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民固边兴边富民 边境拉郊争做表率

时间:2016-07-07 | 来源:西藏在线 | 作者:(中国)张昭

  尊敬的各位领导、朋友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山南市边境洛扎县拉郊乡的一名乡镇干部,今天很荣幸能够以一名基层工作者的身份参加这么高规格的发展论坛,很高兴能够在这里与各位领导、朋友们交流学习。我演讲的题目是:“爱民固边兴边富民 边境拉郊争做表率”。

  洛扎县拉郊乡,是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边境特殊乡,位于洛扎县东南部,南与不丹王国接壤,距洛扎县城112公里,距拉萨396公里,是洛扎县七个乡镇中交通最不便、信息最闭塞的边境偏僻乡。

  过去的拉郊乡,乡亲们生活艰难,住着破破烂烂的房子,吃了上顿没下顿,主要依靠砍伐倒卖树木为生。由于地处偏远,木材并没有卖出好价钱,村民们陷入“越贱越砍、越砍越穷”的怪圈。“粗放式”、“掠夺式”生产,给拉郊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近年来,我们高度重视边境群众的生产生活,采取有力措施,让“山这边比那边好”。如今,拉郊的森林植被恢复了,山更绿了,乡亲们住上了新房,有了绿色产业,领上了边民补贴,过上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日子。边民收入从以前的人均3000元增长到2015年的13477元,远远高于山南市、全区乃至全国农牧民人均收入水平。

  乡亲们富了,更加热爱家乡。如今的拉郊,村村是堡垒、人人是哨兵,构筑起了稳边、固边的铜墙铁壁。

  一富民固边,群众安居乐业

  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指出,到2020年,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基础设施全面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建成安居乐业、保障有力、家园秀美、民族团结、文明和谐的小康社会。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既是拉郊群众的愿景和福祉,更是我们基层干部的首要任务和最大目标。

  但长期以来,拉郊乡境内由于资源匮乏没有任何产业和增收渠道,群众靠山吃山,以砍伐树木变卖为主要经济来源,人均收入仅有3000元左右。而大量砍伐树木,造成了许多土地裸露,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影响到了群众的生存环境。

  我们认识到,拉郊要发展,必须针对存在的问题,彻底改变拉郊群众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竭泽而渔”的生产方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特色和资源上做文章,才能促进拉郊又好又快发展。

  这些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惠农富农政策,紧紧抓住“兴边富民”行动和山南市“固边富民”整乡推进工程的大好机遇,大力发展边境经济,推进拉郊实现创新、绿色、协调、共享发展。

  在政策保障上,认真落实边民惠农政策。拉郊群众享受的各项惠农政策主要有普惠性边民补助、边境特殊生活补助、低保、富民固边工程、草场承包奖励资金。其中,普惠性边民补助,16周岁以上人口每人每年2900元(市级财政补助1200元),边境特殊生活补助每人每年1440元。全乡享受低保政策48人,实现了政策脱贫兜底。草场承包奖励资金每人每年809元。仅惠农政策一项,全乡群众就实现收入6000元左右。在落实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根据每年人口的变化情况进行统计核实上报,并将资金转拨至群众民生资金帐户。在资金转拨发放过程中,严格按照程序进行监督,确保政策资金一分不少地发放到群众手中。

  在产业富民上,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拉郊乡属亚热带半湿润气候,林下资源和竹木资源丰富。我们积极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认识,利用资源优势,合理开发利用,大力发展竹木器加工和黑木耳种植,并成立了竹木器加工协会和黑木耳种植协会。其中,竹木器加工对群众增收贡献最大,仅2015年,竹木器加工协会就盈利51.5万元,人均创收5000余元。

  为加强竹木器加工业的管理,2011年,全乡108名群众在自愿的基础上,成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互利共赢的经济组织。群众将竹木器产品交到协会,协会安排2名具有市场经济头脑的销售人员,开展竹木器产品代销工作。这一运营模式改变了过去群众自产自销的习惯,极大地降低了销售成本,有力地增加了收入,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

  二、民生优先,建设秀美家园

  长期以来,在地处偏远的边境拉郊,基础设施建设十分滞后,边境群众的幸福感很低,焦虑感很强。看到洛扎县城附近乡镇村民们过着幸福生活,一些边民开始筹划着搬离拉郊。

  我们认识到,只有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让他们真正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才能留住边民,才能保证边境的和谐安宁。

  我们着力改善群众“吃、住、行”条件。2013年以前,拉郊群众生活物资全靠外部供给,2014年,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每家每户建起了温室,边民们第一次吃上了自己种的菜。2009年以前,边民们住在破烂的土木结构房子里,屋外大雨屋内小雨。如今,在国家安居工程政策的照顾下,乡亲们的住房全部得到重建,都住上了二层砖混结构的新房。2012年以前的拉郊,全乡没有一条公路,老百姓出行只有一条简易的便道,2012年,经过多方协调,拉郊乡修起了第一条通乡公路,汽车第一次开进拉郊,人背畜驮成为了历史。目前,通乡油路正在建设中。

  我们着力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在“村村通”、“户户通”工程中,拉郊群众每家每户都配备了电视接收器,广播电视覆盖率达100%。在近两年的创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中,拉郊新建起了文化馆,并配齐了相关设施设备。在农闲和节假日,文化馆成为了乡亲们学习文化知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我们着力让孩子们学有所教。拉郊地处偏远,师资力量缺乏,为确保孩子们有学上,乡政府出资聘请代课教师为孩子们上课;同时,在拉郊建起第一所幼儿园,为幼儿搭建起学前教育平台。为确保学生交通安全,乡政府还安排专车负责在节假日期间接送学生。近几年,我们还认真落实“三包”经费,按照《山南市资助农牧民子女上大学实施办法》,积极发放相关资金,确保所有考上大学的农牧民子女全部入学。

  我们着力让老百姓病有所医。大力宣传新农合等相关政策,鼓励群众参与养老保险和农村医疗合作保险等相关政策,参与率达到100%。全乡医务人员经常主动开展送医送药上门、到边境牧区活动,实现了“小病不出村”。

  通过一系列民生保障工作,拉郊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他们的房子大了、吃得好了,有了彩电、冰箱、洗衣机,一些家庭还买了小汽车。

  生活好了,群众环境保护意识也增强了,他们纷纷自愿加入护林队巡逻,乱砍滥伐的现象没有了。如今,一个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的拉郊在边境展现着自己独特魅力。

  生活水平提高了,群众的素质也得到相应提高。如今,边民们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更足了。

  各位领导,朋友们,今年5月,山南市正式成立。中共山南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号召36万雅砻儿女,立足新起点,把握新机遇,为把山南建成全区水平较高的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作为农牧民人均收入远高于全区、全国水平的边境乡,率先在西藏边境地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继续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以稳增长、调结构为主线,立足产业优势,走生态绿色发展道路。奋力推动拉郊实现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张昭,西藏山南洛扎县拉郊乡党委副书记、乡长)