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主要成效及经验

时间:2016-07-07 | 来源: | 作者:(中国)谢 热

  【论文摘要】本文根据党的十八大和中央有关会议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不断开创民族工作新局面以及“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和“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等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结合当前青海省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重大活动的具体实践,在全面、客观总结和评价创建活动所取得的主要成效的基础上,系统归纳、概括出具有一定创新性的成功做法及经验,不断丰富和深化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理论及政策措施。

  根据党的“十八大”和中央有关会议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开创民族工作新局面以及“治国先治边,治边先稳藏”和“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等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青海省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已有成果为基础,提出继续深入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活动的号召,并颁布实施了《青海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实施纲要》,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广泛参与和支持,反响良好,运行有序健康。

  《纲要》在提出建设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奋斗目标的同时,明确了创建活动十个方面的重点任务,抓住了全省特别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引领、社会和谐、民生改善、干部清廉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纲要》的出台,既是对多年来青海省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有效承接,又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大创新。活动高扬民族团结进步旗帜,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各项事业,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等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开展创建活动的主要成效

  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建活动开展两年多来,全省上下以《纲要》为引领,以落实新时期中央治藏方略为己任,以“民心工程”与“民生工程”为两翼,逐步实现了从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到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的战略转移,使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宗教和睦、文化和顺、社会和谐的局面进一步增强。总体而言,阶段性成效显著,概述之,主要表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使民族地区的落后面貌、发展差距得到明显改变,从而使依托各民族团结进步的环境条件和客观基础夯实、打造得更加坚实、牢靠。

  2、优化公共医疗卫生资源,完善、提升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能力,使民族地区缺医少药和治病就医难问题得到缓解,使影响和制约民族团结进步的一些不利因素逐步得到消除、化解。

  3、实施城乡安居工程,使民族地区群众住房升级换代加速,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使民族团结进步的新气象、新图景打造得更加浓郁、壮美。4、积极扩大就业门路,实现民族地区大中专学生充分就业,使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和团结进步意识更加增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稳定的氛围与局面更加浓厚、牢固。5、优先发展教育民生工程,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培养“四有”新人,营造全社会崇尚科学文明新风,为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和大批人才队伍。

  6、加快经济发展,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使农牧民收入增速持续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从而进一步夯实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的经济基础、物质条件。

  7、全面加强生态保护建设,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意识,使经济发展与生态、资源的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得到强化、提升。

  8、探索创建社会治理“班玛模式”“班玛经验”新路径、新方法,使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取得新突破、新进展,成为实现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健康发展的思想法宝和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