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崇山与彩虹文化: 建立西藏的品牌

时间:2016-07-07 | 来源: | 作者:(加拿大)梁燕城

  建立西藏自治区的品牌

  习近平:「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也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习近平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1年7月19日)]中国西藏是中国西部的门户,是与印度、缅甸、尼泊尔、不丹相交之地,在中国一带一路的大战略中,具有极大战略意义,是中国与南亚的衔接门户,充分表达了西藏区的新战略地位。

  1994年我在加拿大建立「文化更新研究中心」,之后在香港与美国成立分会,带动海外华人,在中国发展最困难的时候,投身中国,在中国参与推动重建仁爱文化价值,及扶助贫困儿童教育,在文化与扶贫上贡献祖国。因被委任为保护西藏文化与发展协会理事,曾几次入藏了解,也资助西藏贫困学生,并在海外以中英文发表过中国西藏历史与现状文章,期间观察到藏区的特色,可成为西藏品牌,一是绿色西藏、一是彩虹西藏。

  绿色西藏的品牌

  中国西藏位于青藏高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地貌奇特,有冰川、裸石、戈壁等类型;气候横跨寒带、温带、亚热带、热带地区有种类繁多的奇花异草和珍稀野生动物。多种地貌,风景奇特,峰林连绵,雪岭孤山奇景,旅游资源十分丰厚。但另一方面,因土地瘠薄,土地可利用资源不多,一般农村十分贫困,还有一些游牧部族,逐水土而居,后代不易接受正规教育,形成代代连续的贫困。

  充份利用西藏的特色,一是发展旅游扶贫,另一是精准扶贫。若能将穷山恶水转为沃野翠林,使一切荒漠土地转变,成为重新可利用的资源,在旅游与土地利用上发展,是改变贫困的方向,也可使游牧部族落地生根。这就是建立绿色西藏的方向,不单是保育环境,且是旅游扶贪与精准扶贫的策略。

  青藏高原是较严重的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至2009年,荒漠化土地为4326.98公顷。2009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2008—2030年)》,包括防沙治沙工作, 结合重点区域造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退牧还草工程、植林荒山造林工程,已完成治沙造林8.68余万公顷。这是绿化西藏的正确规划。

  中国西藏因地形复杂,交通困难,发展较其他省为慢,然而这正成为其优势之处。因为在中国各地大事发展期间,发展的成功也有严重的代价,因为会破坏了环境,城市化的成功却失去了树林,绿野,污染了河流和新鲜空气。西藏区在中国大发展中,仍未高度城市化,保持了环境原貌,只要全面改造荒漠,成为翠绿崇山,可在雪域山区建立绿色西藏。

  自西藏铁路网建立后,藏区与中原在文化与经济互通互融,又可通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等,成为一带一路的发展重点,充满发展机遇。建议新发展的规划,必须保留绿色西藏的特色,成为西藏的品牌。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西藏

  新发展的规划,必须有智慧,通过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平衡发展与保育,建立绿色西藏的特色,成为西藏的品牌。

  1.绿色思想的基本理念

  绿色西藏是一环境保育概念,即追求在发展期间,能保持大自然的原貌,使发展能保育自然界平衡,万物按自然方式生长。生态学(ecology)的希腊文是Oekonomie,来自亚里士多德,Oekos是指「家」,其义是家务弄得井井有条,今用这辞是指自然的整体安排原是有序的,人对自然万物应善用资源,不要浪费及破坏,造成混乱。这是绿色思想的基本理念。

  2.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97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福莱斯特(Gay W. Forrester)完成了震撼世界报告:《增长的极限》[ Donella H. Meadows, Dennis L. Meadows, Jorgen Randers, and III William W. Behrens, The Limits to Growth (New York: Universe Books, 1972),中譯引自朱岑樓、胡薇麗譯:《成長的極限》(台北:巨流,1982)],提出如果人类如此发展下去,必会达至一极限的临界点,而可以引至崩溃,故必须重新制定一种均衡的增长模式。出路是均衡(equilibrium)的增长,均衡定义是「人口和资本在本质上是稳定的,对引起增减的各种力量加以控制,使归于平衡」[同上中译本p.14]

  2002年,同一组学者再出版《增长极限的三十年新跟进》(Limits to Growth: The 30-Year Update)指出现今全球仍是有「超限挥霍」的危机,终会形成地球承受不了的灾难,而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出路[ Donella H. Meadows, Jorgen Randers, and Dennis L. Meadows, Limits to Growth: The 30-Year Update (White River Junction, VT : Chelsea Green. 2004),]。根据联合国的报告《我们的共同未来》的定义「可持续的社会是一个可以达至当前需要,而又不必妥协地牺牲未来后代去达至他们的需要。」[同上書Our Common Future,Ch.2, 整章都討論這概念。]那是在发展中必须不伤害大自然,保留资源给下一代,。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中国的国家方向,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中国政府作出了履行《21世纪议程》等文件的庄严承诺。1994年3月25日,《中国21世纪议程》经国务院第十六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内容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战略目标及战略重点和重大行动,并制定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资源及环保政策[ 中国 21 世纪议程──中国 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http://www.lantianyu.net/pdf5/ts090060.htm ]。

  3.创造性的被坏(creative destruction)

  西藏要走向绿色及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必先避免使发展变成「创造性的被坏」。发展是现代化的过程,但过度挥霍的发展,会变成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所谓的「创造性破坏」(creative destruction),这覌点来自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马恩二人论资本主义控制不了其巨大生产数据,在危机时常产生破坏先前的生产力[ Karl Marx, Friedrich Engels, The Communist Manifesto. [1848],Moore, Samuel (trans. 1888). (Harmondsworth, UK: Penguin, 2002),.p.226.]。他认为资本主义「不断在内部将经济结构革新,无止境地破坏旧事物,创造新事物,这创造性的被坏是资本主义的基本事实。」[同上p.83]

  当代著名城市社会学家David Harvey继承其说,提出资本主义有一「空间的修补/固定」(spatial fix) 特性[ David Harvey, "The Spatial Fix: Hegel, Von Thünen and Marx", in Spaces of Capital: Towards a Critical Geography.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1) p.284–311.],认为资本主义的特色在不断扩张,资本家投资建立很多实体性的固定资产,在周期危机中,因着投资过分累积于固定资产,资本无法继续大量增加,形成危机,于是资本家要透过空间修补来改造城市,创造新的投资与利益,创造新的需求,结果这创造就形成对原本城市建设的破坏。

  市埸经济的发展是创造的过程,但这创造却也不断破坏,破坏大自然环境,也破坏原本历史保留的文化价值。

  4.保育绿色西藏

  至今西藏成为一带一路的门户,建议以绿色理念及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原则,使广西避免产生创造性的破环,建立一个绿色西藏自治区。发展时须同时全面保育大自然的原貌,所谓「保育」,不但保护生物按自然方式存在与生长,也育养各种有益自然与人类的生物,使自然万物更为茂盛丰富。

  彩虹西藏的品牌 西藏的彩虹传说

  西藏的文化常用五彩来创造一个缤纷的世界,如祭仪中用五彩箭,在山上和寺院上见有五彩经幡,随风飘扬。藏人常用五色毛毡来装饰。而藏族巫师,作法时,缠有五彩丝带,在各种仪式中,摇动身躯,上下飞跃,彷佛就是彩虹化在人身。

  在西藏对神佛的艺术表达中,亦是用上五彩,藏传佛教的佛像,其艺术设计,是身体会有一光环射出,椭圆形,与头顶光晕连接,其边缘常有一种五彩的花边,称为「持宝花边」。

  这一切的五彩艺术,其根源来自西藏人对彩虹的欣赏与玄思。西藏在佛教未传入之前,已用五彩缤纷的彩虹,去描绘其追求的理想世界。西藏神话认为天有七重,由七位赞普管治,称为「七天赤」。这些神灵临在人间,成为人间的领袖。这七位赞普,「皆擅穿山越海,日降人间,夜归天界,待后自立,父天便执天索,沿天梯似彩霞寂没于九重」[參考《民族研究文集》第一集,西南民族學院編,p144,又見林繼富,「藏族天梯神話發微」,《西藏研究》,1992,第一期]。西藏神话又以人间王均为天神,去世时即回到天上,如云「傳謂天赤七王迨子成長,略能騎射之時,其父皆均依次攀援天繩,逝歸天界,如虹消散矣。」[ 阿旺罗桑嘉措,《西藏王臣記》,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这里以彩虹是天梯,是天和地的桥梁,而神人逝归天上时,会化为彩虹,彩虹成为与天上神圣世界交往的中介物,甚至是神圣生命的本质。在西藏原始的信仰中,天是无尽而神圣的,并无形象,不能被偶像化为一个有限的物质形象,各神灵自天而降,又回到天上,是靠彩虹。此外,成佛者亦化为彩虹。彩虹代表神圣世界与人间的通道。这多彩的神圣通道,是一体多元一个象征。其彩色是多,但又合而为一彩虹。天地与人都在这一多结合中通起来,成为一体多元的美丽和谐世界。

  彩虹作为一文化的象征,其意义十分深远。那就是美丽的形成,须有多种色彩,这多色彩要共同构成一统一的整体。只有多彩结合为一,一中有多,多中有一,那才能形成美。彩虹的精神,就是和谐,多元在一体中共在,联合构成整体之美。彩虹各颜色是不能分裂的,分裂就破坏美,这是西藏精神。

  彩虹文化共同体

  我在2012年全国政协提出「中华文化共同体」的理念,共同体(community) 一辞,是指一批关系密切的群体,在生活中互动,分享一些共同的价值,而形成社会的凝聚力,并产生认同感。「文化共同体」(Cultural Community),是指很多差异的小群体结合成大群体时,以文化建立各不同群体的共同价值。

  中国西藏除藏族本身文化是彩虹文化外,居住在西藏的还有其他少数的民族。包括门巴族、珞巴族、蒙古族、回族、怒族、纳西族、独龙族、夏尔巴人等。藏区这些少数民族,在文化上各表达其色彩的美,形成不同绚烂色彩的美学,藏族彩虹文化与各族色彩并存,合为西藏的彩虹文化共同体。彩虹象征多色并存,结合而成整体多彩的西藏文化共同体,成为西藏的品牌。

  西藏彩虹文化,是大中华彩虹文化的一部份,与中华各族建立更大的中华彩虹文化共同体,一体多元,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西藏未来發展建议

  1.彩虹文化的城市

  城市發展时不要走西方城市化的路,带來「創造性的破壞」,却須使大城市保留藏族文化为主体,同时保留其他族裔的多元文化,形成彩虹文化特色。至于不同族裔的城镇则有少數民族文化特色。

  2.绿色城市

  城市發展不要用改造自然的規划,破壞周遭自然环境,卻以可持续發展的原则,尽量保留自然绿色原貌,使居民区与自然交叠親近。

  3.绿色崇山

  一面去荒漠化,大量植林,还原草原,防沙治沙等,又对于不同的地理,如高山、高原、草地、冰川、河流、湖泊等,采取不同的管治办法,又以大圖画去综合整治。生态优先是西藏发展经济,及可持续發展的规律。

  4.以西藏为生态屏障

  西藏高原生态环境的变化,影响中国与东亚气候系统的稳定,具生态屏障的作用,北京生態文明工程研究院王方辰教授指出: 「青藏高原只要不大规模发展矿业及重工业,同时适度安排草场的载畜量,遏制荒漠化发展进程,尽量维持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就基本能够正常循环代谢,成为中国西部最坚实的生态屏障。」[共筑雪域“长城” 打造绿色西藏 ,2015年09月08日 20:46《中国产经新闻报》]

  5.社会、文化与宗教政策:宽和共融

  落实彩虹文化共同体,需要有一种政策的方针,当发展越来越多元化,人民志向各有不同的生活取向,社会、文化与宗教上越来越走向多元差异,常会引起争论甚至冲突。建议政府在社会、文化与宗教政策上,采「宽和共融」的方针,依「彩虹文化共同体」的大原则去化解因差异带来的矛盾。

  所谓「宽和共融」,「宽」指容忍不同少数民族的社会、文化和宗教的特性,「和」指在宽容下对话协商,使差异者间得到和好与和谐,进而彼此尊重,「共融」指和平并存,彼此感通而达融和。对多元不同的文化与宗教采取尊重、爱护、欣赏、聆听与理解的态度,以情的感通为主。以容忍来减少纵向的官民衡突,横向减少多元差异间的矛盾,政府担当平等协商的作用,有些矛盾不单能靠法律和公安力量,也要靠文化和宗教的调协,则冲突就能在萌芽期和平解决。

  (梁燕城,加拿大文化更新研究中心院长、博士生指导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