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发展:推进藏族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根本出路

时间:2016-07-07 | 来源: | 作者:(中国)郑堆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是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发展的战略思想,也是推动中国各藏族地区发展的指导方针。下面,我就协调推动藏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这个题目,向大家报告几点认识。

  一、参与现代化进程是藏族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代化是一个发展阶段层面的概念,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开始迈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阶段,藏族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有机组成部分,不可能脱离整个进程之外。

  首先,参与现代化转型进程具有历史必然性。历史证明,只有那些与时俱进自我调整的文化才能延续下来。立足发展阶段的文化自我调整,在历史视野下也是一种现代化进程。比如,中国的儒学,本来萌芽于上古奴隶社会,而经过孔子、董仲舒等人改造后,却成为封建社会的主干文化。今天的儒学仍在积极调试,努力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又如西方的基督教也是萌芽于奴隶社会,之后在面临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阶段时,都分别进行了多次重大的宗教改革。当今世界其它延续至今的文明,其顺应时代变化而自我调整的轨迹也基本相同。藏族传统文化是以西藏等地藏族文化为核心、以宗教文化为特色的文化体,萌芽于古老的农奴制社会。经过新中国以来的藏区社会改革,藏族传统文化依存的社会阶段发生根本变化,也必然对其附带的传统文化提出现代化调试的要求。

  其次,参与现代化转型进程具有客观必然性。现代社会以来,生产力水平飞速发展,尤其交通、通讯、医疗等生活方式的便捷性大幅提高,使传统藏族文化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根本改变,甚至藏族传统文化赖以形成的基础也在发生根本改变。同时,越来越多的藏族年轻人随着文化教育水平提高,接受现代世俗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这样,藏族传统文化中的部分理念,只有积极吐故纳新自我调适,才能承担文化对现实生活的服务作用,否则将面临被历史淘汰的境地。

  再次,参与现代化转型进程具有内在必然性。藏族文化历来是善于吸收先进文化的,但对外来文化并非全盘吸收,一般表现为“受到影响——产生冲突——交流融合”的模式。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就是藏传佛教的形成。本来,吐蕃最早以苯教治国,后来比之更进步的佛教文化传入,二者经过长期的冲突融合,最终成为独具魅力的藏传佛教,这本身就是一个传统文化成功转型的典范。因此,当前推动藏族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转型,也是以自身文化基因为内在根据的。

  二、推进藏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对于落实中央治边治藏方略具有重要实践意义。藏区位于有欧亚经济大动脉之称的丝绸之路的中段,自古对河西走廊、中亚、南亚保持着重要的影响,历来都是我国治边的首要地区。上个世纪以来,藏传佛教走出中国,进入欧美、东南亚等地区,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应该说,协调推进藏区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直接关系中央政府治藏工作的实际效果,也是考量中央政府治藏工作的重要指标。

  其次,对于国家深化民族文化工作具有重要探索意义。我国是一个由五十六个民族构成的多民族国家,民族文化治理具有全局性意义。藏族文明发源于雪域高原,独特的环境造就了其独特内涵。相对其他融合度较深的民族,藏族传统文化呈现出更突出的系统独立性、要素完整性和文化典型性。这就使藏族传统文化在我国的民族文化体系中,具备了极高的文化标本价值。因此,深入开展藏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工作,对于其它民族文化的升级发展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再次,对于藏族传统文化传承繁荣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现代化转型的办法,扬弃藏族传统文化中不合时宜的部分,光大其中优秀的内容,是确保藏族文化根脉得以延续的关键。因此,探索藏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工作,既是具有关乎族群存续发展的关键意义的工作,也是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