 > 藏学家杜永彬 > 相关链接

西藏成为世界性的心灵家园

时间:2011-05-16 | 来源:中国西藏网 | 作者:傅双琪 赵新兵 仇琳

  88年前,法国作家亚历山德拉·大卫-尼尔假扮朝圣者与僧人朋友从云南徒步4个月到拉萨,她在1927年出版的书中描述了雪山之后的“独一无二之地”。

  2011年,德国人西歌瑞德·腾格伯从成都飞到拉萨,这是她第三次到西藏来,寻找“接近天堂”的感觉。

  “每次站在大昭寺的平台上,看脚下朝圣的人潮、远处的雪山和布达拉宫,都是超凡的体验。”她说。1990年她和丈夫第一次到西藏来,2007年他们又乘火车从青藏铁路回到拉萨。

  每一次到访西藏,腾格伯都深深为当地人的虔诚所打动。“我可以感觉到他们全身心地投入他们的信仰。对我而言,西藏是非常特别的。”

  西藏的神秘是吸引克里斯滕·奥能到拉萨来的原因。“很多欧洲人对西藏感兴趣,因为它遥远,还有点神秘。”她说,“真的来到西藏,我发现这里比想象中的还要打动我。”

  藏族人的性格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喜欢笑,即使并不跟你讲话,他们也会一直对你微笑。我觉得他们打心底觉得快乐。”奥能说。

  奥能是第一次来西藏。她说:“我肯定会再来。”

  去年,685万国内外旅游者到访西藏,其中有些人也许就留在这里。原本打算呆几天,后来决定多留一段,再后来就住下来--这样的故事在拉萨重复发生。

  今年是赵晓欧来到拉萨的第12个年头。她把西藏对她人生的影响总结为“重生”。

  “如果待在老家,我会过特别循规蹈矩的生活。在拉萨,我遇到了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性格各异但非常有趣的人。有艺术家,有修行的人,还有不少人放弃家里的优越生活,在拉萨做薪水很少的简单工作,为的是精神自由。”她说。

  除了在八廓街附近经营一家小首饰店,赵晓欧闲时还画画。她开玩笑说,西藏使一个会计变成了艺术家。

  “我没学过画画,到拉萨来遇到一些朋友,才学起来。”赵晓欧说。来西藏前,她在四川老家的面粉厂当会计。

  余雅琪因为学习藏文从台湾来到拉萨,现在她打算在西藏定居下去。

  “我与西藏很有缘分,以前从没想到会如此投入地学习一种文字和语言。我可以一整天除了三餐和睡觉都在学习。”余雅琪说。

  她在台湾皈依了藏传佛教,起初学藏文是为了诵读佛经。2003年和2005年她两次到西藏大学学习,后来在拉萨开了第一家台湾功夫茶馆。

  “这里的生活方式,遇到的人和事与台湾很不同,因此难免遇到挫折,但是反而增进了我对佛法的理解和修行。”她说。这里浓厚的佛教氛围也令她安心和宁静,茶馆不忙的时候,她会与当地人一样到大昭寺去转经。

  也有异乡人因为更为现实的原因被西藏吸引。法国人法布瑞斯·杜歇在拉萨享受了5年舒适的生活。“只要开车5分钟,我就可以到郊区的山坡上晒太阳,也可以到城中心的咖啡馆和百货商场。气候很好,空气这么干净,还有什么不满足?”他说,“在拉萨住久了,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我已经很不习惯。”

  他同时经营一家小西餐馆和投资咨询公司。“比起内地,这里的机会不那么多,但是能维持。至少未来5年,我会留在西藏。”

  西藏独有的文化符号,从唐卡、藏香、藏餐、音乐到文学,不仅吸引人们到西藏去,也被喜爱西藏文化的人带到更广阔的世界里。

  年轻的藏族歌手央金拉姆穿着传统藏袍出现在今年美国格莱美奖的领奖台上,她在获奖的新世纪音乐专辑《Miho: Journey To The Mountain》中独唱取材自佛教经文的歌曲。

  北京的时髦书店里,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诗集的汉文译本被摆在畅销书的显眼位置,网络书店里关于他的传记至少有6个版本。以他诗歌中的人物命名的藏式餐吧“玛吉阿米”在北京有两家店,常常可以看见衣着时尚的年轻人和外国人在唐卡、转经筒和藏式壁画装饰的饭馆里吃糌粑,喝酥油茶。

  十几年前在拉萨八廓街开第一家“玛吉阿米”餐吧以来,老板泽郎王清的生意蒸蒸日上,除了北京,昆明还有一家面积不小的“玛吉阿米”分店。与西藏文化紧密结合的商业模式被证明卓有成效。

  “今后两三年,我们要在拉萨建一个文化中心,把饭店、餐馆、画廊、小剧场和创意工作室结合起来,然后再到全国甚至海外拓展。”泽郎王清说。

  他相信,西藏文化会被其他民族和其他地方的人们所喜爱,而在此基础上的商业计划也会有好的回报。“不过,即使作为藏族人,我也说不清西藏的魅力是什么。”

  自认为非常现实的杜歇认为,自己的西方朋友对西藏存有“浪漫的幻想”。“真正在这里生活,会遇到和世界上任何地方一样的问题。遇到的人也一样有好有坏,并无特别之处。”他说。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杜永彬把西藏文化的影响力归结于人类社会对现代性的反思。

  “西方在走向后现代时代,反思现代性的时候,充分认识到理性和科学不是万能的,他们转向东方寻找另一种精神价值。”杜永彬说,“进入21世纪,中国社会或多或少也进入与西方类似的阶段,越来越多的人渴望找到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平衡。”

责任编辑:一生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